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蹊跷的凶杀案,被消费的男色以及隐秘的现代性

作者:Ansel

校对:LITCAVE工作室

配图:网络侵删

01 奥斯曼贵胄:横跨中西方的桥梁

如果读者对诺贝尔文学奖有所关注的话,应该不会对帕慕克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帕慕克全名,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可以说他是当代著名的作家,也是土耳其颇具声名的作家,200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当时的诺贝尔颁奖词是如此评价的「在探索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事实上帕慕克对自己的作品也抱有如此的期望。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是《我的名字叫红》,该书出版于1998年,随即在2002年获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的格林扎纳·卡佛奖,继而在次年又荣获都柏林文学奖,由此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在讲这本书之前,我们先可以讲一下奥尔罕·帕慕克的生平。

帕慕克是上个世纪50年代人,出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尼尚塔石区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然而他们家不是传统的伊斯兰家庭,他们和其他一些当地的社会精英一样坦然地接受了欧洲西式的教育和文化,由此也认可了这种文化给家庭带来的意义。

家世对于帕慕克来说影响非常大,传闻他们家族是奥斯曼帝国的贵族后裔,因此从精神文化层面上来说,这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精英意识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从小帕慕克就学习画画儿,其中他最为喜欢的就是我们今日这本书的主角之一「细密画」。

所谓波斯细密画不同于其他的欧洲油画以及中国的水墨画,本身是非常精细的小型绘画,一般画在羊皮纸或者象牙版等物件上。

早期的绘画基本上都是图案为主,用的颜料都是极其珍贵,基本都是贵族安排指定的画家来完成的,由此细密画在本质上是一种贵族艺术。而之后随着资本主义对贵族政治的影响,细密画也渐渐转型,并受到中国以及欧洲艺术的影响,转向民间,并渐渐开始有了肖像画等其他一些形式,原有的细密画形式也渐渐被消解,如今仅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留存在现代。

而生活中在现代的帕慕克一边学习着这些精巧的绘画,一边又被父母安排进入美国人开设的私立学校,自然而然对两种文化都产生了兴趣。

恰恰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也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它的原名就是历史上颇具盛名的君士坦丁堡,曾经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它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占据着一条连接着亚洲和欧洲大陆的黄金水道,由此在世界战争史中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如今这座城市也是各种文明和思想交汇的地方。

这样的生活环境同样给了帕慕克灵感,为什么伊斯兰文明和其他文明不能被相互沟通交流,他渴望成为一座架在东西方之间的桥梁来让西方社会了解伊斯兰文明,与此同时,他也不希望通过「迎合西方」来获得声望,他坚持用土耳其文写作,在保持对土耳其文化的忠诚的同时,试图让土耳其人了解西方文明,他期待自己能够在创作中保持世界性的客观。

但是他坦诚的言论反倒是得罪了土耳其国内的极端势力,并引来了诉讼和恐怖袭击,不过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被他描述在了自己的作品中。

02 色欲、男色与凶杀包裹的现代性

《我的名字叫红》虽然是一本颇受主流文学批评家喜欢的作品,但是它同样具备了诸多通俗作品的元素。

小说描述了16世纪末的奥斯曼帝国,当地的国王正暗中委派忍受完成一本伟大的书籍,来歌颂他拥有的帝国,而细密画则是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四位绰号为「高雅」、「蝴蝶」、「橄榄」、「鹳鸟」的画舫画师在被称为「姨夫」的人物安排下绘画这部作品。

然而就在这些画快要完成的时候,「高雅」先生却被谋杀了,他被画师中的某一位骗到了井边用石头砸死,并被推入井中,只因为他要揭发他们所制作的画作中对伊斯兰神的「亵渎」。

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姨夫」在此时决定召回曾经被驱逐出家门的「黑」,一方面是来协助绘画,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安排他调查此事。

但是「黑」其实当年就是寄宿在「姨夫」家中,只因为在学画画的过程中爱上了「姨夫」年幼的女儿-「谢库瑞」被发现,由此遭到了驱逐,此后谢库瑞嫁给了土耳其骑兵,生了俩孩子后却因为丈夫出战未归而守了寡,为了避免亡夫弟弟的骚扰便逃回了自己家里。

这次「姨夫」决心召回「黑」,而「黑」也愿意归来,但是他并不了解黑的真实意图意。

《我的名字叫红》就是在「谋杀」和「爱情」两个比较通俗的主题下展开的,而在这两个主题下,作家其实探讨了里面的人物对于绘画,例如波斯细密画和西方肖像画之间争议。

小说通过「POV」(也称也视点人物手法)就是先前《冰与火之歌》小说的视角写法,每一章都是以不同人物的第一视角展开的。

作家在小说中不停地转化身份变成其中的男女主角、不同画师、画作中的狗、树、甚至是红和死亡这些拟人化的概念,由此也颇有些魔幻主义的味道。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对于文化中对男色的消费描写也不少。

比如在「我是一枚金币」这一章节中,他化作一枚金币,从这枚金币的视角讲述了当时的文化,这枚在自述自己的价值时,它列举了自己可以被用来交换的物件,另外还说自己可以交换与「以俊美闻名于世的少年玛赫穆德欲仙欲死一小时」。

在随后的讲述中,它也讲述了劣币对人们的影响,以至于常常会用牙咬来验证真假:

「比如说,你欲火焚身,跑去找人见人爱的绝世美少年玛赫穆德,首先他会把钱币而不是别的东西放入柔软的嘴里咬一咬,宣布它是假的。结果这么一来,他只给你欲仙欲死半小时,而不是整整一小时。」

而在其后的叙述中,他讲述了一位传道士遭遇强盗为了防止金币被偷的惨痛故事。

「这位倒霉的传教士把我们(金币)都藏进了他的屁眼里……但是很快一切变得更糟糕了,因为强盗们没有喊『要钱还是要命』,而是大喊『要贞操还是要命!』他们排成一排,一个个个轮流/上/他。」

而且,就连最后「黑」在联合其他画师抓另一个凶手画师的时候,一个画师和凶手竟然彼此也有着超越师兄弟的感情。

在保守的社会背景映衬下,这种男男的风情在文中反倒显得格外浓厚。

除此之外,这本厚重的小说同样描绘了许多思辨性很浓郁的语言,比如传统的绘画大师——奥斯曼大师和「黑」讲述的关于「风格」、「时间」和「失明」的寓言。

围绕着着三个主题,小说分别讲了三个小故事:

首先是「风格」,在奥斯曼大师看来,「风格」是绘画的瑕疵,而且一幅完美的图画不需要签名,所谓的「签名」与「风格」只不过是画家对于瑕疵作品愚蠢而无耻的沾沾自喜。

其次是「时间」,无论一位细密画家多么有才华,画出「完美」图画的却是时间。但是反过来说,超越时间的惟一途径同样是技巧和绘画。甚至最后,离开了完美的生活和完美的绘画,时间本身就会结束,就会死亡。

而对于失明,作家亦有自己的看法,小说阐述到「当失明细密画家的记忆到达安拉身边时,那里是绝对的寂静、幸福的黑暗,以及一张白纸的永恒无限」,而且他继续引用说「失明是幸福的境界,那里不受魔鬼与罪恶的侵扰」。

由此,不管是从内容上(古典的故事和现代的哲学)还是从形式上(古老的寓言和现代的思辨),这部小说本质上呈现的依旧是一种绝妙的现代性。

因此它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杰出的现代小说,因为它既呈现了现代小说所必备的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同样它又包裹着厚重而隐秘的伊斯兰文化。

但是回过来想,这样厚重小说同样兼具着现代性的艰涩和历史文化的沉重和细碎,如此厚重的小说虽然能获得批评家的美誉,但是它们会被这个时代的阅读习惯所接受吗,亦或者作者并不关注这个问题?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