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苗||忘不了那苦菜
春风一刮,天气暖和了,山村那沟坡坡沟洼洼都泛青了。燕子回来了。田野里的土被一冬的雪浸润,就好像犁耙过一样疏松了。柳树,杨树渐渐地冒出来柳芽嫩叶。榆树长出一串串的榆钱钱。地里,沟坡上冒出来许许多多的小苗野菜。苦菜甜苣,荠荠菜,蒲公英……。这时候,小伙伴们可高兴了。一放学,小女子们一群一伙早早就约好了,今天捋柳芽杨叶,明天捋榆钱钱,再一天剜野菜。说起去地里剜野菜的活儿,大家最爱的要数挑苦菜了。苦菜在春天最先长出来,生长时间长,且有清火败毒的作用,吃起来略略有点苦味,吃完嘴里有一股淡淡的苦味清香让你回味。一群小女子,拿着小铁铲,挎着小篮子,一路走着说着笑着,咯咯声吵闹声,响遍了山洼洼沟坡坡。
苦菜对土质的要求不高。一般生长在田间,地塄,路边等地方,只要有土就能生长。苦菜只要找到一个,周围就生长一片。铲断了根须,不久又长出新芽。苦菜又分为甜苣和苦苣。甜苣比苦苣略小一点,中间的叶子发赭红色,吃起来没有苦苣的苦味重。苦苣叶子比甜苣叶齿花型大点,根略粗一点 ,口味差一点。到了地里,不论是甜苣苦苣,只要看到是一起挑的。这又说到挑苦菜,而不是和剜野菜一样说剜苦菜,我想是和挑苦菜的工具以及方法而说的。挑苦菜的铲铲,不同于剜野菜的铁铲。一寸宽约长三,四寸的直头铁片,一个小小的弯头上有一个和手心差不多长的小木柄在上面。挑苦菜的时候,把铲铲握手里,对准苦菜,在旁边深深的插进去一挑,苦菜根就断了,左手捏着苦菜尖一提,一根白白的根须顶着花格楞楞的苦菜就出来了。这个过程是不同于剜野菜。剜野菜只要菜不要根。苦菜越挑越多,一根根挑够一撮,叶子放在篮子的中间,根须朝外,一圈圈,一层层,很快的摆满了篮子。看着篮子里的苦菜,就好似一幅精美的油画铺在篮子里面,不忍去动一下。
苦菜的做法极其简单。洗干净了开水锅里焯一下,放凉水里泡二天。在泡的过程中,换几次水,苦味就淡了。吃的时候,切碎,放盐,醋(最好的是自家做的米醋),把胡麻油烧热炝在菜上,拌匀就好了。现在条件好了,再放上味精,白糖,耗油,花椒,辣椒等味道就更好了。夹一筷子放在嘴里,酸,甜,嫩,闭上眼睛慢慢品尝,爽歪歪。
说起苦菜还有许多的话题。春季能入口的野菜大多受节气的限制,很快就不能吃了。柳芽杨叶榆钱钱,刚出来没几天就过时了。蒲公英,荠菜一老了就柴了。唯有苦菜食用时间长。一进春天,苦菜就冒出来菜芽,到初夏还能吃,只不过煮的时候多煮煮,多泡几天。口味比一开始的差点,但还是可以吃的。我的母亲把我们挑回来的苦菜,除了吃的,余下的焯水后切碎,放在盆里,浇点稀米汤,过几天发酵好了,酸酸的苦菜又是一种味道。这样,苦菜的食用时间更长了一些日子,给缺少菜蔬的春天饮食增加了一点口味和食物。在粮食短缺的年代,解决了一点人们以菜代粮的问题。
晋西北流传着一首悲伤的民歌:“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跑口外,女人挑苦菜”。近代史上,山西人尤其是晋西北人,在灾难深重的社会条件,生活压力下,被迫无奈走西口。男人们走了,留下了更苦的女人。青黄不接时,挑回来苦菜又当粮又当菜来充饥果腹,一日日熬着等到夏收,等到有朝一日亲人归来。悲哀凄凉的走西口,唱了一代又一代。苦苦的苦菜一年又一年,一茬又一茬的生长。苦菜是救命菜,是恩情菜。有苦菜就能活命,人们是怎能不感激苦菜呢?
走西口的历史已经封存了好多年。人们忍饥挨饿的时代早就结束了。如今晋西北人唱着新的走西口,不缺吃不缺喝,苦菜上了饭店的酒桌,成了稀罕的菜品。人们把苦菜做成了罐头,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近几年,苦菜成了保健食品,降糖降脂,预防高血压。家里来客人了做一盘凉拌苦菜是很稀罕的待客食品。现在,科学种田,田间地里打除草剂,苦菜就更加稀缺,只能在野地路边挖苦菜了。
小小的苦菜,是平常的一味野菜,但那花格棱棱的叶子,白生生的根须,挑断又撅起的根,教给人们要脚踏实地 ,清清白白朴实做人。小小的苦菜,在人们最困难,腹中空空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些温饱,留给我们略带苦味的清香和难以忘记的美好回忆。
作者简介
李敬苗,网名敬苗,退休干部,爱好文学,微信平台发表作品多篇。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留言之窗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