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变频调速系统时,应掌握的信号分类及布线原则
1.信号分类
电缆的合理布设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电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变频调速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变频调速系统的信号分类如下:
Ⅰ类信号:热电阻信号、热电偶信号、毫伏信号、应变信号等低电平信号。
Ⅱ类信号:0~5V、1~5V、4~20mA、0~10mA模拟量输入信号;4~20mA、0~10mA模拟量输出信号;电平型开关量输入信号;触点型开关量输入信号;脉冲量输入信号;24VDC小于50mA的阻性负载开关量输出信号。
Ⅲ类信号:24V~48VDC感性负载或者电流大于50mA的阻性负载的开关量输出信号。
Ⅳ类信号:110VAC或220VAC开关量输出信号。
其中,Ⅰ类信号很容易被干扰,Ⅱ类信号容易被干扰,而Ⅲ和Ⅳ类信号在开关动作瞬间会成为强烈的干扰源,通过空间环境干扰附近的信号线。Ⅳ类信号的馈线可视作电源线处理布线。
2.信号电缆选择与布线原则
1)对于Ⅰ类信号电缆,必须采用屏蔽电缆,Ⅰ类信号中的毫伏信号、应变信号应采用屏蔽双绞电缆,还应保证屏蔽层只有一点接地,且要接地良好。这样,可以大大减小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
2)对于Ⅱ类信号,也应采用屏蔽电缆,Ⅱ类信号中用于控制、联锁的模入模出信号、开入信号,必须采用屏蔽电缆,最好采用屏蔽双绞电缆。禁止采用一根多芯电缆中的部份芯线用于传输Ⅰ类或Ⅱ类的信号,另外部分芯线用于传输Ⅲ类或Ⅳ类信号。
3)对于Ⅳ类信号严禁与Ⅰ、Ⅱ类信号捆在一起走线,应作为220V电源线处理,Ⅳ类信号电缆与电源电缆一起走线,应采用屏蔽双绞电缆。绝对禁止大功率的开关量输出信号线、电源线、动力线等电缆与变频调速系统的Ⅰ、Ⅱ类信号电缆并行捆绑。
4)对于Ⅲ类信号,允许与220V电源线一起走线(即与Ⅳ类信号相同),也可以与Ⅰ、Ⅱ类信号一起走线。但Ⅲ类信号也必须采用屏蔽电缆,最好为屏蔽双绞电缆,且与Ⅰ、Ⅱ类信号电缆相距15cm以上。严禁同一信号的几芯线分布在不同的几条电缆中(如三线制的热电阻)。
在现场电缆敷设中,必须有效地分离Ⅲ、Ⅳ类信号电缆、电源线等易产生干扰的电缆,使其与现场布设的Ⅰ、Ⅱ类信号的电缆保持在一定的安全距离(如15cm以上)。
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应采用不同走线槽走线,在进入变频器柜时,也应尽可能相互远离。当这二种电缆无法满足分开走线要求时,它们必须都采用屏蔽电缆(或屏蔽双绞电缆),且应满足以下要求:
1)如果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之间的间距小于15cm时,必须在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之间设置屏蔽用的金属隔板,并将隔板接地。
2)当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分离安装时,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之间的间距应大于15cm.。对于某些干扰特别大的应用场合,如电源电缆上接有电压为220VAC,电流在10A以上感性负载,而且电源电缆不带屏蔽层时,那么要求它与信号电缆的垂直方向间隔距离必须在60cm以上。
3)在两组电缆垂直相交时,若电源电缆不带屏蔽层,应用厚度在1.6mm以上的铁板覆盖交叉部分。
为了减少模拟量受来自变频器和其它设备的干扰,应将控制变频器的信号线与强电回路(主回路及顺控回路)分开走线。距离应在30cm以上。即使在控制柜内,同样要保持这样的接线规范。该信号电缆最长不得超过50m,保护信号线的金属管或金属软管一直要延伸到变频器的控制端子处,以保证信号线与动力线的彻底分开。模拟量控制信号线应使用双绞合屏蔽线,电线规格为0.5~2mm2。在接线时其电缆剥线要尽可能的短(5~7mm左右),同时对剥线以后的屏蔽层要用绝缘胶布包起来,以防止屏蔽线与其它设备接触而引入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