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时间表(下)
八月、九月——润燥
八月、九月,要经历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此时易产生秋燥,但调理各有侧重点:
立秋&湿燥
八月初立秋时阳气开始敛降,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常会出现咽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干咳少痰等“秋燥”的症状。此时大暑刚过,人体内还处于一种暑湿的状态,所以容易出现外感秋燥和内伤暑湿,合而为病。此时,可以用大蒜马齿笕水调理,拿大蒜一头、马齿苋一把,加水煮烂即可。
处暑&热燥
“处暑”表示炎热暑天、三伏都正式结束了,所以秋燥更加明显。但又有“秋老虎”,气温回升至35℃以上,人体内仍有夏热之余气,也就容易使燥与温热结合侵入人体,危害更大。可用桑叶梨皮饮进行调理。
白露&凉燥
白露时节天气开始转凉,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外界凉邪乘虚而入,容易生病。这个时候,燥与凉结合侵入人体,就是凉燥证,凉燥者可以常喝杏仁紫苏茶。
十月——滋阴润肺
气候转冷,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而秋季燥气当令,燥易伤肺,所以润肺很关键。
十月饮食推荐:
宜多食西洋参、沙参、百合、杏仁、川贝、冬瓜、黄瓜、萝卜、梨等。可用葱白、生姜、豆蔻、香菜预防治疗感冒。
忌食鱼虾、海腥,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辣椒等。
十一月、十二月——护阳 适当进补
十一月已是立冬,立冬不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也意味着人体的阳气会潜藏于内。所以,冬季要护阳,避免寒邪侵犯。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等现象得到改善。
进补饮食推荐:
可多吃羊肉、牛肉、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菠菜、苹果、桂圆等。
忌生冷,如海鲜等大寒之品及冷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