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材体系 把握重点知识

2021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复习知识结构图

来源:本文转自【网络】

高考各科情境分类,具体内容,命题指向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出台,并不意味着高考巨大颠覆,是具备一定指导思想的总结。具体到学生身上,到考试内容上不会有大的变化,仍然会有延续性。

化考试内容改革

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各地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参与命题和考务工作的激励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队伍能力和水平。

22021年高考各学科命题指向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九个学科命题专家提出的“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对高考各门学科的情境分类、具体内容、命题指向,概括如下表:

学科

内容

情境分类

具体内容

2021高考命题指向

语文

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社会生活情境

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与自主写作实践;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过程的学科认知能力;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参与社会实践的语文核心素养

数学

课程学习情境探索创新情境生活实践情境

数学概念建构、数学原理习得、数学运算学习、数学推理学习;推演数学命题、数学探究、数据分析、数学实验;

以课程学习情境为检验基础的量尺;以探索创新情境为区分甄选的手段;以生活实践情境为拓展应用的渠道

英语

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真实的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际情境;模拟或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注重基础性;提高综合性:强调应用性;突出出新性。突出考查考生使用英语从事日常交际、学习和思辨活动,达到交际目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

生活实践问题情境学习探索问题情境

与大自然中物理相关的现象(彩虹、日食);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问题(体育运动);科技前沿(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物理学史问题情境;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典型问题情境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

在设计生活实践问题情境时,注重情境与考查内容的有机融合,情境叙述准确、清晰;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物理学家探索发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研究方法等内容的了解;第一层是简单的情境活动。这类试题主要测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水平;第二层是复杂的情境活动。

化学

日常生活情境生产环保情境学术探索情境实验探索情境化学史料情境

食物营养、合成药物、常见材料和能量转化设备;自然资源利用、生产条件优化、废物回收利用和毒害物质处理最新合成方法、新颖功能物质和新型催化技术;基本操作实验;研究型实验:试题中展现已有理论或成果使用的仪器、方法和研究数据,真实再现已有理论的发现或成果的研发过程

考查学生利用基本概念和原理阐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生产环保情境呈现工业生产或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问题,体现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要求;主要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考查推理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判断反应历程和机理以及反应的转化率等;定性与定量分析情境;物质制备与纯化情境;还原到理论创立的真实过程中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生物

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生命科学史情境

学生日常生活中或社会实践中常见的生物学相关现象或问题;主要来自于真实的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由这些内容进行知识迁移设定的情境或提出的问题。DN双螺旋的发现,基因工程的建立

利用熟悉的生物学现象或事实作为试题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学生学习过的现象或问题作为试题情境,在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用生命科学史中的重要事件作为试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科学研究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得到启迪

思想政治

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复杂情境

呈现形式和测试目标比较单一;表现内容或呈现形式较简单但情境复杂、测试目标比较单一;反映的内容层次较多、呈现的形式比较多元、具有测试目标的综合性、需要深入解读

一般用于选择题;一般用于需要补充性、注释性场景设计的试题;一般用于材料性非选择题。

历史

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

历史学习中遇到的图表、历史叙述、史论等问题;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问题对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国际争端中的历史背景问题等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

简单情境的作答指向是材料和已有知识的对应;综合情境问题指向是显性和多维度的,方法和路径需要比较、概括和说明,作答指向需要叙述和论证;复杂情境是指对素材的解释、辨析、探究与实证,作答指向需要现实材料、观点、论述和历史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地理

生活实践情境学习探索情境

按照现实生活中地理事象及其变化的内在逻辑而呈现的真实情境以地理学科专业语言与符号,按照学科逻辑而呈现的真实情境;按照学术研究的一般路径而呈现的真实情境。

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地理原理的迁移与应用。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调用,并可规避学生成长环境的差异,着力体现基础性的考查要求;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建构与解决,间接渗透着学科思想与学术意识的导引,着力体现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新高考评价体系在高考命题实践中最为明显的地方体现为“两线贯通”:一方面各个学科坚持贯彻国家意志,坚持正确导向,积极渗透和贯彻核心价值的考查;另一方面强调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情境创设等环节的考查。2020年高考全面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的最新理念,是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的生动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有八个省份进入新高考,分省命题成为本轮高考改革的新常态,我们在此强调,分省命题的共同标准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这一文件是全国所有师生都必须重视的核心文本。当然,不同省份的考生也需要重视分省命题的特点与传统,特别是在情境设置方面,分省命题会更加突出区域特色与文化。展望2021年高考命题,有以下判断。

一、“核心价值”贯穿高考命题始终

坚持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强调社会发展的积极面,是语数外等各科坚持的共同理念。对于思想政治等学科来说,这种要求显得更为直接、凸出。2020年高考卷,坚持弘扬主旋律,彰显时代精神,跟现实生活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新高考试题历经多年积累,试题不再回避热点,而是直接面对热点,实现政治与生活的零距离接触,并以此为导向,主动引导课堂教学与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现实热点和生活实践。从2020年高考命题立意来看,来年的命题无疑也会特别关注时代的重大主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2020年的重大政治主题,也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2021年重大社会现实话题有:建党100年、抗疫阶段性胜利、脱贫攻坚、小康社会伟大成就、量子科技研究(以及其他科技前沿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美劳布局(结合最新接连重磅发布的系列教育评价改革方案,2021年体美劳一定是设题重心)、抗美援朝70年、深圳特区(经济特区)40年、国际形势(百年未有大变局)、双循环与十四五规划等。其中,,更应该是关注的重点。学生们应该重视身边的大事,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入掌握中国共产党改变中国社会的丰功伟绩。学生需要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绩有一个清晰认识,才能把题目做好。当然,学生还需要掌握精准的学科语言,做到合理阐述,表述简练。除了政治学科以外,语文、历史等学科在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社会正能量、时代主旋律等方面,将会结合现实话题巧设情境,命制出更多体现这一核心理念的试题。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也会在情境设计等方面作出很多努力,有利于学生在学科知识考查中,加深对时代主题的深层认识。

二、强化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

对学科素养与能力的考查是未来高考的首要目标。尽管高考试题年年有创新,但是高考试卷的大头,或者最主要的考查点还是学科思维能力,这是无法改变的测量目标。从教育测量学的视角来看,重点测量目标是应该保持一定的持续性。从2020命题看来,试卷特别重视对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必备知识三位一体的内容整体性考查;试题的选材更加丰富,几乎覆盖高中18个学习任务群。以语文为例,从2020年语文试卷可以看出,未来的阅读文本中,诗歌、戏剧的考查很有可能成为常态,题型更加灵活,创新探索空间很大,学科思维能力考查仍是高考的重点所在。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无论是数学、英语还是历史,从命题者视角来看,学科思维品质的高低,测量效度的合适与否,才是试卷质量评判的重要标准。综合能力素养包括以下主要子项,需要引起备考师生的特别注意,平时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信息加工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获取信息,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完成信息获取活动;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系统化、多层面、多角度地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融会贯通地把握新信息的实质,把握新旧信息的联系,形成对新信息的准确判断、分析与评价。未来的高考命题中材料的阅读量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图表数据信息和实验场景大量出现,这些都是为了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识别和加工的能力。

逻辑论证能力。逻辑论证是以已知的事实或理论为依据来证明论题真实性的解题形式,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证据逻辑一贯地得出可靠结论的能力,一方面强调逻辑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注重证据的可靠性。

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采用严谨求真的、实证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应对各种问题;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运用实证数据分析事物的内部结构和问题的内在联系,以抽象的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运用抽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推演与计算、模型与建模等思维方法来组织、调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实践情境或学习探索情境的各种问题;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实施调研、探究或实验活动。

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审慎思考、分析推理,得出可靠的结论;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从多元性、情境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时序性等方面把握问题与事物的本质。

情境建构能力。情境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发现新问题、找出新规律、得出新结论,以解决现实问题和科学前沿探索为主旨。

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准确传达信息并进行交流沟通;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选用口语、书面语等不同语体并灵活转换;熟练运用图像、图表、图片表达思想、观点,借助口语、书面语或绘图等方式表达抽象的概念;灵活运用各种文本形式准确表达个人的情感、思想和观点;能够根据情境需要,运用外语进行交流。

思维建模能力。思维建模本质上是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在思维中建构“理想客体”的综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简化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高阶的思维能力。数学建模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是体现数学解决问题和抽象思维过程的最好载体之一。在思维建模过程中,促使学生围绕实际问题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整理加工获取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证明和计算的能力。

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开放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注重独立性、批判性、发散性的思考。创新性思维本质上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直觉的、顿悟的、灵感的、形象的、逻辑的方法,提出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创新性地解决生活实践情境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各种问题。

三、多元灵活开放的情境式命题

新高考命题,对于不少的考生来说,第一感受是情境的新颖度、多元性和开放度都大大增加。试题设计情境的多元性和开放度加大,目的是克服考查知识的弊病,转向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与思维能力,使学生思考和答题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减少传统上有唯一标准答案的框限。以2020年高考将命题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设综合的探究情境,语文试卷加大了文本选择的类型,扩大阅读文本体裁的范围,英语学科引入了续写题,都显示了加大对开放性的考查。除了开放性进一步增强,题量和分值也都有所扩展,题型多样性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增长。以上这些试题设置都着力于引导考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究问题,在更开放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为考查和提升考生的学科素养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例如,生物全国Ⅲ卷第5题,考查新冠肺炎排查方式中核酸检测、体温检测的原因,疫情防控措施中定期开窗通风的原理和作用,对疫情期间出现的不合理防控措施的科学判断,以此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正确认识疫情防控,识别虚假无效预防方式,增强防控意识,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应用性考查要求。2020年数学全国Ⅲ卷文、理科第4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动态研究为背景,选择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Logistic模型作为试题命制的基础,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0年化学全国Ⅱ卷第26题和全国Ⅲ卷第26题以含氯消毒剂的合成、反应及性质为情境,考查元素化学知识,并借以反映化学学科的社会功能,普及公共卫生中的化学知识。2020年高考思想政治全国Ⅰ卷第40题以国家卫健委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诊疗方案的变化所反映的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以上各科针对同样的主题,试题大体上都做到了巧妙设计情境,让学生感受疫情防控阻击战体现的科学精神,彰显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我们从试卷的情境设计可以发现,命题者试图给予学生一种解决生活问题、科研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而不是回答知识、记忆知识。生物科考查的是学生在新的条件下,运用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怎样解决专业学科问题,而不是回忆学科知识。这是未来命题的重要发展方向,灵活多变的情境是高考理念落地的关键载体。

四、分省命题的地方特色与内在逻辑

随着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推进,2021年湖南、湖北、河北、广东、重庆、辽宁、福建、江苏八省进入新高考,分省命题进入了常规化。2021年1月23—25日,八省统一组织了适应性测试。从2020年山东、海南的试题命制以及最近的八省适应性测试来看,不论是全国统一命制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还是分省命制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六科,命题的共同标准和指南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虽然分省命题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和地方特色,在难度上也会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这一核心文件的指导下来进行命制的,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分省命题将进一步加强立德树人的考查,关注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和历史事件,凸显核心价值与五育并举的命题主线,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和高阶思维的考查力度,加大情境的设计能力。其次,分省命题将始终围绕时代主题,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充分发挥高考在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的正向指挥棒作用。第三,分省命题将进一步加强关键能力考查,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等为考查突破口,全面提升能力考查水平和试题质量。第四,分省命题将贯彻落实高考综合改革的核心理念,创设新题型,优化试卷结构,突出对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从2020年山东、海南命题实践和2021年1月份八省适应性考试来看,在考查方式上,通过选取能够融合学科内容的素材,实现上述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情境的有机结合,在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命题中,命题者进一步加强高考评价体系的落实,着重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识别与加工能力,能够在复杂场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迁移学科知识、学科素养,拥有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试卷的信息量有所增加,情境复杂,图文并茂。

图片是未来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题目中给予多个分布图,要求学生根据图片中仪器和图表给出的数值来计算。二是试验的数据是学生自己发现的结果。图片或者场景本身可以间接提供信息,而非主动告知特定的数值,需要学生在科研现场中找到数值。三是科研场景的给予,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求学生有实验的体验,而不能只是在书本上熟悉知识,对于科学知识的来源,有着更为亲切的体验。读图时代的到来,试卷容量增大,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如果缺乏对科研现场有更加深刻和更加贴近的认识,就会很难从特定的科学仪器上找出数值,自然也无法进行试卷中的数值计算。关键的解题方法还在快速突破情境设置,处理复杂场景,提取出核心信息,进入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过程。政治、历史、语文等社会科学类的学科的情境设置,同样必须穿过情境设计的迷雾,快速疏通知识迁移的渠道,回到学科思维和素养的考查本身。命题者可以选择历史或者现实中特定的图片、文本等,展示特定学科的知识联系与能力要求,这也是未来命题者重视的关键环节。文科题目中,如何考查学生的高阶的思维能力,如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概念界定与抽象能力、信息识别与加工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都是未来高考命题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

概括来讲,2021年的高考命题将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平稳过渡。在能力目标、考查内容、试卷结构、题型题量等方面,老高考试卷努力保持与2020年对标,新高考试卷保持与适应性测试卷相当,合理设计试题难度梯度,保持试卷总体难度稳定,维护考试公平。

第二,突出能力。突出学科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考查,特别是加强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实践、语言表达与写作、创新与批判性思维等。

第三,紧扣热点。关注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历史事件及科学前沿,包括但不限于建党100年、抗疫阶段性胜利的制度优势、小康社会伟大成就、量子科技研究(以及科技前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疫苗研发、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双循环与十四五规划等。

第四,注重实践。除了上一条的重大社会问题,高考命题将紧贴生活、社会、科学的实践场景,加强对科学实验、历史文化场景、体美劳实践的考查。

第五,巧设情境。情境设题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主要从“生活科学实践”和“重大社会热点”中选择情境,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试题开放性和探究性将进一步加大。

2021 高考政治选择题陷阱剖析

高中政治知识点结构图最全汇总

sypls2021-04-22 14:39

2021年高考政治考前冲刺知识回顾:文化、民族精神

sypls2021-04-25 12:3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