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的节奏(2)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格律诗的节奏(2)
续上期
4、“综合品读”划分法
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在这几个例句中,分布在句中的单音节,都是诗人要突出的意义。诵读时在这些位置上拖长,从而使诗意更显隽永。
不过,这样一来,诗的声律节奏与意义结构二者之间就出现了一个错位。
如果说第一种是经典的声律节奏,是诗的声韵所要求的自然节奏,那么第二种就是对自然的声律节奏的一种背离。换言之,诗韵所带来的呼应回环美,有所淡化。为此,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把两种形式错综起来使用
如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两种节奏形式交错起来,产生了更丰富、更深永的美感效应。
【二】、划分节奏的要领:
找到各句畸零的单音节,
⑴这个音节单独作为一个节拍
⑵其他音节,只要不违背意思,每两个音节为一个节拍。这样的方法,对于常见的两种结构形式都是可行的
如: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首先找到诗中各句的畸零单音节:平、混、泽、城、无、耻、情。这样很快就可以给全诗标出节奏点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221)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21)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212)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标好后,可以看到,第一句为二二一,第二句为二一二,这一联是散联。中间两联对仗,一联为二二一,一联为二一二,整齐中有变化。
注意看中间两联,承联为二二一,转联为二一二,整齐中有变化。
所以要记住,中二联的结构和词性不能犯雷同的毛病
以上的例子属于两种常规意义结构。其实,打破了常规意义结构的诗句,也适用以上方法,如“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
两字节是五言、七言律诗重要的音节单位,除句末(即句脚)是半节外,其余都是两字节,广泛适用于律诗之中。
【三】、为什么律诗要“以两个字为一个节奏”?
律诗句子的结构形式,其实是同节奏紧紧联系的, 常见的七律诗句,通常划分为四三式和二五式,即上四下三、上二下五的句子。
这个四,就是我们诗句中的前两个音节,其实也就是二二的结构。一般是不能变的,要变,是在此句后面两字的音节和单字音节组成部分,分别有二一、一二、一一一或者三这样的句式。
如崔灏的《黄鹤楼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四二一结构)
此地/空余/黄鹤楼。(四三结构)
黄鹤/一去/不/复返,(四一二结构)
白云/干载/空/悠悠。(四一二结构)
晴川/历历/汉阳树,(四三结构)
芳草/萋萋/鹦鹉洲。(四三结构})
日暮/乡关/何处/是,(四二一结构)
烟波/江上/使/人/愁。(四一一一结构)
格律诗的句子结构形式,不仅同节奏意念(即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基本一致,而且同意义单位(每两个音节构成的一个双音节词或词组)基本一致。
所以格律诗的声律句读与意义句读,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律诗的节奏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大家一定感觉很抽象,但这是基础,我们为下步写作扎马步,大家下来后认真领会。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