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人物小传系列】严恩棫

严恩棫,字冶之,1886年生于江苏省上海县。1906年左右由上海赴日本求学,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矿冶工程系。191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学成回国后,参加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工作,任炼铁工程师。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汉阳铁厂受到炮火毁伤,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全部遣返回国,其他人员也多散失,全厂停工。严恩棫到汉阳铁厂时,正是修复汉阳铁厂之时,他在工程总负责人吴健领导下,积极参加炼铁高炉的修复和开炉工作。

1912年11月,汉阳铁厂两座100吨(248立方米)高炉修复投产。1913年产铁67512吨,以后又修复了250吨(477立方米)高炉一座。这次修复和投产工程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在这之前,汉阳铁厂的技术工作全掌握在外国技术人员之手。这是中国钢铁生产史上的第一次。

1910年日本资本家为掠夺本溪的煤铁资源,与清政府签订了《本溪湖煤矿合同》,合办“本溪湖煤矿有限公司”。1911年9月,又诱使清政府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合办炼铁事业。1915年1月1号高炉(150吨,335立方米)建成开炉。汉冶萍公司派严恩棫到该厂实习半年。实习回汉后,被提为汉阳铁厂炼铁股股长(相当于炼铁分厂厂长)。这时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之际,欧洲国家无暇东顾,世界钢铁需求量又大。

在吴健的领导下,严恩棫一方面积极组织生产,另一方面进一步组织力量新建4号高炉(250吨,477立方米,1917年建成),使生铁产量不断增加。1919年,汉阳铁厂生产了166096吨生铁。创造了汉阳铁厂历史上产铁的最高纪录。炼铁焦比也较低(100吨高炉每吨铁耗焦1.10吨,250吨高炉为每吨铁耗1.00吨焦)在严恩棫任职中,连续4年生产情况一直良好。

在7年多的炼铁实践中,严恩棫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好地掌握了250吨高炉的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水平,成为当时钢铁界公认的炼铁专家。1920年,他被公司提升为汉阳铁厂副厂长。

1921年,大冶铁厂1号高炉(450吨,796立方米)炉身工程竣工,汉冶萍公司即令大冶铁厂尽快开炉出铁,以解决公司偿还日债的急难。当年6月1日成立了开炉筹备处,专门负责开炉一切事宜,争取秋季出铁。严恩棫作为有经验的炼铁专家,被调到大冶铁厂协助吴健组织开炉,负责开炉的技术工作。

由于日本人的掣肘和大冶铁厂总工程师大岛道太郎工作中的严重错误,致使1号高炉先天不足,造成开炉投产的极大困难,开炉后只生产了14天就被迫停炉。严恩棫虽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但对此也一筹莫展,无力回天。

1921年冬,大岛道太郎病逝,吴健兼任总工程师,在严恩棫的协助下,汲取了1号高炉的失败教训,精心对2号高炉加强准备。1923年4月4日,在严恩棫的直接指挥下,2号高炉点火开炉,一切都很顺利。到5日晨就出铁152吨。2号高炉生产情况一直较好,平均日产335吨,焦比1.13,只是由于焦炭不足,未能达到设计能力。严恩棫的出色工作充分表明了中国炼铁工程师已完全能够独立掌握新式的大型高炉的操作和生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钢铁价格急剧下降,销售市场也越来越小,汉阳铁厂和大冶铁厂日益萧条,并逐步收缩。1924年汉阳铁厂3、4号高炉停产,1925年,大冶铁厂高炉全部停产。1926年,严恩棫返回上海。

1928年6月9日,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成立,周仁任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所长,聘严恩棫为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负责钢铁研究工作,在上海白利南路建钢铁试验工场,从美国进口了500千克三相电弧炉和锻锤等设备。当时国内还很少有合金钢生产,炼钢生产方法也很落后,他们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合金钢的研究和试制,在周仁的领导和周行健的协助下,先后试制成功了各种碳素钢、耐磨铸铁、含镍铬铸铁、碳素工具钢、高速钢、不锈钢、锰钢等多种合金铸铁和合金钢,并生产了多种设备部件如火车曲轴、碰钩等,为中国钢铁研究开辟了道路。

工程研究所开办时,周仁从国外订购了大量科研参考书籍。在这段时间中,严恩棫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潜心学习。他不但精通日文,进一步熟悉了英语和德语,博览了钢铁和机械方面的书籍,了解了各国著名钢铁工厂和机械制造业的情况,更为博学多闻,为他以后从事的工作打下了更扎实的基础。在随后筹建湘潭中央钢铁厂、创建云南钢铁厂,严恩棫发挥了重要作用。1948年,严恩棫移居中国台湾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