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拉冬、中国白,瓷器的洋气名字你了解多少?|白瓷|龙泉窑
瓷器可谓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发明、使用、贸易和传播,几乎渗透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其本身所蕴含的中国文明和东方艺术,更是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社会,曾经掀起许多新的风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激发新的技术革新和艺术风格,甚至因此产生了许多新的专有名词。
本文选取西方社会经常使用的两个中国瓷器专有名词——“雪拉冬” (Celadon)与“中国白”(Blanc de Chine),管中窥豹,谈谈中国外销瓷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一、“雪拉冬”(Celadon)的东方神韵
青瓷是中国古代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窑系。
中国青瓷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净,被世人誉为“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因此被视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誉青瓷之美。将中国青瓷艺术推向巅峰的是南宋的浙江龙泉青瓷,其白胎和朱砂胎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以梅子青、粉青、豆青等釉色最为珍贵。当这些独具东方神韵的艺术珍品传入西方社会时,掀起了一股浓厚的中国风。
1.“雪拉冬”(Celadon)的由来
“雪拉冬”是法文Celadon的中文译名,源自法国著名舞剧《牧羊女亚司泰来》中男主人公的名字。
原谅小编没有找到这部舞剧的图片,暂且用《阿尔卑斯山的少女》代替
十六世纪晚期,随着中西贸易的发展,欧洲社会开始对来自东方的独特艺术品和中国艺术风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据说当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从中国购买了一批龙泉青瓷来到巴黎,正好遇上巴黎市长在官邸为女儿举行婚礼,巴黎的达官贵人、名流淑女都聚集在此,舞台上演着舞剧《牧羊女亚司泰来》。
阿拉伯商人带了一件龙泉窑梅子青瓷作为贺礼,向市长、新娘、新郎道喜,市长见瓷器通体流青滴翠,玲珑剔透,啧啧称奇:“美极了!美极了!美得无与伦比!”
新娘问阿拉伯商人这件宝物来自何方,答曰“东方的古国中国。”但他却忘记了这件瓷器的名字。正当市长与贵宾们热烈讨论该为这件东方瑰宝取个什么名字时,舞台上传来优美的情歌。
只见雪拉冬与他的情人牧羊女亚司泰来随着歌声跳起了舞,雪拉冬身上那件碧青华丽的衣裳,让巴黎市长灵光乍现:他把青瓷高高举起,大声嚷道:“雪拉冬,中国的雪拉冬!”
从此,龙泉窑梅子青瓷就以Celadon(“雪拉冬”)的美名享誉欧洲,梅子青一度成为法国女性最为推崇的服饰颜色,引领了潮流时尚。
2、从古人的赞誉感受龙泉青瓷之美
龙泉窑,也称“弟窑”,属南方青瓷系,创烧于北宋早期,极盛于南宋,衰于明代中期,中断于清初,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
龙泉窑的生命力,在于优美的形制和翠玉质感的釉色,尤其是粉青和梅子青的烧制成功,让龙泉青瓷在我国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北宋时龙泉窑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
粉青、梅子青是公认的青瓷釉色的巅峰,它不仅意味着龙泉窑制瓷技术水平的提高,本身也包含了更丰富的审美意蕴。其在形制上大量仿古铜器,造型古朴大方,如尊式瓶、鼎式炉等,巧夺天工。作为龙泉瓷釉中最美之色,梅子青与粉青同被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
梅子青釉的烧成温度比粉青釉要高,釉的玻化程度也比粉青釉高。梅子青釉的釉层略带透明,釉面光泽亦较强,釉色浓翠莹润,如青梅色泽。
诗人赞叹:“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釉色犹如自然之色,有天地之大美。“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青时。” 更是描绘梅子青精妙釉色的神来之笔。梅子青珍品不仅代表了古代中国青瓷烧造工艺的最高水平,更蕴含了古人淡雅、清幽的意蕴,可谓形神兼具,弥足珍贵。
3、龙泉窑的外销
龙泉窑的青瓷技艺推动了各地瓷窑的发展,从南宋至明代,福建、广东沿海和江西一带的瓷窑纷纷烧造出类似龙泉青瓷的产品。龙泉窑青瓷色泽葱翠欲滴,光润如玉,深受国内外顾客喜爱,宋代就开始大量出口。到了明代,仍有大量龙泉窑产品外销,但质量大不如前,至清代逐渐衰落,晚清以后曾一度停烧,仅有少数窑口从事仿古生产。
龙泉窑瓷从北宋开始对外输出,至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南宋时期外销数量更大。南宋时龙泉青瓷烧造技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釉色宛如青碧玉般青翠、润泽。后来这种青瓷传入朝鲜,对高丽青瓷有一定影响。日本人称之为“砧青瓷”,并大量仿造。
元代随着贸易的发达,龙泉瓷作为主要产品之一,通过广州、宁波、温州等港口大量销往印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等数十个国家。日本、韩国、越南等许多东亚、东南亚都曾挖掘出龙泉窑瓷器,南宋古船“南海一号”出土的大量龙泉青瓷精品,再次证明南宋时期龙泉窑的兴盛,以及龙泉青瓷外销的规模庞大。
16世纪末,龙泉青瓷传入欧洲,以其绝美釉色和仿古造型倍受青睐,成为中国文明的载体之一,身价不菲。“雪拉冬”的美誉和洛可可风尚的流行,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持续不断的追捧,随后传入欧洲的白瓷、青花瓷、广彩瓷延续了这股“中国风”的魅力。多年来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古代龙泉青瓷,世界众多博物馆都收藏有龙泉青瓷,并被视为珍品,列入世界工艺美术之林。
从最开始法国人对龙泉梅子青瓷的赞誉,发展到东西方社会对青瓷烧造工艺的认可,这是龙泉窑外销的历史轨迹,我们同样可以用语言学上Celadon词义的变化来印证。
从法国舞剧中的男主人公名字到特指龙泉窑梅子青瓷,再泛指瓷器中的青瓷,Celadon词义的演变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国青瓷不断了解和接纳的过程。如今把10-13世纪烧造的朝鲜高丽青瓷也译为Korean Celadon,说明现代英语中的Celadon已不仅仅局限于指代中国青瓷。
二、“中国白”(Blanc De Chine)与其西方“传人”
曾有研究者指出,中国陶瓷雕塑有史以来形成三大艺术成就:秦兵马俑、唐三彩和明清德化瓷塑,秦兵马俑高大写实,唐三彩艳丽写意,明清德化瓷塑则是精细传神。德化白瓷可谓中国陶瓷史、雕塑史上的代表性艺术品种,学界普遍认为,宋元时期是德化白瓷的发展期,明清时期是德化白瓷的成熟期。
德化瓷不仅是中国制瓷业鼎盛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更在外销过程中以其精湛的工艺、传神的瓷塑以及蕴含的独特中国文化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把神奇的火与土艺术植入欧洲大陆,让悠久的东方制瓷艺术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1、享誉海外的“中国白”(Blanc De Chine)
从秦汉延续至清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物种传播到世界各地,最享誉盛名的中国外销商品是丝、瓷、茶,当中又以瓷器数量最多、传播最广、延续时间最长。
中国外销瓷精品迭出,长沙窑、吉州窑、建阳窑、龙泉窑、西村窑、景德镇窑、广彩瓷都曾各领风骚,在不同时期分别对东南亚、东亚、南亚、非洲、欧洲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德化白瓷被欧洲人誉为“欧洲白瓷之母”,对欧洲制瓷业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地位无可替代。
德化窑位于福建中部德化县,唐宋时开始烧制青白瓷。明代中叶开始烧制胎釉均晶莹温润的白器,其胎质细密,俗称“糯米胎”;其釉剔透光滑,白中微泛黄,俗称“猪油白”或“象牙白”。
考古及传世资料表明,德化在宋时即生产白瓷,元代白瓷观音已很成熟并成为朝廷贡品,目前国内外尚有少量遗存。现存威尼斯圣马可宝物陈列所的“马可·波罗罐”是目前有文献可证最早到达欧洲的中国瓷器。
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对德化窑最早传入欧洲功不可没。今天西方人用英文单词Porcelain指代“瓷器”,而Porcelain在亚里士多德时代是“贝壳”的意思,当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据说马可波罗在13世纪下半叶曾经造访云南省的大理市和福建省的德化县,在德化看到精美的白瓷呈半透明状,宛如他在大理所见的贝壳般洁白,以为是贝壳磨粉所造,名其为“贝壳瓷”,用Porcelain命名中国瓷器。由于马可波罗在德化考察时的命名,Porcelain成为“瓷器”的通用英文译名。
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在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他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Rustichello da Pisa)执笔,于1298年出版了《马可·波罗游记》(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该书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本向欧洲人介绍中国风物的著作,除记录1271-1295年间马可·波罗东游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所见的情况外,大部分篇幅是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记述中国数之不尽的财富,繁华热闹的商业城市,便利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
在游记中,马可·波罗特别记述了1290年底他在德化窑的见闻:流经刺桐(Zai-tun,即泉州)港的河流,河面宽阔,水流湍急,是经京师(Kai-sai)那条河的支流之一。德化(Tin-gui)就位于该支流和主流的交汇处。这里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烧制瓷杯或瓷碗碟,这些瓷器的制作工艺如下:人们首先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并把它堆成一堆,在三、四十年间,任凭风吹雨淋日晒,绝对不能翻动它。泥土经过这种处理,就变得十分精纯,适合烧制上述的器皿。然后工匠们在土中加入合适的颜料,再放入窑中烧制。因此,那些掘土的人只是替自己的子孙准备原料。大批制成品在城中出售,一个威尼斯银币可以买到八个瓷杯。
因德化瓷是马可·波罗首先介绍并带回欧洲,意大利学者将其命名为“马可·波罗瓷”。
明末清初,西方人开始陆续来到中国,掀开了中西贸易的新局面。随着中西贸易的频繁,以及西方社会对中国瓷器了解的不断加深,欧洲人视德化白瓷为“中国瓷器之上品”,对其赞誉有加。法国人普拉德在《1692年巴黎通讯地址实用手册》一书中首次将德化白瓷的命名为Blanc De Chine(中国白),这一专有名词成为德化白瓷的特殊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2、欧洲白瓷的诞生
明代末期,德化窑开始大量生产各类观音像、佛道人物塑像以及非宗教人物像,远销海外各地。17世纪末18世纪初,许多德化窑白瓷随各国商船进入西方市场,当中以白瓷观音送子像数量最多,因为西方人将其视为圣母玛利亚和圣子。除此之外,还有形式各异的白瓷狮子、香炉、布袋和尚、鸡、鸭、鹅等白瓷摆件,色泽洁白莹润,造型逼真传神,令欧洲人爱不释手。《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的广泛传播更激发了欧洲人仿制中国瓷器的狂热,他们以为中国瓷器是用欧洲玻璃类似的方法烧制出来的,开始探索和钻研制瓷技术。
欧洲最早学习制瓷的国家是马可·波罗的家乡意大利,15世纪下半叶意大利人从《马可·波罗游记》了解了德化制瓷法,生产出“梅迪契瓷器”,实际上只是低温烧成的陶器。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名为“代尔夫特”的锡釉陶器,在荷兰兴起并为英法广泛应用。
德国化学家柏特格历经数年的努力,钻研出瓷器是用瓷土制作,最终在1708年7月15日第一次成功烧制出欧洲真正意义上的硬质瓷器。这一天被认为是欧洲瓷器的诞生日。
当时整个欧洲为之震动,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深怕瓷器制作方法外流,将工厂迁往德国东部古城德勒斯登近郊的迈森,成立迈森国营瓷器制造厂,这是欧洲第一家瓷器制作工厂。随着迈森瓷器烧制技艺的不断提高,Meissen成为世界瓷业响当当的品牌,是欧洲餐桌和优良饮食文化的典范,至今还享有盛誉!
掌握了制瓷法以后,欧洲各国纷纷以德化白瓷为原型,努力研发属于他们自己的釉料及式样。18世纪晚期,各地的瓷器产品以不同的风格和制造商开始闻名于世,包括德国迈森、法国塞夫勒、奥地利皇家维也纳、意大利卡波迪蒙蒂,以及英国的韦奇伍德、伍斯特、切尔西、科尔波特等,令世界制瓷史更加绚丽多彩。
在德国的引领下,当时不少欧洲皇家瓷器工厂模仿德化白瓷,并开始研发白色瓷器,如法国的圣科得、查得密瓷器工厂,英国切尔西工厂等等,德国迈森瓷厂还仿烧德化窑的弥勒佛和送子观音。与此同时,欧洲人掀起了对古典大理石雕像的追捧。
由于大理石雕像价格过高,人们开始寻找类似的替代品。托马斯·巴特姆(Thomas Battam)发明了欧洲白瓷,质地和色彩都与大理石相似,而且可以液体形式铸模成型,便于大规模生产,价格也相对便宜,但其并非与中国白瓷一样的硬质瓷器。直到1842年,由威廉·泰勒·科普兰(William Taylor Copeland)和托马斯·加雷(Thomas Garrett)经营的斯坦福德郡工厂终于生产出白色瓷器。
3、经久不衰的“中国白”
在欧洲,巴黎的吉美博物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阿斯特丹的的国立博物馆、莫斯科的东方艺术博物馆等世界大型博物馆都珍藏数以百计被冠名“中国白”的德化白瓷,其中德累斯顿国立美术馆在1721年就藏有1200多件“中国白”的瓷器,成为德国仿制中国瓷器的主要样本。除了各大博物馆外,私人收藏也颇具规模。
德化白瓷被誉为“欧洲白瓷之母”,欧洲人从接触德化白瓷就开始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研究学科——中国白(Blanc De Chine),可见德化白瓷对欧洲影响范围之深广。1850年,欧洲研究“中国白”的第一本著作《关于爱尔兰发现的中国印章》在贝尔法斯特市正式出版,作者是埃德蒙·格蒂。
真正将德化白瓷作为专题研究的时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居住在英国的爱尔兰人唐纳利花了六年时间于1969年完成《中国白》一书,这是目前所能见到中外文献中最早以德化白瓷为研究专题的单行本,是国内外学者推崇备至且引用广泛的经典之作,堪称欧洲研究德化白瓷的百科全书。此后,欧美学者连续推出了数十本“中国白”研究专著,将德化白瓷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课题来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德化白瓷的外销历史、存世状况、加彩配件、模仿研制等。
时至今日,Celadon在英汉词典中被译作青瓷,Blanc De Chine(“中国白”)更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课题,这些专有名词的诞生与词义演变生动记录了中国外销瓷所推动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反映了世界文明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值得我们细细回味!
作者/曾玲玲(广州博物馆),原文发表在《广州文博(陆)》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