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SPAC

任浪、孙金鉅、丁旺

摘要

今年资本市场什么东西最为火爆,当属美股的SPAC莫属了!!不仅是各路顶尖投资机构争相入局:黑石、KKR、Bain Capital、中信资本先后设立;企业家们如李嘉诚之子李泽楷与PayPal联合创办人Peter Thiel、康桥资本的创始人傅唯、万科创始人王石等亦相继入局;体育明星等也纷纷加入,NBA巨星奥尼尔、黑人说唱巨星JAY-Z、网球巨星小威廉姆斯等纷纷加入!!同时,在美股SPAC爆火之后,这个资本市场的“盲盒游戏”被全球各大交易所争相模仿和引入。伦敦交易所已修改关于SPAC的规定,放松对SPAC的监管;新加坡交易所已就引入SPAC展开公众咨询;香港交易所亦正在考虑制定适合SPAC的框架!!

SPAC到底有多火?SPAC最早在1993年的美股就已经出现过,2007年还出现过一波小高潮,但最终在今年成功“出圈”达到大高潮。2020年,美股SPAC IPO成功发行248起,同比增长320.0%,占所有IPO发行数量的55.1%,发行数量首次超越了传统IPO。2020年SPAC IPO总募集资金达830亿美元,占美股IPO总规模的46.47%。2021年以来,SPAC热度继续攀升,仅在第一季度,SPAC IPO数量就达308起,超越了2020年全年 SPAC IPO的数量,而同期传统IPO的数量仅为98起。2021Q1 SPAC IPO募集金额达996亿美元,同期传统IPO募资金额仅555.65亿元。SPAC已经取代了传统IPO的主导地位!

SPAC为什么这么火?SPAC在IPO时并不明确未来并购的标的,属于资本市场的“盲盒游戏”,其本是SPAC创始人的资本市场资源变现,即通过专业创始人募集资金并用这些资金去挖掘新兴行业的优质独角兽,帮助其快速上市。SPAC火爆的基础是流动性的极度宽松和一二级市场的溢价。为应对新冠疫情的影响,美联储史无前例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带来了流动性的极度宽松,私募市场的闲置资金截止2020年底达26.0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SPAC为这些闲置资金提供了非常好的“出口”。同时,美股持续创新高推动了一二级市场标的的溢价持续推升,使得SPAC在成功收购合并之后公众股东的收益十分可观,尤其是对于创始人而言,潜在收益可高达近5000倍。充裕的流动性叠加超高的潜在收益回报推动了这一资本市场“盲盒游戏”的火爆!!

资本市场争相引入SPAC的原因?SPAC相较于传统IPO而言,上市的速度快、成本低,并且专业的创始人对优质标的公司的分辨能力强,有利于吸引更多创新型的优质公司。同时超高的潜在回报也大大吸引了专业投资者的创始人和公众股东。为了避免优质公司的外流以及提升自身交易所的吸引力,引入SPAC成为了全球各大交易所的共同选择。

重点推荐主题和个股智能汽车主题(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北京君正联创电子);休闲零食主题(盐津铺子妙可蓝多良品铺子三只松鼠);宠物和早餐主题(中宠股份(农业覆盖)、佩蒂股份巴比食品);教育主题(科德教育);高端制造主题(晶晨股份青鸟消防)。

风险提示:经济大幅下滑;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大变动;行业景气度大幅低预期。

1

本周A股市场涨跌不一,美的集团进军汽车赛道

1.1、 本周A股市场市场涨跌不一,创业板指涨幅居前

本周A股市场涨跌不一,上证综指收于3487点,下跌0.11%;深证成指收于14417点,上涨1.47%;创业板指收于3113点,上涨4.24%。大小盘风格方面,本周大盘指数上涨0.73%,小盘指数下跌0.29%。2021年以来大盘指数累计下跌2.04%,小盘指数累计下跌3.01%,小盘/大盘比值为0.99。

概念板块方面,锂矿供需抽紧,中国本土锂资源有望迎来重大价值重估。本周锂电电解液指数、锂矿指数、动力电池指数分别上涨9.91%、9.64%、9.25%。综合2021年以来情况看,次新股指数累计上涨81.81%,涨幅居首。

1.2、中小盘重点推荐:德赛西威青鸟消防华阳集团本周涨幅居前

目前中小盘主要重点覆盖推荐智能汽车(德赛西威华阳集团星宇股份北京君正联创电子)、休闲零食(盐津铺子妙可蓝多良品铺子三只松鼠)、宠物(佩蒂股份)、高端制造(青鸟消防晶晨股份星宇股份)和教育(科德教育)五大方向的相关个股。从本周表现来看,德赛西威、青鸟消防、华阳集团本周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2.13%、6.66%、5.63%。

1.3、海外视角:美国三大指数持续震荡,纳指小幅上涨

本周美股三大指数持续震荡,标普500指数报4156点,下跌0.43%;道琼斯工业指数报34208点,下跌0.51%,纳斯达克指数报13471点,上涨0.31%。行业方面,房地产医疗、公共事业本周小幅上涨。

本周港股通中华宝国际、山东墨龙、维亚生物表现亮眼,本周分别上涨54.03%、38.23%、27.54%。其中,华宝国际主要受铂德或将与云南中烟联合出品新品电子雾化烟小黄鱼消息影响,带动电子烟板块上涨。

1.4、 本周热点新闻:美的集团赋能造车零部件,滴滴携广汽探寻无人驾驶商用化

滴滴出行联合广汽埃安发力无人驾驶商用化领域;国产电器巨头美的集团官宣为造车车企零部件赋能;发改委联合能源局发布社区新能源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稿,智能汽车行业迎来再度开花;虚拟货币政策端再度收紧,进一步深入金融秩序规范化。

公司新闻1:滴滴与广汽埃安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探寻Robotaxi无人驾驶商用化之路。5月17日,滴滴宣布与广汽埃安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结合滴滴自动驾驶软、硬件技术研发优势与广汽埃安新能源整车设计和制造能力,共同研发用于无人驾驶的新能源车型,发力Robotaxi双边平台经济模式。滴滴是国内最大的共享出行平台,在数据、地图、冷启动运营、研发上的布局优势凸显。广汽埃安也是国内首个提出平台化的车企,从其目前的GEP2.0纯电专属平台搭载的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来看,该平台具备的自动驾驶软硬件整合能力处于行业数一数二的水平。ADiGO系统包括超级智慧充电管理、L3全域自动驾驶、一键遥控泊车、5G+V2X等,基本都是于GEP平台的硬件搭建。广汽埃安独有的GEP 2.0目前也已达行业公认的接口开放程度,目前与百度、滴滴、文远智行、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领先公司合作并明确使用旗下的AION S与AION LX车型。滴滴数据和无人驾驶商业优势+广汽埃安技术代表着不仅仅加速了Robotaxi无人驾驶共享出行的发展进程,更为智能汽车领域产品+技术融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公司新闻2:家电巨头美的集团二次进军造车赛道,为汽车零部件供应端添砖加瓦。5月18日,美的集团旗下威灵汽车部件公布其三大产品线,包括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系统、热管理系统、辅助/自动驾驶系统。这也是2003年后,美的集团二次回归宣布造车。目前官宣已完成产品落地和量产,并与已为多个车企进行合作供应,其中包括部分传统车企、新势力品牌(东风、高合汽车、威马等)。美的集团产品旨在结合自身家电技术优势,赋能解决新能源汽车现有核心痛点。其中几款产品都沿用了其拿手的家电技术,自研的电动压缩机来缓解当前电车行驶里程焦虑问题,CO2电动压缩机采用了环保CO2冷煤,使得极寒低温情况下电池衰退难题得以解决,有效增加电车行驶里程同时改善车内空调制热效果;汽车热管理系统也采用了美的全封闭空调压缩机的优势进行研发;高效驱动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及高效比的技术特点,可达16000-20000rpm的转速,定子和转子均采用了油冷作为冷却方式并在NVH和小型化方面进行了特别优化,以此保证装车空间和噪音的减小。美的集团本次涉足造车零件赛道,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完善,未来也或成为白色家电业破局新契机。

行业新闻1:虚拟货币遭国家相关机构政策收紧,进一步防范虚拟货币炒作风险。5月1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5月18日联合发布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公告指出:正确认识虚拟货币及相关业务活动的本质属性;有关机构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消费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财产和权益损失;加强对会员单位的自律管理。本次公告旨在规范国家金融秩序,防范炒币带来的风险。严格要求了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会员单位不得用虚拟货币为产品和服务定价,不得承保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保险业务;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服务。同时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会员单位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提供网络经营场所、商业展示、营销宣传、付费导流等服务。关于虚拟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收紧,重申规范我国虚拟货币金融领域条款,有助于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打击非法虚拟货币名义集资、证券发行等行为。

行业新闻2:继换电试点后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再迎新政,推进社区充电桩设施进一步完善。5月20日,发改委、能源局组织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新建居住社区要落实100%固定车位预留充电桩建设安装条件;鼓励充电运营企业通过新建、改建、扩容、迁移等方式,逐步提高快充桩占比;各地充电基础设施到2025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不低于60%。本次征求意见稿旨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促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方针。这一政策将有效解决当前新能源车充电难、少的痛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也将促进充电桩使用效率提升、刺激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大。新能源基础设施有望进入建设大年,充换电设备商及运营将迎来发展新契机。

1.5、 事件关注:OFweek 2021物联网在线大会,第二届汽车内外饰与智能座舱创新技术论坛

下月关注:OFweek 2021物联网在线大会暨在线展,把脉物联网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物联网市场规模开启上行通道,据IDC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约6860亿美元;2020年达约1742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范围将有25亿部物联网设备,空间十分广阔。各企业巨头也纷纷入局物联网技术,促进物联网行业政、产、学、研等跨界融合创新,推动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本次大会汇集5G、通信、芯片、传感器、云计算大数据、车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领域交融;结合物联网行业当下趋势,深度探究物联网产业前瞻性和时效性的热点议题,剖析物联网行业发展方向,把脉行业最新发展模式,推动各产业物联网领域大融合。

下月关注:第二届汽车内外饰与智能座舱创新技术论坛,聚焦汽车内外饰与智能座舱领域。在如今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加速迭代的浪潮下,智能化和网联化的人机互联成大势所趋,如今也已成为传统汽车向智能终端转变的桥梁。本次会议汇集多个主题,其中包括:汽车的内饰创新及智能座舱发展趋势、5G助推下车联网与智能座舱迈入新时代、车联网及软件定义未来汽车座舱、汽车内外饰创新应用及降本增效、汽车内饰软皮成型工艺、数字座舱智能化的机遇与挑战、对话式AI技术在智能座舱中的应用、OTA+远程诊断助力,提升智能座舱体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技术路线及趋势、信息系统在汽车外饰件注塑生产中的应用等核心主题。深入洞悉汽车内外饰及智能座舱的行业趋势,优化产业链企业未来布局,进一步推动传统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终端迈进。

2

本周重大事项:九洲药业新致软件股权激励值得关注

本周共有10家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方案,3家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9家公司发布回购方案。其中,九洲药业新致软件的股权激励方案值得重点关注。

5月19日九洲药业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以21.60元/股的价格授予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共182人132.6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83140.61万股的0.16%。业绩考核要求:2019年净利润为基数,2021-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70%、120%、185%,对应2021-2023年同比增长率为70%、29.4%、29.5%。

CDMO业务快速增长,收购诺华苏州后产能进一步提升。2020年公司专利药原料药及中间体(CDMO)业务实现12.93亿收入,同比增长70.82%。自2019年收购诺华苏州以来,公司与诺华的合作进一步加深并新增CDMO生产基地,在提升产能的同事增加新品种供应。目前,公司基于杭州、台州和美国3大研发中心和苏州、台州2大生产基地的布局,将持续推进CDMO的战略升级。随着公司产品及客户结构的持续改善,公司有望实现业绩的快速提升。

5月19日上海新致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以12元/股的授予价格向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在内的492人授予795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18,202.23万股的4.37%。业绩考核要求:以2020年业绩为基数,2021-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目分别不低于20%、50%、100%,对应2021-2023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25%、33%。本次股权激励的力度较大且业绩考核目标要求高,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为金融机构提供基于自有产品的信息化通用解决方案。2020年,公司在保险行业、银行及其他金融行业分别实现营收4.19、2.77亿元,在保险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的竞争优势凸显,市占率位列前三。

3

本周专题:资本市场的“盲盒”游戏,SPAC让各路资本趋之若鹜

3.1、美股SPAC IPO快速发展,首发募资额已超传统IPO

近年来美股市场SPAC呈现指数型增长,2020年SPAC IPO数量和募资规模已近传统IPO。2020年,美股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的简称,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IPO成功发行248起,同比增长320.0%,占所有IPO发行数量的55.1%,发行数量首次超越了传统IPO。2020年SPAC IPO总募集资金达830亿美元,占美股IPO总规模的46.47%。2021年以来,SPAC热度继续攀升,仅在第一季度,SPAC IPO数量就达308起,超越了2020年全年 SPAC IPO的数量,而同期传统IPO的数量仅为98起。2021Q1 SPAC IPO募集金额达996亿美元,同期传统IPO募资金额仅555.65亿元。

SPAC热潮快速“出圈”,资本大鳄、体坛明星、知名歌手等纷纷入局创立SPAC。近年来,Bain Capital、黑石、KKR等全球顶尖投资机构先后设立了SPAC,用以寻找科技、消费、能源等行业的优质标的。除了专业投资者外,一些全球500强企业CEO等知名企业家、前NBA传奇中锋奥尼尔、黑人说唱巨星JAY-Z、网球巨星小威廉姆斯等体育、娱乐圈明星也纷纷入局SPAC。与此同时,中国创投圈也不甘落后,中信资本设立代码为“CCAC”的SPAC 用以收购中国能效和科技方面的公司。李嘉诚之子李泽楷与PayPal联合创办人Peter Thiel共同投资成立了两家SPAC公司Bridgetown Holdings和Bridgetown 2 Holdings,用于寻找东南亚市场的新经济板块的优质标的。国内医药健康领域知名PE康桥资本的创始人傅唯拟发起聚焦医药健康领域的SPAC。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也表示拟设立SPAC用以寻找大健康、运动科技等领域的企业投资机会。

3.2、SPAC从成立到合并目标公司仅需18个月,创始人收益率可高达近5000倍

SPAC本质是一个现金壳公司,其创始人多为专业投资者或特定领域的专家,其设立的唯一目的就是使用IPO所募集的资金收购一级市场优质标的。具体来看,SPAC全生命流程分为以下阶段:SPAC创立、SPAC IPO、寻找并确定目标公司、募集额外资金(非必需)、股东投票表决合并目标公司、完成合并。整个过程一般可以在18-24个月内完成。根据2019年以来已完成合并的125个案例数据来看,SPAC从设立到完成合并的平均用时约为18个月。我们用知名的SCH合并维珍银河案例来具体介绍SPAC的运作流程:

第一阶段:SPAC设立及IPO。2017年5月,前Facebook高管查马斯设立了旨在寻找科技行业的目标公司的SPAC公司Social Capital Hedosophia Holdings Corp(简称“SCH”),以0.002美元/股的成本认购1250万股创始人股份(B类普通股,可在SPAC发行后按1:1的比例转换为A类普通股),即出资2.5万美元。2017年9月,SCH在NYSE实现上市,以10美元/单位的价格公开发行5000万股单位,占总股本80%,对应筹集资金5.0亿美元。

第二阶段:De-SPAC阶段。2019年7月9日,SCH宣布拟与维珍银河合并。维珍银河是一个商业载人航天公司,上市之前,每年营业收入仅有20.0万美元,年亏损近1.4亿美元。2019年10月23日,股东大会投票通过SCH和维珍银河合并的提议,SCH以10美元/股的价格向维珍银河及其子公司发行1.3亿股购买维珍银河的资产,对价13亿美元。合并前,查马斯以个人名义向维珍银河投资1亿美元并成为公司董事长,但同时保持维珍银河原管理层不变。交易完成之后,维珍银河总市值达18.87亿美元,维珍银河原始股东持股比例为52.5%,SCH创始人和公众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3.2%和33.3%。10月26日维珍银河实现上市,从确定目标到完成合并总历时不到4个月。合并完成后,查马斯持有维珍银河13.2%的股权,其中设立SCH时以2.5万美元获得的1250万股股权对应合并完成时市值为1.21亿美元,对应收益率高达惊人的4840倍。

3.3、流动性宽松及一二级市场溢价推动SPAC发展,本质是创始人资源变现

SPAC其实自1993年便被发明出来,中间曾出现几次短暂的兴起,而始于2017年的本轮SPAC的发展则得益于多因素的共振。

第一,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足,私募市场闲置资金创历史新高。为了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2020年世界主要国家均采取了罕见的宽松货币政策,截止2020年底,私募市场闲置资金(Dry Powder)达26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部分资金迫切需要寻找优质的投资标的。

第二,二级市场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一二级市场估值溢价高,使得一级市场资产吸引力更大。目前S&P 500的整体PE为32.49倍,处于历史92.53%的分位数。2020年S&P 500企业价值倍数为16.8X,达历史高位。二级市场的高估值一方面使得一级市场资产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使得私人企业上市融资的动力更高

3.4、全球各大交易所陆续引入SPAC机制,加强对优质公司吸引力

SPAC不仅因其潜在高额回报而对创始人和公众投资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在上市速度和容易度等方面的优势也吸引了众多优质公司采取SPAC的形式在美股上市。根据Dealogic的数据,2021年Q1美国市场为亚洲公司设立的SPAC共募集金额近30亿美元,约为2020全年的2倍。为了防止优质公司外流同时增强自身吸引力,全球几大主要交易所也开始探讨设立SPAC的可能性甚至已经完成了相关制度建设。例如,伦敦交易所计划于近期修改关于SPAC的规定,放松对SPAC的监管,吸引欧洲的优质标的在伦敦上市。亚洲市场方面,新加坡交易所已就引入SPAC机制向公众展开了咨询,预计最快在2021年年中正式公布SPAC框架。香港交易所也正考虑制定适合香港市场的SPAC框架,加入到SPAC浪潮中。

4

重点推荐主题及个股最新观点

4.1智能汽车主题: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北京君正联创电子

在特斯拉引领下的智能化升级,对汽车行业从产品(机械向科技)、商业模式(硬件到软件和服务)、技术升级方式(硬件到软硬结合)、产业链竞争格局(金字塔到扁平化)等多维度带来了颠覆性的创新,使得汽车由一个机械产品向科技产品升级,是汽车行业百年以来的新变革。重点关注智能化升级带来的汽车行业增量部件的机会,包括域控制器、智能座舱、功率半导体、存储芯片等方向。

4.1.1、 德赛西威(002920.SZ):2020Q1业绩超预期,智能驾驶核心标的加速成长

详情可参考公司深度报告《德赛西威:智能驾驶新时代,德赛西威新起点》

2021Q1业绩大超预期,同比增长超312.08%,智能驾驶核心标的加速成长。2021年4月14日晚,公司公告2021年一季度报告。2021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2亿元,同比增长78.30%;实现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312.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416.11%。公司前瞻布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业务,目前已形成显著先发优势,并且在新客户、新产品的加持下公司业绩正加速向上。

座舱、智驾、网联全面开花,三驾马车驱动公司持续高增长。座舱领域,公司多屏智能座舱、显示模组、液晶仪表等产品持续获得一汽红旗、广汽乘用车、长城汽车等核心客户的新项目订单。其中,搭载QNX虚拟机技术及QNX Neutrino实时操作系统的新一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已实现量产,公司在高毛利车载软件领域的研发实力已初步显现。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左手英伟达、右手造车新势力小鹏、理想,成为国内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领域量产先锋。而AVP、360环视系统、DMS等产品也已突破上汽通用、长城汽车、上汽乘用车、蔚来汽车等客户。智能网联领域,公司整车级OTA、网络安全、蓝鲸OS3.0终端软件等网联服务产品已陆续实现商品化,突破长安福特、江淮大众、赢彻科技等客户。整体来看,公司2020年已获得年化销售额70亿元的新项目订单,未来将在座舱、智驾、网联三驾马车的驱动下持续高增长。

考虑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情况,我们上调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9(+1.15)/8.96(+0.64)/11.37(+0.5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5 /1.63/ 2.07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的PE分别为63.2/56.4/44.4倍,维持“买入”评级。

4.1.2、华阳集团(002906.SZ):HUD等新产品加速放量,公司业绩步入高速增长期

详情可参考公司深度报告《华阳集团:智能座舱电子领跑者,迎智能汽车大时代》

2020Q1业绩符合预期,HUD等座舱新品加速上车,维持“买入”评级。4月26日晚,公司公告了2020年年度报告及2021年一季报,2020年全年实现收入33.74亿元(-0.27%),归母净利润1.81亿元(+143.04%),全年高增长。其中,2020Q4公司实现营收12.55亿元(+32.66%),归母净利润0.92亿元(+1214.29%)。2021Q1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210.94%;扣非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937.43%。2020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拳头产品HUD加速量产上车,驱动整体业绩大幅提升。展望2021年,随着HUD、无线充电等智能座舱新品出货量的持续爬坡,高增长趋势有望延续。

精益管理+高毛利产品量产上车,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以来,供需失衡导致汽车电子芯片供应链紧张问题加剧。在此背景下,公司凭借强大的供应链管控能力,充分保障HUD、无线充电等核心产品量产上车。此外,公司一直以来不断深化阿米巴经营、持续推进精益管理,叠加HUD、双联屏等高毛利产品占比逐步提升等因素,整体盈利能力亦显著提升。2021Q1公司净利率达到5.69%,同比增加2.16%。未来,随着公司智能座舱新产品的规模化量产上车,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得到提升。

看好HUD高景气度,公司有望在其渗透率提升趋势下充分受益。随着华为、上汽、小鹏、吉利等众多新旧造车势力及科技公司相继发布全新智能汽车品牌及量产计划,智能汽车风口正起。而HUD作为智能座舱领域中核心增量产品,在有效解决部分行车安全性问题的同时,亦可率先为消费者带来直观的科技感体验,从而使其具备较强的支付意愿。公司深耕W-HUD多年并在TFT及DLP AR-HUD领域技术专利积累深厚,其中W-HUD已批量搭载于长城新款车型,AR-HUD已获广汽项目定点,未来则有望持续受益于HUD渗透率提升趋势。

我们小幅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98(+0.22)/4.16(+0.07)亿元。新增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5.42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0.63/0.88/1.1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47.9/34.3/26.3倍,维持“买入”评级。

4.1.3、北京君正(300223.SZ):2021Q1业绩超预期,智能视频芯片收入大幅提升

详情可参考公司深度报告《北京君正:并购ISSI,国产车规级存储龙头起航》

2021Q1业绩超预期,剔除摊销影响后单季度利润达到1.54亿元。根据公司2021年一季报,2021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8亿元,同比增长1773.82%;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864.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时,2021Q1公司因收购产生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资产评估增值,其折旧与摊销等对公司报告期损益的影响金额合计为1875万元;其因收购ISSI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增值摊销在报告期内对其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499万元。因此,若剔除摊销影响后,公司2021Q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4亿元,整体超预期。

2021Q1本部产品线收入规模大幅提升,产品高竞争力下高增长有望延续。Q1公司微处理器芯片实现营业收入4347.65万元,同比增长89.98%;智能视频芯片实现营收收入17266.53万元,同比增长449.35%。分别来看,微处理器芯片方面,公司正持续XBurst2 CPU核的优化工作,并继续推进RISC-V CPU核的研发,进一步提升在神经网络处理器等领域的技术领先性。智能视频芯片方面,公司充分受益于自身产品竞争力提升以及下游需求的大幅增长,整体实现大幅增长。同时,当前智能视频芯片下游需求依旧强劲,公司亦在积极加强与上游供应商的沟通与协调,以保障下游客户需求,未来有望保持高增长趋势。

汽车智能化趋势下,公司加码高性能车载芯片研发,注入长期增长动力。在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下,高带宽高容量的车载存储芯片需求将逐步提升,对此公司目前正逐步积累高容量、高性能、高密度和低功耗方面的技术开发能力,持续推进新产品的工程验证和客户送样,为未来高性能存储芯片批量上车奠定基础。同时,公司此前发布定增预案,拟投入合计4.12亿元用于车载LED照明、车载ISP系列芯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将进一步丰富车规级芯片产品矩阵,为公司在车载芯片领域注入持续的增长动力。

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6(+0.97)/9.49(+1.43)/13.17(2.40)亿元,对应EPS 1.29/2.02/2.8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为47.2/30.1/21.7倍,维持“买入”评级。

4.1.4、联创电子(002036.SZ):股权激励彰显信心,车载光学龙头起航

详情可参考公司深度报告《联创电子:模造玻璃迎来高光时刻,光学新势力崛起》

聚焦光学业务,高标准设定行权条件彰显信心:2021年2月3日,公司发布了新一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1578.50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1.51%,授予价格为5.60元/股。激励计划覆盖对象多达360名,并重点激励光学业务核心骨干人员。同时,此次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设置较高,要求2021-2023年总收入分别不低于80亿元、100亿元和120亿元,其中光学收入分别不低于26亿元、45亿元和60亿元,光学产业收入年复合增速需超过50%,充分彰显了公司聚焦光学、高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汽车智能化方案加速渗透,车载光学龙头起航:在汽车产业电动化发展日益成熟后,2021年有望迎来智能化的加速阶段,具备L2.5/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正加速量产出货。公司于2016年切入高清车载镜头领域深耕,已率先完成了技术、产能、资金、客户的全方位储备和验证,产品覆盖特斯拉、Mobileye、Nvidia、Valeo等全球知名OEM、方案商以及TIER1,是全球第二大车载ADAS/AD镜头供应商,显著受益于汽车智能化方案的加速渗透。公司2020年车载光学同比增长约123%,在手订单约30亿元,随着ADAS&AD方案向主流传统OEM的加速渗透,公司车载光学业务有望保持倍数级高增长。

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1.22)/4.57(-0.48)/6.59(-0.0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9(-0.13)/0.49(-0.05)/0.71(0.00)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4.3/20.5/14.2倍,维持“买入”评级。

4.2、 休闲零食主题:盐津铺子妙可蓝多良品铺子三只松鼠

休闲零食万亿市场,由于细分品类众多且渠道多样,行业相对分散。消费升级背景下,休闲零食处于品牌化集中的趋势之中,并且目前已成长出单品类或者区域性的龙头品牌和公司。单品类龙头方向建议关注大品类烘焙(桃李)、卤制品(绝味)、坚果(洽洽)和奶酪(妙可蓝多),多品类、多品牌方向建议关注盐津铺子和达利食品,渠道型龙头关注线下龙头良品铺子和线上龙头三只松鼠。

4.2.1、盐津铺子(002847.SZ):业绩高增速不减,未来五年计划覆盖5万家终端门店

详情可参考公司深度报告《盐津铺子:小品类切入大品类,散装称重领域的“达利”启航》

2021Q1业绩高增速不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4月23日,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度报告。2021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2亿元(+27.45%);实现归母净利润8203.28万元(+43.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751.68万元(+67.64%)。此外,公司2021Q1毛利率达到44.02%,同比增加3.60pct;净利率达到14.17%,同比增加1.82pct。可以看到,公司在疫情之后盈利能力快速回升并保持持续增长趋势,主要系公司深海食品等高毛利产品加速放量、精细化运营持续推进等。此外,公司高股权激励要求保障了未来三年的高增长。

背靠强大供应链优化产品矩阵,高毛利深海零食持续升级:公司在全产业链覆盖的背景下,依靠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对店中岛进行精细化运营,因地制宜的调节店中岛产品结构。近年来,公司实施大单品战略,除了已得到市场验证的烘焙、果干等产品外,高毛利的深海零食亦持续快速增长,并相继推出31鲜蒸鱼卷、蒸鱼丸等系列产品。截至2020年,“31鲜”深海零食已合计卖出9.5亿包;2021年,“31鲜”深海零食系列再次升级,推出高端深海零食深海鳕鱼肠、手撕蟹柳、果蔬海鱼棒,并有望凭借持续的爆款打造能力,驱动公司规模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立足店中岛建立全渠道网络,未来5年计划覆盖5万家终端门店:公司自2018年下半年起,大力推进“盐津铺子”休闲零食屋+“憨豆先生”(后更名憨豆爸爸)休闲甜点屋的“商超双中岛战略”。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店中岛已布局全国近18000个零售终端,投放门店销售同比增长50%以上。未来5年,公司还将覆盖5万家终端门店,深入布局地方性大中型商超/社区超市/乡镇超市等。线上渠道方面,公司则坚持“制造企业的品牌电商”定位,将线上渠道作为与消费者沟通的主阵地、以及品牌形象树立与打造的重要窗口。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6/4.81/7.5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75/3.71/5.85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49.4/36.5/23.2倍,维持“买入”评级。

4.2.2、妙可蓝多(600882.SH): 奶酪业务持续高增,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详情可参考公司深度报告《妙可蓝多:奶酪棒驱动加速发展,国产奶酪龙头崛起正当时》

奶酪业务2020年同比增长125%,2021Q1继续高增157%。公司公告了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7亿元(+63.2%),实现归母净利润5926万元(+208.16%);2021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1亿元(+140.58%),实现归母净利润3203万元(+215.6%)。公司奶酪业务2020年同比增长125%,2021Q1同比增长157%,核心单品奶酪棒放量驱动公司收入和业绩的持续高增长。蒙牛在非公开发行之后将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未来将全力支持公司奶酪业务的发展,助力公司成为国产奶酪的绝对龙头。考虑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略超预期。

奶酪棒加速国内奶酪消费渗透,充足产能保障市占率快速提升。奶酪棒精准匹配了我国再制奶酪的口味习惯和儿童休闲零食消费升级的需求,一经推出即引爆市场需求,推动我国奶酪消费渗透率的快速提升。2020年我国奶酪年人均消费量仅为0.23kg,与饮食结构相似的日本、韩国对比仍存在10倍提升空间。在目前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公司奶酪业务持续发展,市占率从2019年的4.8%快速提升至了2020年的19.8%。同时,公司特色奶酪智能化生产加工项目投建,规划产能8.28万吨,是现有产能的2.2倍。充足的优质产能保障了公司奶酪业务市场份额的持续快速提升。在奶酪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0年奶酪业务毛利率45.37%,同口径下较2019年提升了7.58个pct,2021Q1公司整体毛利率38.68%,较2019Q1提升了3.51个pct。

蒙牛助力,国内奶酪绝对龙头已成型。在公司奶酪业务高增长的背景下,2021年公司即将超越百吉福品牌成为行业龙头。而蒙牛入主之后承诺将注入旗下奶酪相关业务并逐步退出液态奶业务,将公司打造成旗下奶酪运营平台。蒙牛入主后,将在原材料采购、产品技术研发、产能保障、营销和渠道、企业管理等多维度全力支持公司成为国内奶酪的绝对龙头。

我们小幅上调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至3.19/5.94(+0.57)/8.22亿元,对应EPS为0.77 /1.43(+0.14)/1.9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为98.2/52.8/38.1倍,维持“买入”评级。

4.2.3、良品铺子(603719.SH):细分市场高端战略效果初显,Q4重回正增长

详情可参考公司深度报告《良品铺子:国内唯一实现全渠道均衡融合发展的休闲零食龙头》

线上精细化运营,线下回暖,Q4重回正增长:公司公告了2020年年报,2020年全年实现收入78.94亿元(+2.32%),归母净利润3.44亿元(+0.95%),扣非归母净利润2.75亿元(+0.57%)。其中2020Q4实现收入23.64亿元(+4.83%),归母净利润7993万元(+208.21%),扣非归母净利润5907万元(+1011%)。公司线上开始精细化运营,针对细分市场精准营销,抖音/快手等社交电商渠道亦开始发力。叠加线下门店持续扩张,驱动公司Q4收入业绩重回正增长。

细分市场爆款叠出,线上精细化运营、线下持续扩张推动重回正增长:公司针对细分市场打造出了差异化的产品和品牌,并且爆款产品叠出。针对儿童休闲零食推出的“良品小食仙”2020年全渠道实现收入2.23亿元;针对健身人群推出的零食品牌“良品飞扬”全渠道销售1.08亿元。渠道来看,线上通过精准营销,高端客群占比大幅提升,2020年京东平台收入同比增长50%。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抖音、快手等直播渠道,直播销售实现收入2.5亿元。目前公司已构建了一系列账号矩阵、达人主播资源矩阵及自播主播矩阵,形成了规模化连接达人主播进行直播及自播精细化运营的能力。线下门店看,2020年公司门店数量达到2701家,Q4净增加了132家,较Q3的119家进一步加速。

细分市场高端战略逐步见效,全渠道融合发展改善可期:公司聚焦细分市场的高端化战略逐步见效,良品小食仙已经成为儿童零食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健身零食、胶原糖果零食、早餐晚餐代餐等针对细分人群的产品均快速放量。公司作为全渠道融合发展的休闲零食龙头,2021年将继续拓展线下门店,同时基于“门店+”发展离店业务,将门店打造为私域流量运营中心。在流量去中心化和后疫情时代,公司全渠道融合发展改善可期。

考虑线上去中心化流量影响和疫情后线下需求回暖低预期,下调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至4.31(-1.34)/5.83(-1.34)/6.9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8(-0.33)/1.45(-0.34)/1.74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的PE分别为45.2/33.5/28.0倍,维持“买入”评级。

4.2.4、三只松鼠(300783.SH):2021Q1业绩超预期,战略转型成效持续显现

详情可参考公司深度报告《三只松鼠:电商龙头发力线下,向全国化、全品类休闲零食平台进发》

2021年业绩超预期,战略转型进程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公告了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2021Q1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7.58%;实现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67.5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50.56%。此外,公司通过精细化运营、全渠道价格体系管控等方式,推动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具体来看,2021Q1公司毛利率达到31.39%,同比增加4.24pct;净利率达到8.58%,同比增加3.07pct,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线上、线下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全渠道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推进:2020Q1,公司线下渠道收入占比已提升至33.37%,全渠道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推进。具体来看,线上渠道方面,公司通过精细化运营持续夯实传统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同时,针对拼多多等新兴渠道特性匹配定制化产品,例如2021年抖音渠道近1亿元的自直播收入贡献中,超60%的订单为厂家直发模式,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线下渠道方面,公司亦根据线下购物场景特性,开展定制化产品供给,截至2021Q1末,已累计开发线下专供产品120款,推动投食店和联盟小店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9.64%和167.24%。此外,公司在分销体系下亦定向开发40款分销渠道专供产品,推动终端动销率提升约100%,单一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73.41%。

聚焦以小鹿蓝蓝为主的新品牌发展,打造“1+N”多品牌矩阵:公司紧抓新流量入口,聚焦以小鹿蓝蓝为主的新品牌发展,2021Q1小鹿蓝蓝全渠道营收达到7913万元。目前,小鹿蓝蓝已累计打造千万级单品5款、超百万级单品27款,并实现天猫、京东、线下终端、微信私域等全渠道覆盖。展望未来,小鹿蓝蓝有望进一步扩大现有品牌IP优势,深耕婴童食品、宠物食品等高景气度赛道,打造“1+N”多品牌矩阵。

考虑公司战略转型期已初见成效,未来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得到释放,小幅上调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至4.33(+0.14)/5.55(+0.03)/6.77(+0.0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47.2/36.8/30.2倍,维持“买入”评级。

4.3、 宠物主题:佩蒂股份

4.3.1、 佩蒂股份(300673.SZ):2021Q1业绩亮眼,开启国内市场加速扩张之路

详情可参考公司深度报告《佩蒂股份:功能性宠物食品龙头,国内业务扩张步入快车道》

2021年Q1业绩符合预期,维持“买入”评级。佩蒂股份披露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40亿元,同比增长32.88%,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29.62%;2021Q1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33.02%,实现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增长98.61%。公司2020年及2021年Q1业绩均符合预期。

出口业务持续强劲,盈利能力有望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佩蒂股份的咬胶等功能性宠物零食在美国等市场属于宠物刚需,疫情期间公司凭借广泛的产能布局和稳定的供应链优势,加速了在海外客户内部占有率的提升。2020年公司来自国外的销售收入为11.41亿元,同比增长31.61%,我们预计未来公司海外营收增速仍将明显高于当地宠物食品市场的整体增速。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1年Q1毛利率为21.93%,净利率为7.43%,同比2020Q1分别提升1.69和2.16个百分点。我们预计中期原材料价格整体走低将较大程度对冲自主品牌建设导致的费用率的大幅提升,使得公司盈利能力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2020年国内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未来有望实现加速追赶。2020年,公司实现国内业务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40.67%。虽然目前佩蒂股份在国内宠物食品市场的占有率还较低,但未来随着新建主粮产能的陆续投产,公司在产品品质、生产稳定性以及新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将更好地得以发挥。同时,公司自2020年开始已积极布局抖音、小红书、微信小程序等内容社交电商平台进行品牌建设。稳定的供应链配合积极灵活的营销策略,有望支撑公司自主品牌实现对其他具有先发优势的本土品牌的加速追赶。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国内业务高成长的前景,但同时考虑到未来几年公司将面临国内市场开拓导致的销售费用提升以及新建产能密集投产转固,相应下调2021-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至1.49(前值1.76)/2.02(前值2.40)亿元,对应2021/2022年EPS为0.88(前值1.03)/1.19(前值1.41)元,新增2023年归母净利润/EPS预测2.68亿元/1.5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为37.0/27.4/20.6倍,维持“买入”评级。

4.4、 教育主题:科德教育

4.4.1、科德教育(300192.SZ):疫情反复拖累业绩增长,密切关注异地扩张进程

详情可参考公司深度报告《科斯伍德:深耕中高考升学赛道,陕西龙头开启新征程》

商誉减值导致业绩不及预期,关注后续异地扩张进程。公司公告了2020年报及2021一季报,2020年实现营收8.49亿元(-11.47%),归母净利润1.14亿元(+42.00%)。其中2020Q4实现营收2.34亿元(-10.96%),归母净利润-0.04亿元(-128.45%),业绩低于预期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下龙门教育新计提3615万元商誉减值。此外,2021Q1实现营收2.13亿元(+24.90%),归母净利润0.32亿元(+46.83%),主要系龙门教育2020年4月后100%并表带动。

疫情叠加中补政策拖累业绩增长,油墨业务剥离推进中。疫情冲击下2020 Q1公司全封闭培训无法正常进行,中高考延期举行拖累冲刺班等暑假短期班业务开展。同时,疫情反复也使得2020秋季中高考封闭式补习业务招生不达预期,而中补政策也导致公司中考补习业务招生人数有所降低。为应对疫情,公司新增周内托管班、周末班等封闭式短期新业务,有效开拓了增量市场。此外,公司计划将油墨制造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债权债务及资源进行整合划转至全资子公司,为后续剥离做好准备,未来公司将转型成为纯教育公司。

异地扩张加速布局,中高考升学龙头可期。在稳固陕西基本盘的同时,公司正在全国各省积极进行异地扩张举措,目前已在长沙、合肥、天津、河南等省市进行异地扩张布局,其中河南的学校已经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拟与慧闻少林集团合作,加快异地复制的进程。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中职、普高及中高考复读业务的异地扩张,科德教育有望凭借其全封闭的严格管理模式以及高效的提分能力走出陕西,成长为全国中高考升学培训龙头。

考虑到疫情延缓招生进程以及中补政策影响,我们下调2021-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0.70)/2.09(-0.77)/2.40亿元,对应EPS为0.57(-0.24)/0.70(-0.26)/0.8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0/17.9/15.5倍,但随着公司在全国各省异地扩张布局逐步落地,公司有望成长为全国中高考升学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4.5、高端制造:矩子科技晶晨股份、青鸟消防

4.5.1、矩子科技(300802.SZ):3D检测带动业绩增长,新研产品值得期待

详情可参考公司深度报告《矩子科技:机器视觉检测设备龙头,3D检测实现进口替代》

2021Q1业绩快速增长,新产品放量值得期待。2021年4月28日,公司公告2021年一季度报告,2021Q1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13.88%),归母净利润0.25亿元(+33.97%)。此外,公司2021Q1毛利率达到38.72%,同比增加5.02pct;净利率达到20.99%,同比增加0.90pct。主要系公司3D SPI、3D AOI等高毛利产品加速放量,使得公司在疫情之后盈利能力快速回升。随着公司新品投向市场以及下游布局领域不断增加,公司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成长为机器视觉检测龙头。

疫情之后业绩快速回升,新品频出推动公司步入高速增长阶段。在3D AOI、3D SPI等新产品带动下,公司迅速从疫情冲击中恢复:(1)3D AOI在检测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可靠性方面均强于2D AOI,且因其技术壁垒较高,市场价往往为2D AOI的2-3倍。目前公司的3D AOI已经成功打入比亚迪供应链;(2)3D SPI方面,客户与2D AOI客户重合度极高,有望快速放量;(3)Mini LED AOI有望在Mini LED行业高速增长期获取行业发展红利。此外,新品的推出使得公司具备了SMT整线销售的能力,相较此前单品销售具备高性价比、信息互联等优势。考虑到公司实现3D检测技术的突破,并逐渐实现进口替代,预计机器视觉业务将于2021年步入高速增长阶段。

下游布局领域进一步增加,进口替代下机器视觉龙头可期。公司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检测精度已经从满足PCBA的检测要求提升到了满足半导体后端制程的检测要求。同时基于公司3D检测技术的完整性及通用性,公司正在除消费电子外的其他下游领域积极布局,目前已在FPC、汽车电子、医药、半导体、锂电、纺织等行业进行相关的AOI产品研发。公司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成长为国内机器视觉龙头。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1.67/2.20亿元,对应EPS为0.73/1.03/1.3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6.1/32.7/24.8倍,维持“买入”评级。

4.5.2、青鸟消防(002960.SZ):业绩延续高景气,技术驱动多领域稳步发展

详情可参考公司深度报告《青鸟消防:消防电子龙头强者恒强,三轮驱动加速发展》

业绩符合预期,消防电子龙头高成长趋势延续。青鸟消防披露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25亿元,同比增长11.16%,实现归母净利润4.30亿元,同比增长18.72%;2021Q1实现营业收入4.53亿元,同比增长166.80%,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增长876.21%。公司2020年及2021年Q1业绩均符合预期。

长期坚持高研发投入,技术驱动产品差异化竞争。青鸟消防长期坚持高研发投入,2020年研发费用达1.4亿元,2018-2020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均维持在5%以上且研发费用复合增速达24.72%,显著高于同期营业收入19.20%的复合增速。长期的高研发投入铸就了公司深厚的技术壁垒。2020年开始公司自研的“朱鹮”芯片已规模化应用并不断迭代升级,同时公司自主研发出的消防安全产品核心部件气体传感器标志着公司抢占了行业技术的制高点,相关产品的性能大幅提升、差异化愈发显著。虽然持续高强度的费用投入对公司短期盈利能力会造成一定拖累,但中长期有望为公司开拓新的成长点,实现以技术驱动的长期降本增效,巩固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的竞争力。

刚性政策加速行业发展,公司渐次打造“消防安全+物联网”的综合性龙头。继自动消防报警系统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强制性普及之后,近期住建部进一步明确对新建全装修住宅的火灾自动报警等基本智能产品要求。可见,刚性政策在普通住宅市场进一步适用的趋势愈发明确,有望驱动消防报警产品在民用领域的加速渗透。而青鸟消防已建立起以通用消防报警、应急照明与智能疏散、工业消防为核心的“三驾马车”+以智慧消防、家用消防为核心的“两颗新星”齐驱的业务格局,渐次打造“消防安全+物联网”的综合性龙头。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散以及多业务领域的顺利拓展,我们预计公司高成长趋势有望延续,维持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23/6.38亿元,对应EPS为2.12/2.59元,新增2023年归母净利润/EPS预测7.92亿元/3.2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为18.2/14.9/12.0倍,维持“买入”评级。

4.5.3、 晶晨股份(688099.SH):收入保持高增,盈利能力持续恢复

详情可参考公司深度报告《晶晨股份:多媒体SoC芯片全球龙头,迎5G时代“芯”机遇》

收入持续高增,海外市场有序开拓中,维持“买入”评级。晶晨股份发布2021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9亿元,同比增长130.51%,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327.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与此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发生股份支付费用2223.17万元,若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公司2021Q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11亿元。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及公司海外市场开拓的持续推进,公司业务正持续恢复并保持正向增长。

12nm先进制程导入初见成效,盈利能力持续恢复。国内市场来看,公司智能机顶盒和智能电视多媒体SoC芯片出货量自2019年以来已超越海思成为行业龙头。国际市场来看,公司凭借国产芯片成本优势及12纳米先进制程的率先导入,正全力追赶行业龙头博通并实现欧美市场份额的加速扩张。2021Q1公司毛利率33.41%,较2020Q1提升了2.68个pct。虽然环比2020Q4的36.58%下降了3.17个pct,但考虑到2020年公司有4809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大部分是在2020Q4转回,对毛利率有3个多pct左右的影响),2021Q1实际毛利率保持了持续稳定的恢复。

车载芯片有序开拓,多媒体芯片龙头积极出海。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业务覆盖北美、欧洲、亚太、非洲等全球主要经济区。其中,智能机顶盒SoC芯片已在海外运营商设备在广泛应用;智能电视SoC芯片正与国际主流电视系统进行认证;AI音视频系统终端SoC芯片切入谷歌、亚马逊等全球知名客户供应链,客户份额占比不断提升;WIFI蓝牙芯片已经量产出货,正在成为新的增长极。此外,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下车载芯片需求快速增长。公司围绕车载信息娱乐、辅助驾驶两大领域配合海外客户进行芯片设计、验证、并已收到部分客户订单。公司将有望凭借先进工艺、成本、海外渠道等优势拓展新的领域,打造多媒体SoC芯片领域的全球龙头。

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93/10.86/13.87亿元,对应EPS为1.69/2.64/3.3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为55.3/35.3/27.6倍,维持“买入”评级。

5

风险提示

经济增长大幅下滑风险,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大幅变动风险,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