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了解一部古籍

`拿到一部古籍要怎样看才能快速确定它的关键信息和内容价值?这需要了解古籍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同组成提供不同的信息,从这些信息中就可以大致了解这部古籍的主要价值。古籍的内容部分主要由序、目录、凡例、正文、跋、卷首、卷末、附录、牌记、笺、注、疏等组成。来看看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会蕴含什么样的信息?序古代书籍的序言和今天图书序言的功用差不多,都是放置在正文前面,用以说明写作经过、刊刻情况、学术源流等。序作者有时是作者本人,也有刻书人、合著者、注释人以及作者的朋友等等。有时候序不止一篇,写作年代也会不一样,从序里可以知道很多关于这部书的关键信息,比如写作时间、刊刻时间、刊刻地点、刊刻人员等等。从序的内容可以大致判断图书的成书年代和刊刻年代。

这是三篇序,用以说明刊刻缘由目录这个都知道,正文之前的篇章名目,称为目录,或目次。它是一部书的纲目,反映了一部书的章节体例。目录多放在序文后面,一般印在卷首之前。有些书除有卷首总目录外,各部分还有分目录。翻看目录并对照正文,能很快知道该部书是否完整。

国家图书馆藏“东坡乐府”的目录凡例说明书的著述内容和编纂体例、编制原则的文字,多列在目录之前。还有一些凡例题有凡例作者的姓名。

正文书的主要部分,是书的主体。按照内容多少和篇幅大小划分卷次,每卷的开头称作卷端,卷端题有书名和著者姓名、校注者姓名等内容。一部书的正书名(大题)一般按正文首卷卷端所题书名著录。通常大题在卷端(首行)上端,但由于受到竹木简书的影响,古书也有将篇名(小题)放在卷端上方,而将大题放在卷端下方,这是所谓“小题在上大题在下”的格局。这种形式到北宋仍被沿用,形成北宋雕版书在版式上的特点。

卷端有书名跋又称后序、后记。内容多为叙述版本源流或刻印经过。多放在正文的最后,少数也有放在正文之前。

卷首、卷末、附录正文以外的内容,如序、跋、作者传记、目录、凡例等。另做起讫,单独分卷,放在正文前称为卷首,放在正文后称为卷末,也称为附录。书中有时刻有其他篇章的内容,或者本书内容的附加材料,也称为附录。

这是正文的附件内容,因此收为附录牌记古书中刻有刊刻者堂名、人名或刊刻时间等内容、通常以线框围绕的文字,称为牌记(也称“书牌”或“木记”)。牌记多在封面页的后半页,也有刻在书的卷末或序文、目录后的。

牌记标明刊刻时间和刊刻机构

这是把卷六的牌记给错装到卷二的位置上了,因此形成了双牌记的情形笺、注、疏对书正文的解释,一般分列在各句之下。注,即注释。笺,《汉语大词典》解释:“后世把注释古书,以显明作者之意为笺。”疏,指阐释经书及其旧注文字。笺、注、疏者一般要在书名责任者著录,依次排在第一责任人后面。

钟惺点评东坡乐府,这是注印鉴古籍在收藏和流转的过程中,会有藏家在其上盖上自己的印鉴,这些知名藏书家的印鉴基本上就可以为此书价值作背书,同时也构成了古籍价值中的一部分。问题来了,下面“东坡乐府”中的印章大家辨认一下都有哪些?

国图藏“东坡乐府”上的名人印章以上只是大致列举,古籍的价值更在其丰富的内容中,辗转流转百载甚至可能千载的古籍更渴望的是有缘之人的展卷一读,而非仅仅将其作为投资品束之高阁。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