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保障战略落地 提升经营品质(完整版)

2017年11月18—19日,由博志成举办的“新时代、新地产、新组织——第十届中国房地产人力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近两百位全国房企高管及人力负责人齐聚北京交流学习!

博志成股份副总经理吴会鹏先生发表主题为《激励——保障战略落地  提升经营品质》的精彩演讲,内容如下:

尊敬的各位来宾,业内同仁,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关于激励的话题。通过我个人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关于地产界激励体系搭建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激励——保障战略落地  提升经营品质”。

组织战略落地要关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经营品质,两个基本点是“人力保障和经营提效”。

从组织战略落地的“一个中心”角度,激励既是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将员工从打工者转换为利益共同体、风险共同体、荣誉共同体的重要手段,主要目的就是要激活组织,通过激活组织保障战略落地,提升经营品质。

企业应该“表”、“里”兼顾,从激励的手段、广度、频度、强度着手,建立分阶段、分层次的符合企业战略及发展阶段的激励保障机制。

如何设置激励体系?

案例1:A企业

“13+1”(13个专项+1个项目跟投)激励体系。A企业的奖项设置非常细,直指快速开发、快速发展的经济核心和战略目的,包括交房满意奖、规模贡献奖、按时交房奖楼栋封顶奖、项目跟投等。

案例2:B企业

“12+1” (12个专项+1个公司股权激励)激励体系。直指品质与经营追求,包括工程质量奖、产品设计奖、最快开盘奖等。

案例3:C企业

“9+1”(9个专项+1个共享机制)激励体系。C企业的激励体系旨在打造多层级+多结构的事业合伙人,以“平台+合伙人”的模式取代过去“公司+职业经理人”的模式,其中(阿米巴)组织是C企业激励机制的显著特征。C企业的激励体系中,管理包干奖、品质成本奖、销售去化奖等专项业务奖励,成共享分配,项目跟投开放,经营人才合伙,年度评优表彰,长效生态贡献奖,七大因素推着整个企业从事业共同体奔向利益共同体,最终迈上荣誉共同体。

通过给大家介绍A企业、B企业及C企业的基本激励框架,可以看到,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做激励体系时,基本都是围绕提升经营目标、经营品质以及地产的三要素钱、地、人去做,现在越来越多企业的激励体系直指经营核心。激励体系内容可以归结为专项激励、节点激励和合伙机制。这三大类具体怎么做?

根据博志成长期咨询经验,激励体系要着眼于公司的战略目标,从规模和利润两个角度出发,企业战略需要快速扩张,做规模的还是稳健发展要利润的,从这两个角度出发研究项目的核心指标,研究公司的核心经营指标。利润的提升、周转率的提升和品质的提升,从这几个出发点设置专项激励或者是节点激励。尤其专项激励和节点激励,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或者具体管理要求,放进去。

设计一个单向激励和专项激励的时候,重点要考虑四个问题,奖多少、奖给谁、激励触发条件、何时奖。

以土地专项激励为例,简单介绍一下。

奖多少:需要确定土地专项激励的奖金金额,有的是固定数,比如60万;有的是根据土地获取的面积或者土地的成交价来算奖金金额的,同时还要考虑土地获取渠道的差异性。

奖给谁:信息提供者(内、外)土地拓展人员,比如,信息提供30万、土地拓展人员30万。

激励触发条件:比如确权协议、项目首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付50%,比如项目首开价格大于等于可研阶段的95%,付全奖,如果小于60%,奖金就没有了,可能还有必要追回之前发的那部分。

何时奖:一般是,成交分配一部分,当达到一定经营条件后发一部分,比如,拿到确权之后发30%或者50%,开盘之后的半个月之内,如果达到条件,把剩余的钱再给你。负的,扣的部分,工资或者其他奖金再扣除。

跟投在地产业内实施起来,与这部电影上映的时间差不多。

2012年年底,碧桂园推出了“成就共享”,现在把“成就共享”升级为“同心共享”;2013年,首创置业启动合伙人计划;2014年,万科、旭辉等房企陆续加入;2015年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2016年呈雨后春笋的态势,很多的企业都在做。

为什么要做跟投?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将员工与企业绑在一起,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谁来监督:由员工自我监督,代替老板监督,提高跟投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知识分权:由员工多元创造力,代替传统老板单一知识与技能垄断现象,提高企业的创造能力。

长短兼顾:跟投人利益与项目利益捆绑,相对于传统绩效考核短期的激励效果,更具有长期激励性,有利于团队的稳定性。

风险利益:通过跟投,融合绩效,以及股权激励、股权跟投等多种长期激励手段,有助于推动员工与企业缔结共创、共享、共担的精神共同体。

根据博志成咨询经验总结,跟投设计要关注八要素,一是跟投范围,二是跟投比例,三是跟投额度,四是分配机制,五是跟投项目,六是跟投载体,七是退出机制,八是熔断机制。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些企业是如何做的?

跟投范围:越秀为核心员工跟投、首创为全员跟投,万科、碧桂园、金地为核心成员强制跟投+其它员工自愿跟投,C企业为全员。每家企业都不太一样,拿地的和设计的、营销、项目公司第一负责人基本上都要强制跟投,也就是说你当时做的决策,后面一定要承诺到底。跟投范围,一定要注重权责利对等,对经营自主权越大的,强制跟投的必要性越大。

跟投比例:大部分跟投的基准都是通过资金峰值或者说股权作为一个基准的,比例大部分都在10%、15%左右,C企业高一点,做到18%-24%,我建议可以以资金峰值作为基数,从10%到15%之间取一个数。既要保证股东的利益,又要保证跟投实现激励的效果,还要考虑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跟投权重划分。

跟投额度:不同级别的跟投额度不一样。在权责利对等的基础上,既要考虑企业对跟投资金的需求量,差异化跟投额度下管理权限的稳定性,还要考虑员工的经济承受能力。

分配机制:分配包括两个,第一个就是还本的时间,第二分红。分配的时候优先还本,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员工的不安全感。可以把利润分阶段分红,项目开发尚未结束的时候,没有确认最终利润的时候,可以用预提利润进行预分红。分配的时候有两个前提,第一一定要确保资金的安全,所有的前款已经还清,预留资金能够支付未来的应收账款,并且一定要预估未来资金的状况。第二必须有了利润才分,累积净现金流为正的时候,基本上都可以作为一个分红的点,累计净现金流如果是正的话,这个项目基本上是有利润的,除非后续出现重大的风险事故。

跟投分配机制:这是几个返本的启动点和分红的启动点,万科是累计净现金流回正,结算前60%,结算后累计80%,清算结束分配剩余20%。

C企业是待项目已售建筑面积达到拟销售建筑面积的70%时候,根据预提利润,启动第一次分红,项目结算后实施第二次分红。

跟投项目:万科是旧改及部分特殊项目不作跟投。越秀是倾向于短平快的项目。C企业所有项目都跟投。根据企业实际水平和项目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跟投载体:大部分企业以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员工跟投的载体,有些合伙企业第一能够避免对公司的控制权、控股权产生影响,第二对跟投的员工在税收方面予以了回避。

退出机制:万科是在项目清算的时候退出,碧桂园是封闭式的,封闭5年。金地待项目已售建筑面积达到拟销售建筑面积90%的时候退出。首创和C企业都是清算。

熔断机制:如果项目出现比较大的风险,就要立即停止跟投项目。

博志成给大家做跟投时的一些小建议,大家可以从这几个点去思考。

谢谢大家!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