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上徐村:徐偃王、徐安贞文化亟待挖掘
东上徐村:徐偃王、徐安贞文化亟待挖掘
东上徐村位于兰溪市兰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10000米。村民委员会驻上徐,因与诸葛镇上徐同名,1982年更名为东上徐。地属丘陵,区域面积0.82平方公里,耕地623亩。水面53亩。辖上徐、社塘、阎家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18户,680人。以种植业为主。
上徐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徐姓聚居,始祖兄弟三人于宋代自淳安万年迁来,此村为老大所居,以大为上,故名上徐。有村民小组5个,191户,580人,耕地543亩。
社塘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北面500米。村以社塘得名。6户,14人,耕地16亩。
阎家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北500米。村以阎姓聚居得名。有村民小组1个,22户,96人,耕地64亩。
东上徐村对我来说是一个十分熟悉的村子,我在13岁时就跟着父亲到厚仁中学初中部学习,就读初中一年级,那时的厚仁中学,有初中部和高中部之分。我父亲是一位教师,是由于得了眼病彩才到厚仁中学传达室的。
由于上徐村离学校很近,只有2里路,我们在每天吃过晚饭后,在晚自习之前,都要出去散步,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那是在文革时期,读书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方式,不是那么紧张。饭后,就是学生们自己活动的空间,那是初中部的学生是厚仁公社本地的,高中部是女埠区的学生。我吃过晚餐后,就约高中部原我们甘溪公社或是朱家公社的学生一起去散步。我们一般朝学校的后面走,这条路走的人不是很多,路是泥路,但有2米左右宽,走起来也舒坦。大多数同学走到一半,到了红石凉亭的地方,会在凉亭里歇息一会儿,然后回转到学校,之后进行晚自修。
在我的记忆中,红石凉亭是用八根红石柱子架成的,上面有木头的横梁和椽木,盖上瓦片。其实,凉亭是凌空的,只是里面有几张条石凳子,可以遮阳避雨,但不能避风。这红石凉亭,刚好在学校与上徐村的中间。也成了我们学生在晚饭后来到这里坐上一会儿的空间。
有时,我们到了凉亭后,还会一直走下去,一直走到上徐村。那个时候,只是叫上徐,没有听说过东上徐的。我有好几个同学就是上徐村的。
图为东上徐村祠堂
那时,我只记得村口有一口小池塘,徽式建筑倒影在水中,在泛起的涟漪上,清波粼粼,真是美妙极了。
查得《兰溪家谱探秘》,据《兰溪纯孝徐氏宗谱》,始祖为徐诞,字子孺,周昭王丙寅年正月二十日生,七岁开拳,掌中有纹“偃王”二字,故后世称之为徐偃王。始迁祖徐安贞,字子珍,号楚璧,唐嗣圣元年(684年),自龙游灵山迁居兰溪望云乡卧牛岗(今兰江街道东上徐村)下家焉。登唐神龙丙午科进士,封东海子,工部侍郎。
徐安贞,(671—743),初名楚璧,信安龙丘(今龙游)人。唐朝进士,尤善五言诗。徐安贞应制举,一岁三登甲科,唐神龙二年(706)进士,初为武陟尉,参与续修南朝齐《七志》,整理皇家秘籍,补丽正学士。开元时,为中书舍人集贤学士。玄宗属文,多命视草,因命安贞供奉内廷为起居舍人,掌管制作诏书,有能名。后授工部侍郎兼集贤院院士。帝每属文及作手诏,多命安贞起草,深得宠信。开元十九年(731)二月撰《文府》20卷献上,不久升中书侍郎。是时李林甫用事,或谓安贞多所参助。天宝后,避罪衡山岳寺,装哑为佣,历数年而寺僧不识,后北海太守李邕识之,握手言欢,因载北归,行至长沙,谓其守曰:"潇湘逢故人,若幽谷之覩太阳。不然,委填岩穴矣"!玄宗念其贤,即其家封东流子,卒赠尚书。有诗文多卷,久佚。明童佩辑其遗文,编为《徐侍郎集》。《全唐诗》收其诗作11篇。
《兰溪家谱探秘》载“始迁祖徐安贞,字子珍,号楚璧,唐嗣圣元年(684年),自龙游灵山迁居兰溪望云乡卧牛岗(今兰江街道东上徐村)下家焉。”与《兰溪地名志》载“始祖兄弟三人于宋代自淳安万年迁来,此村为老大所居,以大为上,故名上徐。”有出入。因徐安贞为唐代人,是宋代迁入上徐村的。我的理解为:上徐村徐氏为徐安贞后裔,其后代有兄弟三人于宋代自淳安万年迁来此村。
本支派排行字:光魁訚 文行忠信 诗礼正彝 让瑞衡銓 礽增昺仪 彩幅绶 仁义理智 讯福明允 孝友睦姻 任恤圣德 修齐贤良 俊杰邦国 祯祥上
东上徐村有八景:卧牛岗、转象湖、三槐院、七松堂、东湖立鸟、西㙳荷花、春堤风柳、东垅雪梅。
阎家自然村,是一个小村落。我读初中的老师阎老师就是这个村的。这个村,人们称其为道士村,以做道士为业,直至今天,这个村还延续着做道士这个行当。
查得东上徐阎家《太原阎氏宗谱》,该宗谱为民国九年(1920年)承德堂木活字本线装本。本谱始修于宋绍熙元年(1190年),此为第七次修,世系修录至于第二十一世,排行字为:德。存一卷,计一册。
阎家阎氏始祖为仲燮,西周泰伯曾孙,受封阎乡侯。始迁祖为阎进九,祖籍江西何口,宋端宗年间(1276——1279)仕于婺州儒学,元兵南下,率领三子隐居于兰溪西柏树园;后次子阎显二因文字狱充军,阎进九遂携长子阎显一迁居后阎,即今阎家。
本支排行字为:进显兴 荣华富贵 金玉昌盛 恭宽信敏惠 文章光世德 恩孝振宗功
阎家村阎氏在清代曾出过一个八品宣德郎,名叫阎圣开。
如今,东上徐村是徐偃王、徐安贞的后裔聚居地,挖掘历史文化,记住乡愁,还待进一步的挖掘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