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天津分社——民主剧场与我三
免费看电影攻略三:搬胶片。
那时候,不是数字时代,我们今天放电影很方便,凭特殊许可证缴费,然后在网上下载一部电影元脚本,申请放映权限,输入指令,就能放映电影了,这种先进、前卫的模式,在上个世纪,想都不敢想。
上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段,放映电影靠的是135mm电影胶片脚本,这些脚本很笨重,一部电影的胶片有几十公里长,电影公司需要把电影胶片分割成几千米长的胶片,盘成一个个圆盘,一部电影可分成十几盘电影脚本。
天津市级电影公司,根据各区影院分布的密度情况,发放电影脚本。比如,民主剧场,与解放桥电影院、东亚电影院相邻,这三家电影院地点分布相对较近,总体距离超不过四公里,那么,电影公司就人为的把这三家电影院打包在一起,然后分配给这三家电影院的一部电影脚本,三家共享。
三家电影院,只租用一部电影脚本,还要保证三家影院正常放映,这个难度很高,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时的电影公司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并把这种办法推广应用了很长时间。
那么,到底怎么解决三家影院合租共享一部电影脚本呢?第一,把三家电影院的放映时间,合理分配为三个不同时段,比如《列宁在十月》电影,解放桥影院十点开始放映,民主剧场就安排十点二十放映,东亚影剧院就安排十点四十放映,每个影院之间的放映安排相隔一段时间。然后,特意安排一种工作岗位——电影脚本交换员,由他们负责三个电影院的电影脚本交换任务。具体操作如下,解放桥十点开演,十点十五分的时候,《列宁在十月》的前十五分钟的电影已经放映完毕,这部电影的前三盘脚本腾下来了,那么,就把这几盘电影脚本交给电影脚本交换员,由他在五分钟时间内,骑摩托车赶到民主剧场。十点二十,《列宁在十月》的第一部分在民主放映,再过十五分钟,另一个交换员把第二部分电影脚本带来民主连续放映的时候,然后再把第一部分从民主运输到东亚影剧院,保证东亚电影院十点四十的放映,........如此如此,放映这样一部90分钟的电影,大概有三个交换员就能保证三个电影院正常循环放映一部电影的需求了。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两家影院把传送时间安排的过于紧凑,无限趋于理想化,常常会因为交换员在交通路上出现状况,不能把电影脚本按时送到,导致电影放映的中断,比如,民主剧场《列宁在十月》第一部分的脚本已经放映完了,但是,第二部分的电影脚本还没有到达民主剧场,这时候电影院中断放映,为了影迷观众的安全,还需打开电灯,等待电影脚本的到来,啥时候第二部分到放映室了,再继续放映接下来的内容。
一遇到卡片的环节,中断放映,正被故事情节深深打动的影迷们,不能正常观影,影迷大多就会通过咬牙切齿的骂街、大呼小啸的吹口哨来宣泄自己的不满,直到影片正常续演。他们在骂街泄愤,而我,却从这里发现了不用花钱看电影的机会。
于是,我总是装作不经意的遇到交换员来到民主的时候,主动上前帮助交换员卸车,并把沉重的胶片由一楼搬到二楼放映室,特别是因为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交换员非常需要一个人来帮助他把脚本第一时间运输到放映室救场。只要你搬运完毕,放映员是不会关心你买票没买票进来看电影的,检票员又不知道你是没买票进到剧场里的,那么,你就能找一个空座安心的免费看电影了。
省钱看电影攻略:拓客引流
等到78--79年,我已经上高中了。这时候已经没机会免费看电影了。
原因之一,影院独立核算了。影院职工,不像工厂工人,周日休息,他们没有固定工休时间,民主剧场分两个组轮班替换上岗,今天第一组上班,明天第二组上班。两组成员独立核算,一组上座率高,就多拿奖金,二组上座率低,就少拿奖金。
这时,好多六十年代以前拍摄的影片、曾经被批判不能公映的电影,比如《舞台姐妹》、《洪湖赤卫队》、《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等等,都能公映,重见天日,广大影迷的热情极大高涨,民主的电影票价,已经升到两毛五一场了。
保证上座率,按今天的话讲,就需要拓客引流。因为阿姨和我熟识的关系,她就找到我,让我帮她介绍伙伴来看电影,允诺我每次看电影,两毛五的票价,只花一毛钱,省一毛五分钱。
另外,因为我经常看电影,也熟悉电影院的运转模式,电影脚本每天的租金是以整天24小时为计算单位的,固定要发生的,即使是夜里电影脚本闲置的时候,租金照样发生。既然,一组二组独立核算,多上座,就多拿奖金,我就给阿姨提建议,能不能10点以后,多演一场,既降低了电影脚本的成本租金,又提高了电影脚本的使用率,还增加了上座率,一定会提高组员的收入。阿姨听了我的话很高兴,答应我以后看电影的事,她全包了。
我的提议是只增加一场,没想到阿姨比我走的更远,直接以电影连续放映的形式加演电影,成为天津市第一个通宿影院。要知道,这种做法,在那个特殊年代,开时代先河的做法,需要很大的勇气,要承担来自社会各界的种种压力。阿姨的果敢行动,敢为天下先的作为,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那时候的电影故事,具有超乎想象的吸引力,影迷的追捧热情异乎寻常的高涨,一票难求已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场面,用狂热、痴迷、癫狂来形容那时的情景,一点都不夸张。我记得《叶塞尼亚》在中国首映的时候,男青年手里拿着凭特供证(十三级干部才可能发这个证),才能买到的一瓶茅台或五粮液等等,但必须是八大名酒,女青年手里拿着的是凭结婚证(有很多紧俏商品,只能是办理结婚登记时,才特别提供的购买凭证)才能购买的的确良衬衣,不管是茅台,还是衬衣,不计算特供凭证的黑市价格,仅看当时的市值都在十元左右,换一张两毛五的电影票。我估计,今天的黄牛党,看到这种交换率,也会瞠目结舌。
但是,非常值得傲娇的是,不管外面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每次想看电影,买不到电影票时,只要来找阿姨,阿姨总能想办法让我入场观影,并且只收一毛钱。
到民主看电影,这是我曾经拥有的最有情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