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穴鉴读|看完这本布克奖短名单小说,你会去重新审视少女、欲望与成长
晶晶/撰文 Muzuer/编辑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对、配图
琳达是一对美国嬉皮士父母的女儿,她没有中产阶级小儿女的那般矫情劲儿,当然她的嬉皮士父母也没有给予她这样的机会。琳达的父亲时常游走在湖边钓鱼,而她的母亲则整天忙于家务,没有上下学的汽车接送,也没有早晚的丰盛餐点,琳达就像是家中的第三个成年人一样与父母一起住着,而那个时候她只有15岁。
她总觉得自己并非她父母的孩子,而她的父母似乎也是那么认为的。过早成熟的她渐渐地习惯了她的一无所有和随之而来的自由,由此,在孩子们中她也渐渐成了一个异类,这就是这本小说《软刺》中的女主角。
01他到底是不是“恋童癖”
自从换了历史老师,琳达感觉到了历史课的不同,以往的那个老师喜欢大谈沙皇,而现在的这个老师则把美国宪法挂在了教室里,并在课上常常大声地背诵《独立宣言》,他告诉学生自己有戏剧学位。
本以为这是一个奇怪的老师,但是渐渐地,特立独行的琳达和格里尔森开始熟络,并在一场历史大赛之后彼此更加亲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却被人举报“性侵儿童”。
然而琳达却回忆起有一次格里尔森开车送琳达回家,就在琳达正用手清除落在格里尔森大腿根部的落叶时,格里尔森老师不由地向后退了退,琳达事后回想老师当时这样做是否是在伪装成一个好人。
就在那件事发生不久,格里尔森被举报“侵犯儿童”,一位名叫莉莉的同学(也是琳达的朋友)宣称格里尔森侵犯了她,至于是老师推倒她亲了一下还是怎样,没有人知道真相,莉莉后来就怀孕了,格里尔森上了法庭,但却没有被判刑。但是回来时之后,格里尔森却被解雇了,并从此戴上了“恋童癖”的帽子离开了学校,理由是警察在一个毒贩家里发现了一些寄给格里尔森的儿童色情照片,这又仿佛坐实了格里尔森是个“恋童癖”
琳达不知道在这场案件中,格里尔森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网络上人们开始对格里尔森不停谩骂,甚至觉得他出手的二手物品都带有了“恋童癖”的恶臭。
但这也让琳达不由地思索,到底格里尔森老师是不是一个侵犯莉莉的罪犯,还是说他只是无辜的,只不过确实有着太多对少女的欲望。
当然这样的思考源自于她与雇主家庭的相处。
02所有都相差11岁
年龄在小说中反复出现,琳达到了15岁,她成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保姆,而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叫帕特拉,26岁,而她与天文学家里奥的孩子——保罗恰好4岁。
26、15、4,相差11岁,而离奇的是,帕特拉的丈夫也就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天文学家里奥是37岁,他和自己的妻子帕特拉也差11岁。
在这个备受欢迎的新家庭中,琳达颇受帕特拉照顾,而且过得也不错,有了不少储蓄,但是她也同样观察到了帕特拉在婚姻的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帕特拉原名叫克里奥,因为丈夫叫里奥,她便改了名字。不仅如此,她的丈夫是第三代基督教科学家,而在这种情况下,帕特拉也不得不开始相信基督教,而她的孩子保罗从小也认为上帝无处不在,由此常常被小区里的其他人认为是怪胎,甚至于保罗最后因为脑水肿而病逝,帕特拉本来想找医生救他,却因为里奥没有同意而耽误了。
小说讲述到一半,琳达才从帕特拉那里得知,帕特莱本来在芝加哥大学是里奥的学生,不仅仅倾慕于老师的智慧,更是十分欣赏对方。由此在这一段师生恋开始时,帕特拉率先约了里奥,两人最终有了孩子并结了婚。然而琳达觉得帕特拉在这段感情中并非十分舒服,她不断地改变自己来迎合里奥,不惜放弃了事业、无神论的信仰甚至孩子的生命,虽然帕特拉觉得这正是要需要慢慢适应的夫妻关系,但是琳达却觉得这很荒谬。
然而倒回到过去的时光里,琳达却感觉到自己对帕特拉产生了好感,以至于情不自禁地吻了她,在混乱的思绪中她又开始思考格里尔森与莉莉之间的关系,以及帕特拉与里奥之间的关系。甚至她回忆起了有一次4岁的保罗突然在她面前尿尿,面对着他的生殖器,琳达仿佛想到了一窝刚出生的老鼠。
03关于成长、关于欲望
小说最为迷人之处就在于她的非线性叙事,读者随着主人公琳达在不同时间点穿梭,看着她与格里尔森老师交谈,并带着保罗到小树林里玩耍以及之后与机车工男友同居后分手。
在小说中,琳达总是以一个被忽视的人的身份出现,在自己的家庭中,她没有存在感,而在与格里尔森老师的相处中,他甚至被琳达不留心的动作吓了一跳,而在她的雇主家里,她有好感的女主人时常会忘了她的存在。
小说的结尾她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想象中她找到了莉莉,计划着和她一同划船到了镜湖,并逼着她读一封琳达伪造的来自格里尔森的充满猥亵话语的信件,并要求得到莉莉的一个吻(或许也是因为她一开始想和莉莉成为朋友)。
其实很多读者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常常会很困惑,不仅仅是因为非线性叙事,同样是因为小说在主人公的思绪和记忆之间跳跃,读者很难把握叙述的真实性,只能用直觉来感受人物的情绪和情感。
我们不能仅仅把琳达当做一个“女同”来看待,她并非只是渴望着琳达、帕特拉等人的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她更是渴望着格里尔森、保罗等人的爱,就在结尾作者如此写道:
「当我拿走她的船桨、看到她脸上的表情时,我发现自己才是那个搁浅于船里的人,才是那个因为寒冷而发抖的人,才是那个感知到一切的人,才是那个比其他任何人都想要得多的人。」
从理性的逻辑上来说,琳达确实渴求着所有人的爱,然而她表现得却像是一点都不在乎一样,以至于越到后来,读者或许会越惊讶于琳达的思绪和表现。
很多读者觉得这本小说很难理解,甚至觉得它不知所云,这或许是作者采用非线性叙事展开和意识流所做出的必要牺牲,就我看来整部小说它更像是在呈现给读者某种别致的视角,以至于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看到一个少女在成长时是如何面对欲望的,整个小说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因故事性的隐形缺位而显得更加真实而充满着紧迫感。
今日PICK:《软刺》【美】艾米丽·弗里德伦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