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的表现手法

网络 醉月诗苑 2020-08-06
七秀坊月之门音乐文化 - 剑侠情缘网络版三 原声大碟

广告

怎样学习格律:跟大师学古典诗词

作者:龙榆生

京东
广告

词学十讲(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

作者:龙榆生

京东

我国古代的诗论中,把赋、比、兴三个字概括为诗创作的三种表现手法。明人王文录说:“作诗不明赋、比、兴,医药不明君臣佐使也,岂得为诗?”朱熹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按此理解,所谓赋,就是写实,平铺直叙,直言其事;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开头先写别的事物,引起下面所要说的正文。

1、赋。

赋法,即直接陈述,直描情状,直抒胸臆,直写人物,直叙事伯,直写景物。是告诉我们“是什么”的问题。唐以前的人们,赋比较多,后来越来越含蓄,赋少也。如项羽的《垓下歌》:

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一首表现英雄末路、敷陈其事的悲歌,直抒胸臆,慷慨激昂。赋的要求一是要交待清楚,明白;二是要讲究曲折、起伏,不能平淡如水,没有诗味;三是要有主线,尤其是叙事诗。用在绝句中的赋法唐以后不多,但也有很多名篇。如李清照的《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诗,其实就是对项羽自杀乌江写实,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看法。再如唐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世人交结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人。

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揭露金钱对人心的侵蚀,势利对社会的污染。通篇议论,纯用赋法。如泪莫轻弹的《山居》:

曲涧泉流满,轻岚石卧深。

晚风随意处,曾有数声琴。

直接描写山居的景物与相关联的事物,让人感觉其中之美。而且此诗不仅状物,还能做到由风声传琴声,改变前两句直接状物的写法,做到起伏、曲折,给人以美感。

2、比。

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比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

▲比喻。

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比喻又有以下方式:

其一,明喻。就是比较明显地打比方。如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此诗中“尖山似剑芒”就是明喻。再如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此诗中“露似真珠”“月似弓”也是明喻。

其二,隐喻,也就是暗喻,比喻关系暗含在其中。如文天祥《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这里“臣心”就像“磁针石”,就是一种隐喻。再如唐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本诗是朱庆余在考前怕自己作品不符合考官的要求,给张水部(即张藉)所写的一首诗。以新妇自比,把考官比作公婆,向张征求意见。通篇都是都是以比体写成。张藉接诗后,也回了一首《酬朱庆余》: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诗的大意是说朱庆作像一位采莲的姑娘,长得漂亮,歌喉又好,别看那些姑娘穿得很华美,但不值得人们看重,她们怎么能抵得上这位采莲姑娘,她那美妙的歌喉,一支轻歌就可以值上万金啊。从而打消了朱庆余“入时无”的顾虑。朱庆余的诗写得妙,张藉的答诗也是比得妙,珠联璧合,传为千古佳话。

其三,借喻。是一种省略性的比喻,直接用比喻物来代替被比喻物。如林岫的《母牛叹》:

洋奶原来国货装,国人崇外助奸商。

犊儿换姓君休怪,隔壁阿毛改太郎。

以“太郎”来比喻外国的事物。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这里借汉时的匈奴,指与唐交战的外族;魏绛为春秋晋国大夫,借指友人魏大。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其中的迁客指的贾谊,贾谊以年少才华横溢名闻于朝野,遭到权臣之嫉,被贬长沙。这里,李白就是以贾谊比喻自己,借贾谊说自己。这在唐时是非常普遍的,唐代的诗人往往都喜欢以说汉喻唐,如《长恨歌》开篇就说:“汉皇重色思倾国”,说是汉皇,但其实就是借指唐玄宗。

▲比拟。

这是一种把物比作人,或者把人比作物,或者把甲物比作乙物的一种方法。如秦观的《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是把物比作人。把春雨后的花草拟人化,芍药会有情含泪,蔷薇会无力卧枝,把它们写活了。再如李纲的《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这是把人比作物。把自己比作病牛。再如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

去风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这是以物比作另一物。诗中把县宰的朱绂和县民的鲜血联系在一起,这是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其原因是什么,则让读者自己想象。

▲对比。

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来突出事物的特点。这也是一种绝句中常用的方法。有横比与竖比之分。如袁牧《马嵬驿》: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这是一种横比,以不同人之间相比,用唐玄宗、杨贵妃长生殿别离与平常百姓别离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表现了作者重视和同情普通民众的思想感情。又如肖永义《答友人》:

旧梦随风散作文,文章秋水待浮尘。

十年窗下三千纸,不及歌坛一曲新。

这也是一种横比。诗人用十年艰苦所写的诗文,与歌坛上歌星的一支新曲作比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如李清照的《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情似往时。

这是纵比,就是通过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拿十五年前的事与现在相比,时过境迁,今昔不同,对比鲜明。如崔护的《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拿去年与今年相比,物是人非,令人感慨。

3、兴。

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往往说的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

▲兴者起也。

即起发端的作用,以便为下文开头。朱熹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在全诗或段落开始,先说些同要说有事物无直接关系,或没有明显联系的话,但却有启示的作用,引导下文。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面两句起兴,写少女不知道愁是什么,高高兴兴上得楼来,这本来都是与“闺怨”无关的,可是上楼后忽然看到杨柳了,想到折柳而别,送“夫婿觅封侯”是错误的,如今自己独守空房,由此产生了怨。再如耕砚的《莫愁湖上泛舟》:

轻泛卢家少妇舟,一池碧水润如油。

其中多少离人泪,底事湖名唤莫愁?

此诗前两句写景,似乎与愁无关。可是从第三句开始,写由前面的景物,想到了泛舟离别,因而此湖叫莫愁(当然事实上是不是因为这个才叫莫愁湖的,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这里给的是一种感慨)。

▲兴而比也。

即既有发端作用,也有比的作用。诗经的开篇第一首《关雎》就是一个例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开篇写水鸟相爱,联系到男女相爱,以水鸟相爱来比喻男女相爱。兴与比都有之。在绝句中这种写法也是比较普遍的。如飞花花主《爱莲说?似水》:

似水韶华似水流,人间风雨本无由。

君当归去侬当醉,从此潇湘不尽秋。

前两句既是兴起,写枯荷流水,又是比喻人情似水而逝。

(0)

相关推荐

  • 浅谈诗歌(四)

    浅谈诗歌(四) 文/杨金堂 四.关于语义的修辞 修辞,就是修饰文辞,目的在于强化语言效果,以各种方式修饰语言,使情思意蕴的表达更为生动而高效. 修辞大多与"比"有关,关于语义的修辞 ...

  • 谈绝句的表现手法

    醉月诗苑 杂谈绝句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我国古代的诗论中,把赋.比.兴三个字概括为诗创作的三种表现手法.明人王文录说:"作诗不明赋.比.兴,医药不明君臣佐使也,岂得为诗?"朱熹曰: ...

  • 杂谈绝句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我国古代的诗论中,把赋.比.兴三个字概括为诗创作的三种表现手法.明人王文录说:"作诗不明赋.比.兴,医药不明君臣佐使也,岂得为诗?"朱熹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 ...

  • 【诗词学堂】杂谈绝句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我国古代的诗论中,把赋.比.兴三个字概括为诗创作的三种表现手法.明人王文录说:"作诗不明赋.比.兴,医药不明君臣佐使也,岂得为诗?"朱熹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 ...

  • 一江春水 | 魏文强春日绝句百首

    ▲ 魏文强,江西豫章人 西安美院書法碩士生 ▲▼   一江春水集序 辛丑春日,文强作絶句百首,皆温穩蓄健.凡作詩者,若非塞鬱極念,必無切沉之語,是其百首以哀婉之思,發深雋之響,三卷各描鱗爪,以其內情為 ...

  • 苏东坡最“厉害”的一首诗,正着读倒着读,都是千古绝句

    遇见更多古典诗词 大家都知道大文豪苏轼,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心胸豁达,才高八斗,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名篇,让人过目不忘,高山仰止,苏东坡的诗词我们都背过很多,在这些诗 ...

  • 古人绝句百首

    清风拂柳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七言绝句出现于六朝时期,成熟于唐代,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 李 ...

  • 签约诗人许日辉(辉叔)《绝句专辑》 ​| 知足老马《摄影展》

    许日辉作品 七绝<辛丑立夏节气感怀>十二首 (一) 布谷啾啾未得闲, 送春歌罢到田间. 一行白鹭云边缀, 紫燕依窗立夏还. (二) 百花凋谢石榴开, 似火如阳醉两腮. 夏令初临春已尽, 一 ...

  • 温庭筠的十五首经典诗词,每一首都有千古绝句,句句都是经典

    温庭筠(yún),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有"温八叉"之称.晚唐时期诗人.词人."花间派"代表词人,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与 ...

  • 格律诗布局一定要起承转合吗,杜甫的《绝句》为何没有这种安排?

    请问格律诗布局一定要起承转合吗?那么杜甫的<绝句>有起承转合吗? 一定要遵守?当然不 这个提问方式是错误的.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有很多是一定的.比如不吃饭,一定会饿死,不拉屎,一定会憋死.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