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潘书朋:教育之殇源自在错误的路上愚蠢地勤奋
教育之殇源自在错误的路上愚蠢地勤奋
文/潘书朋
对于今天的教育现状,大家似乎有太多的感悟和无奈——教师累,学生累,家长更累。为何今天的教育让人如此纠结,所有人都在辛辛苦苦地忙碌着,可为何教育还是让人不敢恭维?
1.教师每天“辛勤”的工作到底能有多大价值?
以前曾经有幸拜读过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的一篇博文——“政绩观的转型对树立科学教育政绩观的重大启示”,博文中谈到:不少地方对教育事业的考核普遍存在着“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是从”的错误做法,大搞考试成绩、升学率排名,依据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育局长、校长和老师进行奖惩,这些错误做法严重扭曲了教育的本质。
的确如此,目前这种只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评价的标杆,已经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引向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只要有了好的教学成绩,那就是好的教育,自己就是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为了自己的要学业绩突出,逐渐忘记了教育规律,不惜一切代价,只要是能够出成绩,就不在乎方法的“丰富多彩”。
于是,加班加点、拼命挤占学生课余时间、布置超量作业、考试频率过多过滥、以考代学等等,可谓只要出成绩,不管你使用何等招数。
就是在这种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下,教师每天都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还有何职业幸福感可言。如果自己都没有了快乐,那么上班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更可怕的是,自己的不良情绪还会不知不觉带到课堂上,传染给我们的学生。这一切的原因都在于目前已经扭曲了教育本质的做法,让教师每天的辛勤工作只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劳动,因为自己的付出恰恰起着相反的效果。
记得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教授说过:学校里最可怕的事,就是一群愚蠢的教师在辛勤地工作,用缺乏智慧的手段,培养不会思考的一代。
现在看来我们每天的忙碌其实就是在“瞎忙”,因为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其实就是些只会考试的“废品”,因为孩子们已经不会学习和思考了,只是学会了一些考试的技巧而已,可悲可叹至极!
2.学生每天忙于作业和考试能感到幸福快乐吗?
谈完了教师的无效付出,再来看看我们可怜的孩子们的现状,如果用“地狱”来形容孩子们目前的处境,其实一点也不为过。现在的孩子还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童真与快乐吗?
张志勇厅长在博文中也谈到:一些地方受极端功利主义的教育政绩观的驱使,不惜以违犯教育法律法规、违背教育规律、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为代价,去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的确,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为作业和考试而奋战,已经找不到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了。
先来说说孩子们的睡眠情况,现在的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超负荷的作业让孩子们每晚都要鏖战,到了初三、初四这些高年级,学生写作业到11、12点都是普遍现象,早上还得早起到校,开始又一天的重复循环。尽管上级部门不断督导、检查,可是也没有看出有多大改善。
再来看看孩子们到底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我们又教会了孩子们什么。教材版本一改再改,可是感觉距离学生接受度越来越远,难度偏大是目前制约教育发展的又一障碍,孩子们每天辛苦的学习,到底学会了什么,不就是课本那点将来未必有用的知识吗?
我们又教会了学生什么?不就是一些考试技巧吗?不就是把课本知识复制到孩子的头脑中了吗?最终还是让孩子去应付一次次总也无法摆脱的考试。
目前,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已经走进了应试教育的泥潭,失去了教育的本意,也就无法体会到教育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教育科研方法专题工作坊主持人,《校长principal》执行总编,北京睿师育人教育科技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全国本真教育研究会核心成员、先进个人,《当代教育家》个性教师,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中学物理教师。多次获市优质课、示范课,地级优质课,曾获市教学能手,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市先进教研组长,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学员、优秀研修组长等荣誉称号。在《光明日报》、《当代教育家》、《中国教师报》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收录,多次为市教学工作会议提供经验交流,多次在各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公益讲座。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入选《星教师》“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年度创新教学设计TOP15”,荣获中国STEM教育协作联盟评选的“首届中国最美科学教师专家提名奖”。
微信ID:shupengcha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