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景:压岁钱
我小时候,最盼着的事儿就是过年。很多平日里吃不到的零食,丰盛的饭菜,见不到的玩具,穿新衣戴新帽,高兴的事儿太多了。尤其是长辈和亲朋好友,在拜年时都给孩子压岁钱,逛厂甸庙会时可以自己想买什么买什么,兜里有了钱,可以自己当家做主一回了。
我家是个大家庭,奶奶、叔叔、姑姑、父亲、母亲,还有我们这一大帮孩子都生活在一起。初一第一件事是先拜年,去到客厅给已就座的长辈们磕头。因为爷爷已去世,奶奶是一家之主,我穿着母亲给做的新衣服,对着奶奶双膝下跪,口中还要说:“奶奶新春大吉!”奶奶慈祥地笑着说:“起来吧!”顺手递过一个已准备好的红包。然后依次给父母、姑姑、叔叔都磕头,大人们都满面带笑,孩子们磕完头,必有压岁钱。老少喜气洋洋,全家其乐融融。
初二开始走亲戚,先到外婆家拜年。外婆家那时在哈德门外打磨厂住,比我们家人还多。外公、外婆、姨、舅、各门亲戚,得有几十口人,磕头那是必须的,给谁磕也不白磕,袋里塞满一个个红包,听到的都是长辈们的祝福和鼓励。外婆就爱说:“好好念书,长大了有出息,做大事!”那时年纪小,听了只是喏喏应承,并不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只想着兜里的钱可以买什么玩具,什么零食。现在想起来,那都是长辈的关爱啊!
说起压岁钱的历史,那可长了。在汉代就有记载,传说有一种叫“祟”的恶鬼,每年三十晚上趁小孩儿睡熟之时,就悄悄地从门缝中侵入房中,跑到床边儿伸出惨白的手,摸小孩儿的头,孩子被吓得大哭,因此得病高烧不退,以致痴傻。父母为了保护孩子,就开着灯坐床边儿“守祟”,据说这就是三十晚上“守岁”的由来。后来在嘉兴府,有户老来得子的夫妻,他们用红纸包了8枚铜钱交给孩子玩儿,没想到深夜出来的“祟”看到红纸和铜钱,吓得扭头逃窜,无影无踪了。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效仿着用红纸包钱给孩子,来镇压邪祟,因“祟”与“岁”同音,慢慢就演变成“压岁钱”了,成为中国传统的习俗。这压岁钱不仅有辟邪驱妖的寓意,更多的是长辈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祈求下一代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清代有首诗名为《压岁钱》,诗中这样写道:“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蔵。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一幅大人孩子阖家欢乐守岁嬉戏的情景跃然纸上。
在给压岁钱时,后来又添了很多讲究。例如数字要有吉祥寓意,如果给六十六元,取“六六大顺”之意;如果给八十八元,就取“发发”之意;改为纸币后,长辈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等,所有的这些,都是长辈对后代的殷殷寄托,是年文化的一种形式。人小的时候可能只知道有人给红包好玩儿,但成人后回想,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礼仪,形成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血脉不断,继世传家,绵延生息。给春节的盛典增添了欢乐。一晃七十年过去了,轮到我给孙子、孙女压岁钱了,那红包里,也是我的祝福和期望。(何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