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碑刻|前秦《邓太尉祠碑》

邓太尉祠碑

全称《冯翊护军郑能进修邓太尉祠铭》,系全国名碑。也称《郑宏道修邓太尉祠记》,俗称《邓艾祠碑》。

《邓太尉祠碑》是刊刻于前秦苻坚建元三年(367年)的一方碑刻,无撰书者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邓太尉祠碑》为尖首碑,高133厘米、宽75厘米、厚20厘米,碑额有穿。正面文字剥落。碑阴有文字9行,每行29字,后有题名10行。碑文记述了冯翊护军管辖的五部城堡和部族名类,并有军府将士26人题名。书法上以隶书为主体而杂楷法,属于由隶变楷的过渡期作品,笔法古淡,似不经意,妙趣天然,但不乖离隶法。

曹魏景元四年(263年),邓艾率军灭蜀汉,次年(264年)因功拜太尉,钟会忌其威名,诬其谋反,邓艾被杀。西晋泰始三年(267年),议郎段灼上疏为邓艾鸣冤,并建议为其立祠。冯翊邓太尉祠可能即此时所立。至前秦建元三年(367年),其祠“岁久颓朽”。《邓太尉祠碑》即前秦冯翊护军郑能进整修邓太尉祠的竣工纪念碑,为纪念邓艾而立。

保存至今的前秦石刻甚少,目前仅知此碑与《广武将军碑》两通,因而它们又是十六国时期珍贵的书法资料。因此碑于清代才被发现,故在清代以后才见于金石著录。旧拓邓太尉祠碑(13张)。其笔头锐如折刀、翻挑明确、结体平整,可视为十六国时期正体隶书的典型代表。

《邓太尉祠碑》字形方正,入笔出笔方起方收,行笔中锋,笔力遒劲,横画“蚕头雁尾”十分夸张,但总体协调,拙巧并宜,疏密有度,转折方正,古淡萧澹,逸宕有致。似不经意而风神俱存,隶书特征明显。同时有楷书的痕迹。纵观全碑主体隶书,古意盎然,厚重大气,朴茂俏丽,可与《广武将军碑》媲美。于右任先生曾作诗《广武将军碑复出土歌》云:“宇内苻秦碑,邓艾与广武。”

《邓太尉祠碑》的横波磔较为特殊,起笔较重或下沉,雁尾高翘且厚,如“军”字、“三”字、“百”字、“十”字等。笔画粗细较均匀,横画较平。其结体较灵活。有些字形近汉如“御”字、“督”字、“都”字、“朔”字、“兵”字、“郡”字等力求方正。有些字形有楷化变异,如“侍”字、“史”字、“接”字、“屠”字、“夫”字等,隶楷结合尚欠成熟。其章法布局宽疏,排列整齐,字形大小与轻重变化适度,节奏平和。大抵这个时期碑刻皆属由隶向楷的过渡书体。有人评此碑说:“隶法略涉放纵,仍不失汉人矩矱。”其实,说它接近汉隶,还不如说它更多魏隶气息。如“夫”字的第三笔,下端呈双燕尾形,同《王基碑》等比较接近。“十”字、“三”字之主要横笔,起笔向下呈三角形,收笔上挑成“燕尾”,动势大,带来活泼气氛。有些字的结体同《爨宝子》有相近处。基本上保持着魏晋隶书“折刀头”形态,波挑处甚为虚张。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时代特点,被称为书法艺术的珍品。

邓艾墓在陕西省蒲城县洛滨镇后阿村附近,墓冢封土呈覆斗型,坐北朝南,原墓基封土高6米,底边长15米,宽13米,墓前曾有祠堂一座(现无),墓冢上留有碑石两通:一为前秦苻坚建元三年(公元367年)三月所建,距今已1600余年,碑文魏书,有较高艺术价值,于1970年移至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墓冢上现仅留碑石底座);一为大金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十月所建(由于字迹剥蚀,年号不确),现仍耸立墓上。两块碑文均为重修《魏邓太尉祠记》。祠后封土即为邓艾墓,现存高约3.5米,底周约10米,夯土层可见少许残存瓦片。现为蒲城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典文藝研究

平台

傳播古典文藝之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