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洲诗苑众诗友第8期 / 荷包牡丹

题荷包牡丹其二
【清】朱昆田
袅袅垂垂态最佳,纷纷姚左岂能侪。
红珠一索和烟剪,曾上玲珑白玉钗。

荷包牡丹:
别名又叫做兔儿牡丹、鱼儿牡丹、铃儿草、铃心草、璎珞牡丹、活血草、锦囊花、荷包花、蒲包花。荷包牡丹是一种造型较为奇特的观花植物,乍一眼望去,像是一排排在往下滴血的爱心,故又有“流血的心”一名。荷包牡丹名字里虽有“牡丹”二字,但却不是牡丹,因其叶与牡丹叶相似,花似荷包而得名。
花语:
它的花苞看上去就像心脏,底部还有水珠,就像是陷入了没有结果的爱情中,寓意着绝望的爱,也因这种绝望的爱代表了不会轻言放弃的精神。此外,因为它在开花的时候花瓣接近心形形状,还寓意着永恒的爱。
本期作者
许胜带、永清、杨书娟
菊潭清风、吟松、陈峰
邱志强、李锴、张慧平
红叶竹马、圆梦、怡然自得
白云朵朵、八零老兵、何庆鹏
海之梦、孙通君、刘崇元
用因堂主、曌、优哉游哉
茶乡茶香、刘娟、西山一抹云
张群一、南阳百珍、周拥兵
梅子、老何、西山开心雨
吕小青、要微笑、巴山夜雨
刘芽萌、沧海恩仇、绵绵思故乡
草原、飞天鸿云、天行健
落花人独立、撷芳词、西山小师弟
(按收稿顺序以及绝律词古风部排列)
绝部
七绝·荷包牡丹
许胜带(广东阳江)
跌落纤枝一段霞,东风帐里舞清嘉。
流年看遍谁曾似,颗颗丹心不可遮。
七绝·荷包牡丹(又名:流血的心)
许胜带(广东阳江)
任那时光去又来,叶间若透百年哀。
曾经国恨根中系,今有花犹带血开。
七绝·荷包牡丹
永清(山东廊坊)
青枝串得报春花,染醉芳心清韵嘉。
小小荷包装不下,相思叠叠在天涯。
七绝·荷包牡丹(步韵)
杨书娟(河南邓州)
巧剪天空一片霞,再赊白玉些清嘉。
东风原是多情手,绣得荷包寄海涯。

七绝·荷包牡丹(新韵)
菊潭清风(河南南阳)
巧把红丹绣布巾,相思满腹情最真。
春秋睹物容憔瘦,一片痴痴表我心。
七绝·荷包牡丹
吟松(河北石家庄)
四月山腰飘彩云,红霞仙子独清芬。
痴心一片殉情色,满腹真情念碧君。
七绝·荷包牡丹
吟松(河北石家庄)
窗外惊开锦襄子,姿娇态美黛眉横。
不贪王府有盛会,深恋宛城一段情。
七绝·荷包牡丹
陈峰(江西九江)
天宫织女害相思,巧绣荷包挂玉枝。
明月清风何苦恋,牛郎暗许已相随。

七绝·题荷包牡丹之花语
邱志强(山东泰安)
君心自带一情痕,风雨飘摇梦久存。
底事无端藏不住,倩谁解语度芳魂。
七绝·题荷包牡丹之花语
邱志强(山东泰安)
尤物天生遭禁忌,终将难解是痴情。
红尘遗落深埋处,窃得离人泪眼盈。
七绝·荷包牡丹
李锴(河南南阳)
国色天香不识羞,相思串串挂枝头。
惜吾未竞平生志,岂做卿卿阶下囚。
七绝·荷包牡丹
张慧平(陕西西安)
朵朵红苞百媚生,一茎奇巧缀繁英。
年年花老无心佩,不借春风诉别情。

七绝·香未已——咏荷包牡丹
红叶竹马(福建福州)
心盏欲装沧海泪,香温未已漏凝脂。
扬鞭回想伊人面,寸寸斜阳伫马迟。
七绝·荷包牡丹
圆梦(江苏淮安)
昨夜星辰昨夜风,当年泣血更谁同。
诺言已许千年愿,一片相思化彩虹。
七绝·荷包牡丹
怡然自得(湖北武汉)
红衫玉蕊泪痕轻,心语托风捎远城。
弱水三千情万种,一瓢于我了今生。
七绝·荷包牡丹
白云朵朵(河南邓州)
串串玲珑缀玉枝,荷包欲绽正当时。
东风晓解催人泪,满眼相思尔可知?

七绝·荷包牡丹
白云朵朵(河南邓州)
碧玉丛生小院中,心儿倒挂醉春风。
痴情女子荷包绣,一寸相思一寸红。
七绝·绣出荷包寄相思
八零老兵(甘肃兰州)
鸳鸯绣出寄相思,滴泪心包永夜痴。
愿作秋娘终而老,不求丽玉挂青枝。
七绝·荷包牡丹
何庆鹏(福建莆田)
姿态消魂神可凝,溪边难得一枝矜。
花开欲滴相思苦,雅造心形说永恒。
七绝·荷包牡丹
海之梦(辽宁大连)
叶茂枝横任疏狂,仙姿宛若美娥娘。
花开并蒂连心锁,粉白娇容曲陌香。

七绝·题荷包牡丹
孙通君(河北石家庄)
果然心血十分红,又上灵台击大钟。
何处神矢专注里,荷包丹放笑东风。
七绝·题荷苞牡丹
刘崇元(湖南娄底)
丹心一片暗怀春,粉脸含羞最可人。
许是前生情错爱,至今滴血曳红尘。
七绝·题荷苞牡丹(新韵)
用因堂主(河南邓州)
一物生来气质娇,丹心和泪浥芳苞。
相思如梦谁人解?永忆尘缘夜复朝。
七绝·荷包牡丹
文/曌
又至春期滴血痕,多年眷盼聚花魂。
永将思念凝丹色,暂许痴心寄酒樽。

七绝·荷苞牡丹
优哉游哉(河北石家庄)
万缕情思一串红,娇羞满面向春风。
灵眸望断天涯路,血透哀心泪亦终。
七绝·题荷包牡丹
茶乡茶香(河南南阳)
春光装满红兜肚,风韵临枝耳目新。
长夜明心燃热血,晴天溢彩焕精神。
七绝·荷包牡丹
刘娟(湖南长沙)
无心赢取牡丹名,香蕊红苞血泪凝。
不忍人间离恨苦,折枝月下示真情。
七绝·题荷包牡丹
西山一抹云(云南昭通疏帘淡云)
锦绣藏香裁并蒂,穿丝双片玉玲珑。
可怜缘薄经年别,徒剩痴心一串红。

七绝·荷包牡丹
张群一(河南南阳)
痴情不改铃心草,贞意难当锦绣花。
倾国容颜宜可爱,呆萌姿态讵堪夸。
七绝·荷包牡丹
南阳百珍(河南南阳)
玉铃成串似香囊,朵朵相思寄远芳。
颗颗红心凝翠碧,一弯玉血印诗蔷。
七绝·咏荷包牡丹
周拥兵(湖南长沙)
草草江湖续梦难,亦真亦假穿波澜。
未妨寂寞存颜色,托付相知与探看。
七绝·荷包牡丹
梅子(江苏南京)
一片殷红缀玉枝,幽香几处淡凝脂。
佳人有约深宵半,倩影徐来未觉迟。

七绝·荷包牡丹
老何(浙江长兴)
暗香悠远散尘埃,数朵荷包陌上栽。
细雨微风相次过,为谁零落为谁开。
七绝·荷包牡丹
西山开心雨(陕西西安)
樱红一串著纤枝,无主荷包咽泪时。
只道春来颜色美,分钗谁解此中思。
七绝·荷包牡丹
吕小青(陕西汉中)
枝头巧舞紫纱裙,玉影披香织绮云。
串串玲珑藏眷恋,风吹不落意逢君。

律部
五律·咏荷包牡丹
要微笑
奇花异趣芳,合掌若心囊。
一片相思意,三千日夜长。
垂垂娇欲泪,阵阵晚来香。
我念君行远,谁怜妾断肠?
五律·荷包牡丹
巴山夜雨(河南南阳)
风玲摇绮梦,璎珞串流星。
逸韵风含笑,飞香客恋行。
素颜羞粉黛,媚眼奈娉婷。
皎月谙花语,相思生爱情。
七律·荷包牡丹(新韵)
刘芽萌(河南邓州)
疑心前世多情误,今世多心泣血回。
色若荒坡白马蔺,形如繁缕美人梅。
萌萌笑做荷包蛋,对对悄为紫玉杯。
岂向瑶池求夙愿,卡通小辫傲玫瑰。
七律·见荷包花有感
沧海恩仇(湖南新化)
我意平添三两总,牡丹枝上盼飞鸿。
双双蝶影人间泪,夜夜银河梦里空。
四月云山堆锦绣,经年风雨涤豪雄。
纵然一念春将尽,不敢卿卿带血红。

七律·荷包牡丹思人
红叶竹马(福建福州)
谁陈纸笔写情笺,邂逅翩翩夜未眠。
心碎不言眸闪泪,颜红难抵梦如烟。
相思相望隔帘雨,同病同怜绕树泉。
原是上天分两瓣,共攀月下那根弦。
七律·咏荷包牡丹
绵绵思故乡(陕西晋中)
未睹芳容已解名,不同国色满西京。
仙姿应是瑶池落,玉骨其非阆苑生。
彩蝶风窥魂欲断,骚人雨望泪将倾。
莫移权贵人家住,修竹幽兰作弟兄。
七律·荷包牡丹
草原(河南濮阳 )
春泽园庭竞蕊盈,夏津鹿韭众花惊。
珍珠亲吻新苗旺,祥雨滋催嫩蕾晶。
玉靥饱含荣福贵,芬芳迷恋蝶蜂莺。
红阳映射开心笑,明月陪随送你情。
七律·荷包牡丹
飞天鸿云(河南南阳)
自古东都富贵香,牡丹魏紫羡姚黄。
罂科根盛蒲包朵,人世情痴女眷郎。
甘守寒风凝泪血,苦求暖语慰心伤。
撷枝粉兔怀倾爱,赠予芳卿作锦囊。

七律·咏荷包牡丹
天行健(湖南娄底)
春风盛会傲群芳,粉碧何曾逊紫黄。
璎珞山中婷袅舞,荷包草里暗幽藏。
天生丽质朱砂痣,地设丹心古道肠。
择婿须求相悦主,痴情等待好儿郎。
七律·荷包牡丹
落花人独立
玲珑一串莫围观,无意高攀富牡丹。
珠血低垂千缕恨,荷包暗绣几人欢。
犹如清照临窗立,绝似文君和泪弹。
我欲折来心一片,当呼雁子寄江干。
七律·荷包牡丹
刘娟(湖南长沙)
皆叹红尘离恨苦,堪知天意怎随人。
古留鸿信寄情远,今有荷包示爱真。
掩面娇容噙血泪,含烟倩影慑花神。
桃心一串枝头挂,不醉春风惟待君。

词部
清平乐·荷包牡丹
海之梦(辽宁大连)
娉婷娇嫩,午夜留香吻。
滴翠环珠相托衬,检点一身红粉。
恰是倒挂灯笼,柔柔摇曳风中。
玉质天生媚态,仙姿难掩羞容。
五彩结同心·题荷包牡丹
(步韵赵彦端<人间尘断>)
星之子(江西庐山)
猩红轻捻,绿帔朱裙,琼姿丽质仙槎。
齐结同心绾,迎风展、摇曳玉瓣清佳。
青枝含翠宫灯挂,丹唇启、微嗅香牙。
谁知道、东墙一朵,已成国色天葩。
妾心觅郎淹久,把晶莹叶底,当做婚纱。
无意风流客,思空断、娇媚自付韶华。
可怜情女芳时误,帐帷里、还守春砂。
寸寸泪、千金无买,奈何痛彻心花。
行香子·荷包牡丹
撷芳词
才试轻绡,便著娇红。
敛春光、悉付芳容。
多情架上,慵懒帘中。
正秋水凝,宫灯挂,别思浓。
银针巧绣,香囊对绾。
倚兰闺、望断鱼鸿。
心期不尽,此恨何穷。
对二更天,三更月,五更风。
满江红·荷包牡丹
西山小师弟(江西南昌)
花不堪期,情堪语,东风浩荡。
披天有、碧云红雨,别愁离惘。
然一片伤心滴血,者三生梦魂流浪。
倏忽也、花色与伊人,曾相望。
眼中泪,枝头晃。
衔恨苦,销惆怅。
识红尘契阔,不容思量。
夜雨江湖余痼疾,海田年月卿无恙。
又何须怨语前尘,今相忘。

诗词解析
文/西山小师弟
小师弟随解第一弹:
清平乐·照镜感怀
文/杨书娟
菱花样貌,冰雪般心窍。
曾照红颜无限好,此刻怎回年少。
轻叹岁月如刀,无情脸上微雕,
多少青春故事,只剩梦里飘摇。
小师弟按:
整体来看,上片对镜,下片感怀。脉络是较为清晰的。用词较为平白,并无出彩亮眼之句,而怨情,感怀类的词皆以婉约为尊,是以整阕词在意境上稍显下乘。
《 清平乐》词牌句短韵宽,其实比较适合新手练习,只是要注意其特点。词牌上半阙全为仄韵,句句押韵,可显示情调紧张之感,仄韵宜悲怆凄切。但音下半阕叶平韵,节奏舒缓,缠绵不尽,故上半阙又不能太悲怆,要为下半阕平声韵留些余地。作者所填之意似乎与音律有悖。
“菱花样貌,冰雪般心窍。
曾照红颜无限好,此刻怎回年少。”
细其上半片,铺排有致,情绪,笔墨拿捏的恰到好处。美人蹙眉揽镜自顾,感怀岁月匆匆不可回的描述很有画面感。只下半阕:
“轻叹岁月如刀,无情脸上微雕,
多少青春故事,只剩梦里飘摇。”
音节上悲感胜上半阕,并无平声韵的舒缓。若以悲结,其实更考验作者婉约的笔力。然下半阕的悲是直白的,减分不少。
另:词以镜照我,宜字字有镜,句句言我。物我相通,情景交融为上。作者这一点相对有些把控,若再劲道些则情怀自出。
后语:
填词若想婉约灵动,可将实际存在的物质虚化,将虚无缥缈的情感具象。景语平正,情语奇峭,乃为上法。切不可直白的一股脑抖将出来,景盛处留一角,情极处存一线。不然容易流俗,更难凝练出佳作、佳句。余者关于遣词,不好多说。因为今人与古人毕竟存在着思维惯性的差异,今人大多以今见古,今古两存,半今半古。所以在遣词上有天然的劣势,只能多多研读古文,多学古词,多解古意了。

文中所用书法分别为河北石家庄市书法家孟建国先生、河南南阳书法家王金举先生提供,感恩、感激、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