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理想教育的价值转向

学校理想教育,是一定社会组织借助特定理想观念与思想体系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受教育者在思想意识与人生实践中将当下生活与未来理想有机结合,既能脚踏实地,又有远大理想,从而推动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今天,进行学校理想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这表明了学校理想教育必须具备党性原则。同时,学校理想教育也是育人的活动,具有内涵成长、成熟、完善与自我超越等未来指向性,从而立足于“人应该是什么”来实施对人的影响。教育具有理想性本质,表明了学校理想教育必须体现育人原则,遵循教育规律。

传统理想教育的未来价值取向

多年来,理想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观念一直在寻找改革创新,但始终围绕着“为未来做准备”这一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始终未能得到真正体现。在这一价值定位之下,我们似乎较少关注学生正在经历怎样的生活,而是关注学生为未来准备得怎样,以及教育为此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于是,自学生开始学校生活以后,无论家庭或社会氛围便敦促他们进入一场又一场永无休止的马拉松长跑,为着一个一个的未来。他们更多被灌输的理念就是“努力学习,实现理想”。这种未来价值观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所赋予的,即长大之后为社会理想作贡献的期待;二是家长所赋予的,即只有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这种改变命运的理想又无不体现在一个又一个未来的目标转换之中。至于在学校教育生活中的个体是否幸福、快乐、自由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容易被忽略甚至漠视。

传统理想教育价值定位的由来

特定时代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理想教育的价值定位是由特定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发展生产力是摆在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教育自然服从并服务于社会、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与发展需要,包括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

教育走向工具主义的趋势所然。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劳动分工的深化,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也不断走向分化。教育的出现正是这种分化的结果,即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对人施加特定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分化以后,呈现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工具主义取向。部门专业教育更多关注“为何而生”的沉思而较少致力于“何以为生”的工具性诉求。二是知识的碎片化。专业教育较少关注对宇宙人生的领悟而是注重对某一领域专家的培养。因此,在实践上,教育逐渐与人的当下生活相分离,不再是以生活指导为中心的生活教育而是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中心的专业技术教育;在价值上,教与育相分离的趋势愈发明显。专业教育重在技术技能培养功能,往往容易忽略心灵成长的育人功能,在科技理性和工具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教育与教学变成追求高效产出的生产活动。

理想教育应当致力于成就美好生活

随着客观现实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趋势的凸显,传统理想教育的价值取向日益显示出其内在的问题:由于忽略了个人主体及其当下生活的基础作用,理想被高高挂起,从而导致学校理想教育陷入一定的困境。比如,个人理想往往被忽略;个人化的当下生活常常被否定,生活意义容易被遮蔽;个体的个性、尊严、趣味等生活的基本价值容易被边缘化;个体对理想与现实的认知容易陷入外在对抗性矛盾。这些都要求我们对传统学校理想教育价值取向进行调整。

从现实社会的发展状况看,我们可以将其定位于成就美好生活,引导学生立足于当下生活,在追寻生活意义之中体验美好生活,从而与时俱进地实现理想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也就赋予理想教育价值转向以时代必然。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时代,作为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崇高事业,教育理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因此,教育的使命就是为了美好生活,即教育以美好生活为价值取向。美好生活是无法直接给予的,每个人都是追求、创造和享受他的美好生活的主体,教育就是要通过对人的教化,使人获得追求美好生活的思维与行动能力。

美好生活体现着理想与现实的内在统一:这种生活既是对理想的生活追求,也是对现实的生活感受;既有幸福的“彼岸”性,也有满足的“当下”性,这就与理想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二重性建构起本质的同构关系,从而赋予理想教育成就美好生活的价值定位以现实可能性与内在必然性。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基于个体兴趣与愿望、自主选择且能自主表达,个体通往各自理想之路才能真正开启。尊重个体最直接、最真实、最深刻的体验,理想教育方能激活个体,在此基础上,个体与整体才能获得内在统一。理想教育要引导人过上美好生活,就应当从“生活中的人”出发,并在“人的生活中”展开,这样才能实现理想教育的目标。融入当下生活既是对个体的承认,也是对当下平凡的尊重,更是对真实个体的回归,实质就是引导个体建立起当下与未来、平凡与超越之间的内在张力。

在未来价值取向之下,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为外在性且对抗性的;而在美好生活取向之下,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恰恰是一种内在张力。理想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站在未来审视生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下,发掘生活的种种可能,从而超越当下视角与感官的局限性,丰富生活中的精神体验,将理想化为精神指引,从而帮助学生建构起未来理想与当下生活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张力,即“既脚踏实地又追逐理想”。有时候,理想就是一种精神动力,理想就在那儿,“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作为至高生活境界,理想给予我们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力量就是在坚持中前行的力量。如此,我们当下生活哪怕再平凡,也被赋予丰富的精神内涵,同样过得精彩。

理想教育帮助学生体验生活之美好

理想教育绝不是将理想解释为具体的未来生活目标,并告诉人们如何才能实现这些目标,而是帮助学生在对当下生活意义的追寻中,体验生活之美好。追寻生活的意义就是于生活中求真、求善、求美。

美好生活首先是真生活,正如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理想教育引导个体立足于生活,探寻生活的真相,去发掘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表达自己的希望。求生活之真,一是发现生活真相而坚持。二是让自己的理想切合实际、更可靠,而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美好生活说到底就是追寻德性的生活。追寻德性带来自我生活充实感、成长与发展的价值感,德性的践行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个人在平常的生活中体验着美好和幸福。“对人们来说善的生活,是在寻求对人来说善的生活的过程中所度过的那种生活。”只有德性的寻求才能产生生活的自我超越之维。同时,美好生活是自由的,令人愉悦的,从而也就是美的。某种意义上,美好生活就是自我建构的,因此,需要我们从生活中去发现美。

总之,寻求生活的真善美,这正是理想在现实扎根的前提,也是理想呈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标志,更是学校理想教育成就美好生活的本质内涵。

(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何迪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