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优美简洁的语言,把我拉进了一个奇特的世界——桃花源。纵使合上书、闭上眼,脑海中仍然是挥之不去的鲜美芳草、潺潺溪水,和阡陌上游玩嬉戏的群童,难以忘却。于是,我下定决心去寻找,寻找现实世界中的桃花源。
电梯间的广告海报中,我偶然瞥见一个景区广告,用巨硕的字体卸载版面中间:现世桃源。看到了背景中的山清水秀、诗情画意,我也 “心然神往”。可是,到了景区,只见漫山遍野是游人随手丢弃的垃圾、塑料袋、泡面盒和一次性筷子成了他们的脚印。无论是告示牌,还是介绍,全部穿上了到此一游的外衣,分外整齐。左手边是大吵大闹的孩子,右手边是大吃大喝的游人。环顾四周,不见桃源中的美景,不见桃源人。这不是我所寻找的桃花源。
现世中寻不见,只得遁入古代去搜寻桃花源的行踪。南阳刘子骥找不到的桃源,后世也无影无踪。众多的诗词歌赋用桃花源形容美景,却鲜有宣称找寻到真正的桃花源的。他们将精神隐入思想上的桃源,成为了隐于源的思想隐士。桃花尽日随流水。没有了石矶西畔的渔船,我无法询问桃花源的去处,诗人们乘着扁舟随着时间的长河远去了,只留下了在溪水中荡漾的桃花瓣。洞在清溪何处边?我对着浩瀚的时空发问,却连自己的回声也听不到。上下求索,一无所获。我无法与桃花源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里的桃花源,我寻找不到。
最终还是几乎放弃了这个缥缈的梦,可谁知“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次课余闲暇,与几个要好的同学来到了附近的郊野公园玩耍。蓝天、白云、微风,连绿树影儿都飘散着阳光的清香。不知谁的主意,我们开始在丛林中找材料搭建帐篷。有人找到了隐蔽的树丛中的空地,有人四处拾木枝搭支架,有人从湖岸搬来了大石头以供坐下休息,有人甚至不知从何处取来了一个大长树棍,与藤蔓结合成了一个不知是否好用的“防盗系统”。忙碌了很久,终于坐在了这个极为简陋的帐篷中,身上满是泥土,心中却充斥着快乐。
伙伴的嬉笑、叶片的舞动、鸣虫的歌唱……远处湖中水面的光影交错,意外的将书中桃花源与这个小窝棚串了起来。虽然桃花早已凋谢,我却嗅到了一缕花香——那是从桃花源飘来的,那儿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幸福中。那香气沁人心脾,我难以忘却,也总能寻找到它的踪影。
作者简介:王欣欣,2007年11月生,七年级美丽女生,《小小少年说》周四专栏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