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测评《难言之隐》|写自媒体的和写小说的
文学阅读馆 新用户专享5元券
作者:Jay
校对:litcave 工作室
配图:Online
测评书目:《难言之隐》
作者:戴维·洛奇
似乎没有多少个作家会认为自己「生逢其时」。当代文艺青年总跟你谈六七十年代,而垮掉的一代「嬉皮士」,也会渴望回到爵士时代。
前两年戴维·洛奇的自传《生逢其时》在中国内陆出版,似乎没有引起很大波澜。戴维·洛奇被称为「英国版钱钟书」,原因一则他既是小说家又是文学评论家,可谓地道的「学院派」,二则批判和讽刺意味很重,通常是针对社会问题。其作《小世界》也叫「英国版《围城》。」
在自传中,戴维·洛奇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写作者,生活在非常幸运的环境里,科技的发展为他的创作带来便利,图书和报纸是人们获得信息和学习知识最主要的途径。
他在自传中所说的「媒体」,是那些训练有素的职业媒体人,而所谓作家当然也是常年窝在家里写书、把自己和身边人的隐私「变法子」写成故事公之于众的写字人。本期测评的《难言之隐》,讲述的便是媒体人和小说家之间的对决。
《难言之隐》原是剧本,后来作者把它改成中篇小说,篇幅不大,而且行文上有着明显的剧本痕迹,其主要讲述过气小说家面对女记者的一次采访,及其后发生的事。
由于是剧本,读者在剧情中的阅读体验十分重要,我们就不作剧透。虽如《译后记》所说,这部小说放在20年前的英国读者面前,他们所感受到的讽刺性更强——公众和媒体合谋,挖空名人的隐私;媒体中盛行一种「诋毁文化」。在这种环境下,无论报道再「遵循现实」,其所呈现的也总和受访者预料的相差甚远。
如果仅仅讨论这个话题,也如译者所说过于「古典」了: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它简直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如果放在今天的中国读者面前将这部小说做个延展,它的讽刺性也许显得更强烈。
自媒体的兴起,使得「写作-发表」门槛变得前所未有的低,每个人只要想表达就去写作,总有一些人的写作截然不同于传统的媒体人,他们更擅长吸引读者的眼球、带动情绪和思想,但同时也偷偷打破了「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
这样的环境下,不再是公众与媒体合谋,而是公众杀死了媒体后,集体披上了媒体的皮囊,举行一场「每个公众都是名人」的狂欢。
小说家所面临的也是如此。传统作家创作时所面临的「如何处理隐私」困境已经毫无意义,因为今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小说家,他们只要乐此不疲地制造故事,没有人在乎那背后是谁的隐私。
如果说,戴维·洛奇处理了媒体人与小说家两种不同性质的写作者之间的矛盾,那么在今天,这种矛盾已经被解构了,很多写作者事实上集「信息传播」与「讲故事」于一身,这种结合也许是新一代写作者的光明未来,但也可能是坟墓。
此外,在小说技巧上,这部作品是传统的,风格也十分英伦幽默。戴维·洛奇的作品,是那种人们一旦读了就忍不住绵绵不绝地聊起来的作品。
近期测评预告
「文穴」lit.cave编辑部 将从列表中挑选一本做下一期测评,读者可在评论区说出最期待的书目!未选中的将列入近期待定名单。(向右滑动查看)
《梦境救援》
伊坂幸太郎 2020年11月
《散步的侵略者》
前川知大 2020年12月
《不检点与倍缠绵书》
彭剑斌 2020年11月
《记忆记忆》
玛丽亚·斯捷潘诺娃 2020年11月
《月桂树已砍尽》
瓦莱里·拉博等 2020年11月
- 成为小说测评员 -
小说测评是「文穴」品牌栏目内容之一,由用户生成和原创,经编辑部初步审核后在本平台发表,若你想成为小说测评员,可通过公众号主页,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