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第四章

诗情词韵:历代诗词名篇鉴赏(套装共11册)

作者:纂中心

京东
广告

诗境浅说 收录400多首诗词金句,领略唐诗声律涵义之美

作者:俞陛云 凤凰含章出品

当当

陆游诗词集/诗词大家

作者:[宋]陆游,杨雪

京东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第一节 诗词的节奏

 
  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语法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把节奏问题放在这里来讲.
  (一)诗词的一般节奏
  这里所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具体说来,如下表:
  三字句:
  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四字句: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字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这一个角度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口诀是基本上正确的:第一、第三、第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第四、第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需要分明.
  意义单位常常是和声律单位结合得很好的。所谓意义单位,一般地说就是一个词(包括复音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介词及其宾语)、或一个句子形式、所谓声律单位,就是节奏。就多数情况来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试把诗句按节奏来分开,每一个双音节奏常常是和一个双音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形式相当的。
  例如: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毛泽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李益)
  应当指出,三字句,特别是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三个音节的结合是比较密切的,同时,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移动以后,就成为下面的另一种情况:
  三字句:
  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试看,另一种诗句则是和上述这种节奏相适应的:
  须--晴日。(毛泽东)
  起--宏图. (毛泽东)
  雨后--复--斜阳。(毛泽东)
  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
  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锦车。(钱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白居易)

实际上,五字句和七字句都可以分为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为四三,这是符合大多数情况的。但是,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性也不能绝对化,有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这个方式来概括的。例如有所谓折腰句,按语法结构是三一三。陆游《秋晚登城北门》:'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如果分为两半,那就只能分成三四,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个七字句如果要采用两分法,就只能分成二五('粪土--当年万户侯'),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七律。赠柳亚子先生》'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个七字句也只能分成二五('风物--长宜放眼量'),而不能分成四三。还有更特殊 的情况. 例如王维《送严秀才入蜀》'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李白《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临青塞'、'临万户'、'随平野'、 '向白云'、'傍九霄'、'入大荒',都是动宾结构作状语用,它们的作用等于一个介词结构,按二三分开是不合于语法结构的。又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按节奏单位应该分为二三或二二一,但按语法结构则应分为一四('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杜甫《宿府》'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五二('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王维《山居》'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四一('鹤巢松树--徧,人访荜?-稀')。元稹《遣行》'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按语法结构也应该分成四一('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这种结构是违反诗词节奏三字尾的情况的。
  在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 结构。事实上,诗人们也是这样解决了矛盾的。
  当诗人们吟哦的时候,仍旧按照三字尾的节奏来吟哦,但并不改 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
  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我们把常例 和变例区别开来,节奏的问题也就看清楚了。
  (二)词的特殊节奏
  词谱中有着大量的律句,这些律句的节奏自然是和诗的节奏一样 的。但是,词在节奏上有它的特点,那就是那些非律句的节奏。
  在词谱中,有些五字句无论按语法结构说或按平仄说,都应该认为一字豆加四字句(参看上文第三章第二节)。特别的后面跟着对仗,四字句的性质更为明显. 试看毛主席《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徧,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又试看毛主席《沁园春。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按四字句,应该是一三不论,第一字和第三字可平可仄,所以'万'字仄而'长'字平,'红'字平而'内'字仄。这里不能按律诗的五字句来分析,因为这是词的节奏特点. 所以当我们分析节奏的时候,对这一种句子应该分析成为'仄--平平--仄仄',而于具体的词句则分析成为 '看--万山--红徧','望--长城--内外。'这样,节奏单 位和语法结构还是完全一致的。
  毛主席《沁园春。长沙》后阕:'恰同学少年,风化正茂;书生 意气,挥斥方遒。'也有类似的情况. 按词谱,'同学少年'应是平平仄仄,现在用了仄仄平平是变通。从'恰同学少年'这个五字句来说,并不犯孤平,因为这是一字豆,加四字句,不能看成是五字律句。  不用对仗的地方也可以有这种五字句。仍以《沁园春》为例。毛主席《沁园春。长沙》前阕:'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后阕: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雪》前阕:'看红装素裹,分妖娆。'后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中的五字句,无论按语法结构或者是按平仄,都是一字豆加四字句。'大'、'击'、 '素'、'人'都落在四字句的第三字上,所以不拘平仄。
  五字句也可以是上三下二,平仄也按三字句加二字句。例如张元干《石州慢》前阕末句'倚危樯清绝',后阕末句'泣孤臣吴越',它的节奏是'仄平平--平仄'。
  四字句也可以是一字豆加三字句,例如张孝祥《六州歌头》:'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其中的'念腰间箭'就是这种情况.
  七字句也可以是上三下四,例如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又如辛弃疾《太常引》:'人道是清光更多'
  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九字句往往是上三下六,或上四下五,十一字句往往是上五下六,或上四下七,这些都在上文谈过了。值得注意的是语法结构和节奏单位的一致性。
  在这一类的情况下,词谱是先有句型,后有平仄规则的。例如《沁园春》末两句,在陆游词中是'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这个句型就是一个一字豆加两个四字句,然后规定这两句的节奏是'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又如《沁园春》后阕第二句,在陆游词中是'又岂料而今余此身',这个句型是上三下五,然后规定它的节奏是'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在这里,语法结构对词的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

第二节 诗词的语法特点

    由于文体的不同,诗词的语法和散文的语法不是完全一样的。律诗为字数及平仄规则所制约,要求在语法上比较自由;词既以律句为主,它的语法也和律诗差不多。这种语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碍读者的了解,而且有时候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艺术效果。关于诗词的语法特点,这里也不必详细讨论,只拣重要的几点谈 一谈。
(一)不完全句
    本来,散文中也有一些不完全的句子,但那是个别情况. 在诗词中,不完全句则是经常出现的。诗词是最精炼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所谓不完全句,一般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句子。最明显的不完全句是所谓名词句。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就算一句话。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两联: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里有四层意思:'晴川历历'是一个句子,'芳草萋萋'是一个句子, '汉阳树'与'鹦鹉洲'则不成为句子。但是,汉阳树和晴川的关系,芳草和鹦鹉洲的关系,却是表达出来了。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更看得清楚了;因为芳草萋萋,所以鹦鹉洲更加美丽了。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里也有四层意思:'云鬟湿'是一个句子形式,'玉臂寒'是一个句子形式,'香雾'和'清辉'则不成为句子形式。但是,香雾和云鬟的关系,清辉和玉臂的关系,却是很清楚了。杜甫怀念妻子,想象她在鄜州独自一个人观看中秋的明月,在乱离中怀念丈夫,深夜还不睡觉,云鬟为露水所侵,已经湿了,有似香雾;玉臂为明月的清辉所照,越来越感到寒冷了。
    有时候,表面上好像有主语,有动词,有宾语,其实仍是不完全句。如苏轼《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这不是两个意思,而是四个意思。'云'并不是'披'的主语,'日'也不是'挂'的主语. 岭上积聚了晴云,好像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像挂上了铜钲. 毛主席所写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月'并不是'叫'的宾语. 西风、雁、霜晨月,这是三层意思,这三件事形成了浓重的气氛。长空雁叫, 是在霜晨月的景况下叫的。
    有时候,副词不一定要像在散文中那样修饰动词. 例如毛主席《沁园春。长沙》里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恰'字是副词,后面没有紧跟着动词. 又如《菩萨蛮》(大柏地)里说:'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复'字是副词,也没有修饰动词.应当指出,所谓不完全句,只是从语法上去分析的。我们不能认为诗人们有意识地造成不完全句。诗的语言本来就像一幅幅的画面,很难机械地从语法结构上去理解它。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就是诗的语言要比散文的语言精炼得多。
(二)语序的变换
    在诗词中,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在不损害原意的原则下,诗人 们可以对语序作适当的变换. 现在举出毛主席诗词中的几个例子来讨论。
    七律《送瘟神》第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第二句的意思是中国(神州)六亿人民都是尧舜。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六亿'放在第一二两字,'神州'放在第三四两字,'尧舜'说成'舜尧'。'尧'字放在句末,还有押韵的原 因。《浣溪沙。1950年国庆观剧》后阕第一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意思。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所以'一唱'放在第一二两字,'雄鸡'放在第三四两字。
    《西江月。井冈山》后阕第一二两句:'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壁垒森严'和'众志成城'都是成语,但是,由于第一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所以'森严'放在第三四两字,'壁垒'放在第五六两字。
    《浪淘沙。北戴河》最后两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曹操《观沧海》原诗的句子是:'锓缦羯,洪波涌起?依《浪淘沙》的规则,这两句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所以'萧瑟'放在第一二两字,'秋风'放在第三四两字。
    语序的变换,有时也不能单纯了解为适应声律的要求。它还有积极的意义,那就是增加诗味,使句子成为诗的语言。杜甫《秋兴》(第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有人认为就是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皇栖老碧梧枝'。那是不对的。'香稻'、'碧梧'放在前面,表示诗人所咏的是香稻和碧梧,如果把'鹦鹉''凤皇'挪到前面去,诗人所咏的对象就变为鹦鹉与凤皇,不合秋兴的题目了。又如杜甫《曲江》(第一首)'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上句'经眼'二字好像是多余的,下句'伤多'(感伤很多)似应放在'莫厌'的前面,如果真按这样去修改,即使平仄不失调,也是诗味索然的。这些地方,如果按照散文的语法来要求,那就是不懂诗词的艺术了。
(三)对仗上的语法问题
    诗词的对仗,出句和对句常常的同一句型的。例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主语是名词前面加上动词定语,动词是单音词,宾语是名词前面加上专名定语.毛主席《送瘟神》:'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主语是颜色修饰的名词,'随心'、'着意'这两个动宾结构用作状语,用它们来修饰动词'翻'和'化',动词后面有补语'作浪'和'为桥'。
    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例如: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三分国'是'盖'的直接宾语,'八阵图'却不是'成'的直接宾语.韩愈《精卫填海》:'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细'字是修饰语后置,'山石细'等于'细山石';对句则是一个递系句:'心里希望海波变为平静. '我们可以倒过来说'口衔细的山石',但不能说'心望平的海波'。毛主席的七律《赠柳亚子先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太盛'是连上读的,它是'牢骚'的谓语:'长宜'是连下读的,它是'放眼量'的状语. '肠断'连念,是'防'的宾语:'放眼'连念,是'量'的状语,二者的语法结构也不相同。由上面一些例子看来,可见对仗是不能太拘泥于句型相同的。一切形式要服从于思想内容,对仗的句型也不能例外。
(四)炼句
    炼句是修辞问题,同时也常常是语法问题. 诗人们最讲究炼句;
把一个句子炼好了,全诗为之生色不少。
    炼句,常常也就是炼字。就一般说,诗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谓语的中心词(称为'谓词')。把这个中心词炼好了,这是所谓一字千金,诗句就变为生动的、形象的了。著名的'推敲'的故事正是说明这个道理的。相传贾岛在驴背上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 门. '他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犹豫不决,用手作推敲的样子,不知不觉地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前导,韩愈问明白了,就替他决定了用'敲'字。这个'敲'字,也正是谓语的中心词.
    谓语中心词,一般是用动词充当的。因此,炼字往往也就是炼动 词. 现在试举一些例子来证明。
    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这两个字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 最合适. '宵眠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抱'字纔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使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 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 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
    毛主席《菩萨蛮. 黄鹤楼》第三四两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锁'字是炼字。一个'锁'字,把龟蛇二山在形势上的重要地位充分地显示出来了,而且非常形象。假使换成'夹大江'之类,那就味同嚼蜡了。
    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后阕第一二两句:'六盘山上高峯, 红旗漫卷西风. ''卷'字是炼字。用'卷'字来形容红旗迎风飘扬,就显示了红旗是革命战斗力量的象征。
    毛主席《沁园春。雪》第八九两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舞'和'驰'是炼字。本来是以银蛇形容雪后的山,蜡象形容雪后的高原,现在说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静态变为动态,就变成了诗的语言。'舞'和'驰'放到蛇和象的前面去,就使生动的形象更加突出。
    毛主席的七律《长征》第三四两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腾'和'走'是炼字。从语法上说,这两句也是倒装句,本来说的是细浪翻腾、泥丸滚动,说成'腾细浪'、'走泥丸'就更加苍劲有力。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气概被毛主席用恰当的比喻描画得十分传神。
    形容词和名词,当它们被用作动词的时候,也往往是炼字。杜甫《恨别》第三四两句:'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老'字是形容词当动词用。诗舜影国主义的情感出发,慨叹国乱未平?家人分散,自己垂老滞留锦江边上。这里只用一个'老'字就充分表达了这种浓厚的情感。
    毛主席《沁园春。长沙》后阕第七、八、九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二字是名词当动词用。毛主席把当年的万户侯看成粪土不如,这是蔑视阶级敌人的革命气概。'粪土'二字不但用得恰当,而且用得简炼。
    形容词即使不用作动词,有时也有炼字的作用。王维《观腊》第 三四两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这两句话共有四个句子形式,'枯'、'疾'、'尽'、'轻',都是谓语. 但是,'枯'与'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快'(疾),'快'比 '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 '轻','轻'比'快'又更形象。
    以上所述,凡涉及省略(不完全句),涉及语序(包括倒装句), 涉及词性的变化,涉及句型的比较等等,也都关系到语法问题. 古代虽没有明确地规定语法这个学科,但是诗人们在创作实践中经常接触到许多语法问题,而且实际上处理得很好。我们今天也应该从语法角度去了解旧体诗词,然后我们的了解纔是全面的。

作者:龙榆生 王新霞 吴梅 编

(0)

相关推荐

  • 2020中华诗词学术论坛之诗词漫谈||张金英:挖掘语言潜能,拓展诗词空间

    诗词创作漫谈第三辑 诗词创作是理论研究的基石,而理论是诗词创作的导向,两者是相辅相成.双轨并进的.笔者一直坚持诗词创作与理论研究同时进行的做法,在创作中不断思考,并将创作心得写下来,与各位交流.< ...

  • 《行香子》初夏闲吟

    ​<行香子>初夏闲吟 纤柳飞烟,清水流云,又黄竹掩径成阴.风拂绵草,雀唱娇音.醉园中景,林中色,画中人. 怡情养性,开襟虚老,是无争无物无心.自由寻乐,独步行吟.可度余生,少着恼,笑出尘. ...

  • 《广州棋坛六十年》第一百二十四章 遭强敌卢天王败走麦城

    第一百二十四章 遭强敌卢天王败走麦城 六王夺鼎赛中,过关斩将,实力最强的首推周德裕.他在第一轮连下苏天雄两城之后,于九月五日和天王卢辉对战. 卢辉历年抗南北名手,战绩本来不错,所用"五七炮& ...

  • 【长篇连载】《青山月影》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 冷月衔山(播讲:清浅)

    主播 | 清浅 青山月影   --谨以此篇献给地球村全体村民  作者 | 冷月衔山      编辑 | 紫烟 第23章 创业伊始   同步推进 村办公室里,明圣才刚坐下端起茶杯,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 ...

  • 新年读书计划 | 《公众舆论》二十一章至二十四章:报纸

    新年读书计划 | 《公众舆论》二十一章至二十四章:报纸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精华书摘二十四章(全)

    来源:期乐会大师专题-杰西·李佛摩尔 1.优秀的投机客总是在等待,总是有耐心,等待着市场证实他们的判断.要记住,在市场本身的表现证实你的看法之前,不要完全相信你的判断. 2.要想在投机中赚到钱,就得买 ...

  • 二十四章(音乐值得一听,建议收藏)

    二十四章 点燃一盏灯,投下一个背影,让墙壁不在孤零, 黑夜的尽头,羽化您的蝶,盛开寂静之花. 二十四章,或是二十四杯咖啡,亦或二十四盏茶, 虽不及经论登圣殿,却无碍茶余饭后家常. 终无实义里,却无碍耘 ...

  • 《莲花争霸》同名小说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宫剑的心事(下)

    到了听涛小筑后,小蝶拉着南宫剑走下来说道:"大哥,你看这地方漂亮吗?"南宫剑仍是笑道:"的确很美,你说的就是这个地方了."小蝶笑道:"是啊,这里的那位 ...

  • ​二十四章曾为张甜努力,却不知世事无常

    ​二十四章 曾为张甜努力,却不知世事无常. 最后一次体检,我爽了约.吴昊和潘两人如期参加也如愿以偿.即将成为一名军人.而我的军人梦,永远的留在了内心深处. 潘要离开了.所以最后的这段日子,总是一起出去 ...

  • 《辞职(二)》第一章

    <辞职(二)>第一章 作者,程美云 六月的风是和熙的,六月的草铺开了原野,六月的花信一个接一个,六月的考试一场接一场,六月的离歌一首接着一首.中考终于在六月中旬落下帷幕,四个多月的备战应战 ...

  • 《辞职(二)》第九章

    <辞职(二)>第九章 程美云 潘景天这两天坐立不安,钱不凡辞职的事,让他患得患失.他一会儿想,钱不凡辞职了他趁机可邀她去云南;他一会儿又想,钱不凡的辞职会不会和董静初有关.想来想去,倍觉煎 ...

  • 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姑娘

    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姑娘 好姑娘(李晓杰演唱) 我没有继续想下去.拿着林阳的U盘,这次还好,可以很轻松地坐电梯下去. 可是出了电梯之后,竟然看到林阳在底层,而且旁边还是李副院长,我想肯定是坐电梯下来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