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地理学:生龙、死龙、主龙、支龙、阴龙、阳龙、顺逆龙
曾勇(文)
对龙脉好坏的看法,是审定山脉的长远,辨别山脉的大小兴衰如何。
审辨的方法是以水源为定,故大干龙则以大江大河夹送,小干龙则大溪大涧夹送,大枝龙则以小溪小涧夹送,小枝龙则惟田源沟渔夹送。
观水源长短而枝干大小见矣。
两山之间必有一水,两水之间必有一山。
龙的贵贱咸基于来龙祖山的远近,龙之有祖,犹水之有源,木之有根,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
山脉来得绵远者,发富亦绵远;山脉来得短促者,发福亦短促。
一个山系的形成,要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生长过程。
山系越大,山脉越长,形成的时间越长,其地质构造越稳定。
山系高华宏大,由其根基遮据,支持于下者厚重也。
根脚之大,必是老硬石骨作体,非石不能胜其大。
低小之山,必根枝(基)迫窄,土肉居多。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风水家还把山态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为圆直曲锐方诸象,称为“五星形体”,认为五种山形按五行相生排列而来便是“生龙”。
“生龙”也就是指山峦起伏,行止有致,生动美观。五星咸备,其实就是对变化丰富的山态的追求。
“生气”还包含有“生态”良好的意思。
“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充满生气的峦体应该是:“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镭霭,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列,土香而腻,石润而明,气方钟;“台唇帐盖、“芦鞭王字“飞龙入首”、“展翅飞蛾”、“金星宝盖”等种种富贵格局。
《地理正宗》说道:“龙有支和垅两个不同部分,葬在龙垅不如葬在龙支吉利;垅是龙身上(山)的骨头,而支是龙身上的肉。
因此,葬在龙骨头(岩石)上不如葬在龙肉(土)里吉利。”
这段话意思为人骨能凝聚生气而山骨(岩石)不能,因为生气只能在土中运行,岩石不易将生气传给死者。
骨意为岩石或带石的山。支是指从龙的主体上延伸下来的山脉或山丘上的一条连绵不断的脊线,而垅不必是龙的支脉,可以是任何高出周围地形的地方。
因此,很明显有土的山或者同时是龙肢的山丘是埋葬死者的吉穴。
该观点反映了《葬书》中的一条古老的风水原则,即(寸草不生的石山)为凶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按照风水标准,龙可分为很多种类。
1.生龙和死龙
不是所有的龙都有资格提供基地,只有生龙才行。
生龙指那些奔腾翻滚、蜿蜒起伏、东游西走、姿态万千、形如娇龙的山脉。
死龙则指那种僵直如尸、体态单调、形同死蛇的山脉。
2.主龙与支龙
根据他们的起源不同,所有的龙都可划归这两种类型。
主龙和支龙的主要区别为:前者是一个地区的最高山脉,它构成其他小山的支柱;而后者是主山的一条小支脉。
昆仑山是天地的支柱。
它位于世界寰宇之中,好像是人的脊柱或房屋的大梁。
从此中心出发,四条蓬龙(四条山脉相当于动物的四肢)伸向世界四方,成为东西南北四部分。
北支和西支就是高大的崆峒山,东支一直延伸到朝鲜,只有南支进入中国。
风水龙的中心就是昆仑山,由此起始四条主龙之一奔行至朝鲜,形成了朝鲜的祖宗山-白头山。
从白头山起始,朝鲜的主龙一直向南延伸,产生了遍布朝鲜的大量次级支龙。
3.阴龙和阳龙
如果龙(山脉)由起点向左运行,并按顺时针方向盘旋(如始于主山的青龙山),则称为阳龙。
若与阳龙反方向运行(如始于主山的白虎山),即称吝为阴龙。
阴阳二龙,不管怎样。在运行时普遍微偏向左或右。
因此,阴阳二龙建通常总有些细微的阴、阳因素。
4.顺逆龙
主龙某些部分或其支龙偶而与主龙反方向运行,则称其为逆龙。
顺龙自然是和主龙的运行方向一致。
吉祥地通常位于顺逆龙保持平衡状态的地方,如果只有顺龙,众所周知山就无法把生气集聚到某一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