儒家的另类,悲剧的荀子
儒家的另类,悲剧的荀子
历史百家争鸣
原创|发布:2017-05-09 10:16:44 更新:2017-05-09 10:16:44
众所周知的是,在儒家五圣,孔门十哲的行列中始终没有荀子的身影,这位在史书上被称为儒家的[集大成者],为何遭受了如此的冷落,又是什么造成了他的悲剧?我认为原因可以从下面的三个方面来阐明。 (一)礼法并用的思想 礼法并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即所谓的王道与霸道。 何为王道? 就是以德服人,通俗浅显的讲,让统治者用自己的德行感化人民,达到聚扰人心的目的。 这也是荀子提出的统一中国的政治主张,他想告诉统治者的是: 以德服人,民心所归,天下一统。 但是荀子的思想,问题主要出在礼法并用的法字上,就是所谓的霸道。 何为霸道? 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以力服人,更简单直白的讲,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
这就出现问题了,儒家思想讲究的是互相谦让,相互之间和谐相处,而霸道却恰恰相反,强调的是争强好胜,强者为尊的思想。 先不论这个思想对历史的影响,就先看看这个思想与儒家正统思想的矛盾,孔孟强调的是仁(虽然孟子是仁政,但脱离不了这个范畴)但荀子的问题是,他不仅有仁爱的观念,更重要的是推翻了孔孟的部分思想而建立了新的曾经受到儒家批判的思想,这就有问题了。 如果站在这个时代看荀子思想,那么看到的是他思想的先进性,但是在那个时代用局限的眼光看待荀子的思想,只能看到他的格格不入,那么他就悲剧了。
(二)青出于蓝的徒弟 荀子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弟子,一个弟子的思想可以说终结了一个时代,也搞垮了一个王朝,当然,这也并非是韩非子所能料到的。 今天先不论这个,就说说韩非子和李斯这两个人,一个人为秦国吞并六国带来了富国强兵的思想和方法,另一个人呢!大秦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尊贵可见一般。 按理来说,出了这么两个杰出的徒弟,无论是对荀子还是儒家,都是一件光耀门楣的事情,但问题恰恰出在这儿。 韩非子和李斯都不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史书上怎么评价呢!法家杰出的代表人物,而韩非子更是了不得,将前面法家的几位代表人物的思想糅和在一起,提出了全面的,完整的法家理论体系。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儒法的对立是十分大的,从阶级上来说,儒家代表的是旧奴隶主贵族阶级,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而法家呢,则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周朝的等级观念。
那从思想上来说呢,儒家和法家的对立那就更大了,先不论荀子这单个人的思想,就说说儒家前面的所有圣贤,提倡的是一种仁爱,让统治者用德行感化人民,而法家呢,却是提倡一种霸道,让统治者用刑法来驾驭人民,那这矛盾自然是非常大了。 如果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老师的学生不一定要走老师的道路,但在封建时代内门户之别看得非常严重,尤其是儒家和法家对立严重,你作为师傅思想激进,你的徒弟思想更加激进,这就是教育的问题? 自然而然,儒家的一些学者就这个历史事实来抨击荀子,那么他自然悲剧了。 (三)时代的选择 荀子在前期的地位,无论是在儒家内部,还是在社会上,都算是比较高的,虽然偶尔有儒家学者抨击,但这不会对他的地位造成大的影响。
而且汉朝有一个立国原则,那就是外儒内法济之以道,这个思想无疑与荀子的礼法并用思想有些契合,虽然扩充了一点,但很能说明问题,荀子的思想在这个时代还是有用的。 那到了什么时候,荀子的待遇出现了转折地位开始下降。 宋朝,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出现了,对儒学的进一步阐释,理学的兴起,而加入了佛道思想的理学,却无法动摇儒家思想为主的根本,如果要形成理学这棵大树,那么就要灌输一中儒家思想作为树干,那么最后选择了谁的呢?孟子,许多理学的大家都推崇亚圣(当然这跟统治者的需要也有关系),我们知道孟子和荀子是对立的,思想不同(性善/恶论),而且荀子曾经批判过孟子。
那这就有些问题了,而且问题很严重,儒学发展成理学,而孟子地位的建立,势必会冲击荀子的地位,而孟荀思想的对立,只会降低荀子的地位,那他就悲剧了。 这个儒家之中的另类人物,始终不能被真正的被封建时代的大部分儒家学者接受,只有零星的几个儒家学者会对他进行赞扬,但就如在平静的湖面扔了一颗石子了,虽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无力改变整个的全局,荀子的悲剧之处就在这里。 直到近现代,一些著名的人物开始研究荀子的思想,人们也开始正视这位在儒学受到冷落的人物,确实发现了现代的一些治国思想与荀子的思想有些契合,他的地位才开始渐渐上升。
原文发布时间: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