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之总纲

《素问·热论》是《伤寒论》之总纲,对普通人而言,不可能由《素问·热论》而创建《伤寒论》,大多数人甚至不能理解伤寒六日的病变规律,更不可能将之发扬光大,所以《伤寒论》的原作者怎么通过《素问·热论》而创建医学理论是个不解之谜。因此,不谦真人有理由推断,《素问》与《伤寒论》是有传承渊源的,原创者可能是同一个人。
很多人纠结于六病与六经,其实是不懂十二脏腑经脉之意,而完全忽视《伤寒论》之渊源,这是欲望太强,要搞自己的一套理论,必然迷途不知返。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黄帝问岐伯,热病源于伤寒,病故者在六七日间,病愈者要十日以上,这是为什么?
岐伯回答说,巨阳之脉连于风府,巨阳是为所有诸阳提供动力的,人若伤寒则病热,但不会病死,只有两感伤寒者才会病死。
巨阳就是指太阳,伤寒而太阳受之,则伤诸阳之气,故伤寒始于太阳。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伤寒一日,太阳经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伤寒二日,阳明经受之,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伤寒三日,少阳经受之,故胸胁痛而耳聋。
三阳之脉聚于顶,故三阳伤寒则病症从顶现。
伤寒四日,太阴经受之,故腹满而嗌干。伤寒五日,少阴经受之,故口燥舌干而渴。伤寒六日,厥阴经受之,故烦满而囊缩。
三阴之脉聚于咽,故三阴伤寒则病症从咽现。
三阳三阴皆伤寒,经脉不通,则病故于六七日之间。
若不两感者,或仅伤寒于阳者,或仅伤寒于阴者,则七日太阳伤寒病衰,八日阳明伤寒病衰,九日少阳伤寒病衰,十日太阴伤寒病衰,十一日少阴伤寒病衰,十二日厥阴伤寒病衰。
故伤寒于阳者,十日以上愈,故伤寒于阴者,十三日以上愈。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凡是伤寒,未满三日者可汗,已满三日者可泄。
伤寒者经脉不通,故通其脉以治伤寒。
帝曰:“热病可愈,时有所遗者,何也?”
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帝曰:“善。治遗奈何?”
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
帝曰:“病热当何治之?”
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治热病而不能根除,是因为饮食助热之故,故凡是热病,要节制饮食,尤其要禁止食肉,否则病情必反复。
若以为增强饮食而能抵御疾病,必然反而加重病情。所以某某专家提倡的牛排饮食,或者如方舱医院中吃好喝好,得病而贪图饮食享乐,必然适得其反。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
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若阳明与太阴伤寒,则血气俱竭,故而三日病故。
伤寒发热,而热病未除,夏至之前热病者为病温,夏至之后热病者为病暑。
暑宜汗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