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化唐沟与三条栈
补记多年前由化唐沟穿越太湖山、三条栈的景观,以及太湖山积雪岩、念佛石古人题刻。
《房山91》记录过太湖山与华严寺寺址。
上到山脊,海拔530多米。东望白云坨、三条栈,计划着路线。
白云坨海拔1030米,化唐沟上来,减少了一大半高度。按照《房山91》太湖山华严寺摩崖题刻,白云坨南侧为佛髻峰,那块孤石称小佛髻吧。
化唐沟深在西北沟中,远处是喀衩山、蜡扦山、大小灰帽。
不想,前方山脊圆丘,土路坎坷,可下水头西沟的工行培训中心。不去了。
石经山主山,在《房山县志》中称乐(樂)埚([山咼])山:“云居寺北,近猴儿山”。
看清了那处凹槽,有小路过去。电杆爬上高处孤石小槽。
山脊略下。
《房山91》自上太湖下望过三条栈,路况不明。那就先上左侧白云坨、佛髻峰之间主梁,东下上太湖,由三条栈反穿回来。不想回程走到了孤石上方,那是后话。
垭口下望,还是看不出路况。
过垭口,两个羊圈,有电杆从南侧三条栈崖台过来,应来自东侧的上太湖。
有小道横切北绕,估计能通大什锦塔村址,北下五星峡。
一道陡脊东延,这就是上太湖与五眼井大坡的分界,也是明代华严寺摩崖题刻所称主山。《房山91》到过“”处。远处猫耳山。
下面就是上太湖,华严寺寺址在沟里。隔沟为上方山。按明代华严寺摩崖题刻标注地名。
《房山91》录过的华严寺摩崖题刻:
“御马监太监张其重修太湖山华严寺佛殿僧房,置买山场,立其四至:东至念佛石,南至清风岭,西至佛髻峰,北至主山,四至分明。其香光寺自太湖山华严寺流出,原一脉也。刻石于此,以为永远云尔。
明万历戊申(三十六年,1608)春吉日信官张其、孔良才。
上太湖南端,是白云坨东南向山脊,伸向松坨,应是碑中所称的清风岭。可见西去化唐沟的电杆。
《房山91》曾到青峰岭,俯瞰三岔村、石经山、云居寺,这次计划由山脊反穿三条栈。
主脊南延至小佛髻岩、佛髻峰,分出两岔:
东南山脊是《房山91》曾到的清风岭,一条小道横切脚下。可以辨认出脚下的电杆。
一条山脊分出东、西两沟,端部两峰称扁寨、团寨。
合成全景。
西南伸出山包,曾为梯田,有小路翻山。南西侧为三条栈。
四周寻找,没有新的发现。
《房山138》探北寨沟后,还找到上太湖华严寺的另一处题刻,远在下太湖沟口的牌坊边,同时补充。
难以想象,南侧沟边孤石,就是明代摩崖题刻中所称太湖山华严寺东至的念佛石。
北偏西侧赫然刻着“太湖山华严寺东至念佛石”。
念佛石东南侧。难以想象,明代太湖山华严寺占地这么大,又一个上方山规模。
《房山138》、《房山140》前文可知,北寨沟存碑为辽代,还有元代圣旨摩崖题刻。还有《房山90》五眼井、青银沟的华严寺。这些不由联想到山南的石经山、云居寺,基本连成了一片,上方山只是现存的一隅。它们之间是什么联系?
《房山91》记录过南侧的三岔村东、西沟,扁寨、团寨,石经山,云居寺滑雪场,大齐尖。
喔,清晰的路径深在半腰,大致水平,电杆伸到来时看到转角。
这段荆条矮点。
羊圈回看三条栈,走的是上部,用了1.5小时。
也许应庆幸走了上栈。走下栈,能看清三条栈的全貌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