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与癌症的关系是什么?」、「免疫营...
「免疫营养是什么?」以及「该何时补充免疫营养?」
1.免疫力的好坏与癌症复发有关系吗?
我们的身体里每分每秒都在进行着「正义」与「邪恶」的战争,正义的一方是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对入侵体内的「敌人」,如病毒、癌细胞…等发动攻击并予以消灭。癌友体内的免疫细胞,若在数量以及活性上都健全,更可以抵抗癌细胞对于身体的攻击,顺利完成癌症疗程。在抗癌过程中储备良好的免疫力,是抗癌成功的不二法门。
2.单靠营养可以帮助减轻化学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吗?
足够的营养,对于帮助癌友保持体力、治疗成效的影响、以及副作用的缓解,扮演重要角色。研究指出,若癌友营养不良、身体肌肉量不够,除了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对于治疗的耐受性也会降低,正确补充营养方能增加自身免疫能力,缓解副作用。
3.都说鱼油可以抗发炎,为什么单靠鱼油无法提升免疫力?
2020欧洲营养指南建议,免疫营养若只单用一种免疫调控效果有限,以鱼油为例,虽然鱼油所含的Omega-3脂肪酸可以达到抗发炎的效果,但对于整体免疫调控效果并无足够实证。
提升免疫力,除了要抑制体内的发炎反应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免疫细胞活性以及增加免疫细胞数量,才能强化免疫系统。若能用三效免疫营养「鱼油」「精胺酸」、「核苷酸」同时使用,方能达到减轻正常细胞受损,以及强化免疫系统的效果。
4.鱼油、精胺酸与核苷酸从日常生活有那些食物可以摄取?建议量为何?
鱼油:以深海鱼类含量最多,例如秋刀鱼、马哈鱼、鳕鱼、沙丁鱼等。以100克养殖马哈鱼为例,Omega-3含量为1,966mg,其中EPA为862mg,DHA为1,104mg,建议癌症患者每周可以吃2~3次手掌大小的鱼肉。
精胺酸:精胺酸是一种胺基酸,存在于蛋白质食物,如:肉类、豆制品等。国外数据指出,健康成人每日每公斤的精胺酸建议摄取量约为117 mg。其精胺酸的推荐剂量取决于不同的病程与治疗方法,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确定每种病症的最安全和最有效的剂量。
核苷酸:主要存在于深海鱼类、肉类、乳品类、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及菇菌类等。从天然食物中同时摄取到鱼油、精胺酸、核苷酸非常困难。如果想要精准计算热量与成分、同时摄取免疫营养,建议选择癌症专用的免疫营养配方,一天建议摄取2-3份,可顺利后续的疗程。
5.癌症治疗期间,饮食都正常为何白血球指数还偏低?
化学治疗所使用的药物,除了肿瘤细胞外,各种血球和头发的生长也容易受到压抑。而骨髓是我们主要的造血组织,化学治疗后会产生某种程度的「骨髓抑制」,而引起白血球降低的程度与时间,会因药物的种类、剂量以及病人骨髓功能、造血细胞对药物的敏感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若仅透过正常的饮食,在热量、蛋白质的摄取上不容易达到足够需求量、另在一般饮食较难摄取足够的免疫营养,建议癌友可以咨询专业营养师,才能更快速使癌友的营养和体力恢复,进而继续后续的疗程,以确保疗效及治愈的机会。
6.为何不鼓励低醣饮食?
癌症治疗期间营养要均衡且充足,应摄取适当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食、淀粉质根茎类等)。不应该特别去限制醣类的摄取,如果过份限制醣类,反而有可能因为营养不均衡、营养素摄取不足而加剧癌因性引起的代谢异常,使治疗副作用无法获得减轻,故建议癌友在选择低醣的癌症营养配方时,还是要咨询专业营养师,避免营养素摄取不足,加剧副作用。
7.癌症病人的营养补充很重要,但为何会有断食疗法?
断食疗法的论点是以饥饿减少癌细胞获得能量进而死亡,或是假设大多数的食物都有致癌性必须少吃,也有论述认为禁食能促进新陈代谢、排毒…等,但这些说法是没有人体临床实证的根据,癌细胞还没先死,正常细胞就先饿死。研究发现许多癌友最后并非死于癌症,而是营养不良引起的恶病质,不建议癌友贸然尝试。
8.在化、放疗期间,由于癌友的营养状况不佳,以至必须中断治疗,反而降低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多数研究指出适当及足够的营养,决定化、放疗和手术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关键。
从国外癌友调查中也发现,于疗程前、后7天使用三效免疫营养,有达6成的癌友感到副作用明显减轻,凸显疗程前进行免疫力储备,可帮助加速疗程后复元,顺利完成癌症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