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是出给城市的管理考题
2013年旧稿,为什么这个时候发,呵呵,你懂的……
虽然据说50年一遇的暴雨说来没来,但接连数日的大降雨也给冰城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和考验,应该说,哈市交通、交警和排水等相关部门的应对还算及时、有效,而且教育部门关于中小学可以根据雨情自定是否放假的举措也体现了人性化的考量。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这场大雨中,我们的城市还是有很多地方经不起考验,我们城市的管理水平还有着很多需要提高、需要完善的地方。
每逢大雨暴雨,雨果的那句“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智慧和良心”就会被人们频繁地想起和引用,说这是城市的智慧,因为它能看出城市管理者的决策、执行、管理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说这是城市的良心,因为正是这些不易被人看到的角落,让我们能够真正地看到,这个城市的管理者究竟是更看重城市的面子还是里子。应该说,冰城这些年对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下了很大的决心,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这连日的大雨也让我们看到,冰城解决城市内涝的工作仍需快马加鞭,更上层楼,因为被积水困扰的市民等不得,因为每逢大雨就要苦苦奋战在第一线的基层工作者等不得。我们看看这几天的大雨的报道就会看到揪心:因长江路化工地道桥积水严重,民警整夜轮流蹲守到天明;道外区河堤街居民由于家门前都是积水,每天不得不爬窗出行;道外区道口头道街26号区域的20余户居民家进水,以至于居民家养的狗不得不躲到泡沫箱子做成的小船里“坐月子”……而我们的城市,经常是旧的内涝区域尚未解决,新的内涝区域又已形成,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快步伐、加大举措,如果有些区域暂时解决不了,那么也应该提前采取一些临时补救措施,让居民受到的困扰降到最小。
每逢大雨暴雨,这个城市的顶楼居民尤其是老旧住宅的居民,几乎总会遇到房顶漏雨的困扰,用郭德纲相声里的话说:“外面下小雨,屋里下中雨,外面下中雨,屋里下大雨,外面下大雨,屋里的人都得上外面避雨去”,这话或许有些夸张,但每逢大雨,冰城很多顶楼居民家不得不用盆盆罐罐接雨确是一大奇观。据哈市物业部门的人说,目前哈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住房多半没经过整体大修,既然早知如此,大雨暴雨又非今年才有,我们的政府部门为什么不能早些投入资金、投入行动,以至于让众多冰城顶楼居民年年受此困扰呢?也许,对于城市顶楼的维修,不如像城市墙体立面美化、亮化那样,容易被人们的眼睛看到,但却更容易被市民的内心所感知。城市首先是让人住的,其次,才是让人看的。
因雨中堵车带来的烦恼,很多市民已经学会了用幽默来化解,比如笔者就曾看到这样一条微信:今天尚志大街十二道街街口暴发血案:因堵车太久,一车主终于无法忍受,暴跳如雷地打开车门,拿出一根棒球棍,路上所有堵车的人都吃惊地看着他,只见他边骂走到车前,把地上的一只蜗牛敲的粉碎,一边敲一边骂:我忍你很久了!从兆麟公园你就一直跟着我,到十二道街居然还把我超了!我相信,很多乘车的市民看到这条微信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但这笑,却是苦恼人的笑……
连日大雨,本报联合哈市公共电车总公司推出“避风港湾”,每当雨天来临时,哈市23条公交的首末站将设立“避雨公交车”,专供等车市民避雨,但我们也知道,我们的举措也只是临时之举,权宜之计,毕竟,还有那么多在公交站台候车的乘客,需要在大雨中苦苦等候。我们真心希望,未来我们所有的公交站台,都能够给乘客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我们所有线路的公交车,无论晴雨冷暖,都能够准点地抵达每一个站台……
这些天,关于大雨暴雨的种种传说在市民的微信、微博中大量转发,而市民更希望的是看到权威部门能够及时“现身”网上,为大家答疑解惑,然而我们的相关部门在各方面的应急讯息发布显然没有跟上,气象部门甚至至今没有开通微博、微信等网络及时信息发布形式,据说还要“等批示”。而我们看到,在去年,当13年一遇的台风“韦森特”袭击香港期间,一位内陆在港游客发微博时,写到了香港天文台的预警机制:“他们(指天文台)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电视滚动字幕、户外立体媒介和各种贴士,及时不间断地提醒市民提早预防。”而做到这点,在今天绝对不是什么难事,只是看我们的有关部门想不想这么做,有没有这个心。
雨还会下,对于城市管理的考问还远远没有停止,希望在下一次暴雨来临时,我们的城市管理者交上的答卷,不要被雨水淋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