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盐》和《普利绍帕》的感想
《盐》是我认为红色骑兵军中最精致的一篇,篇幅精悍短小,韵味深厚,读后久久不能释怀。
刚开头一段车站的描写,混乱至极(我说的是作者希望营造的那种氛围,并不是说质疑作者的写作功底)。士兵,妇女,在火车上上蹿下跳,好不热闹!为啥呢?为了盐。妇女贩盐,士兵打击盐贩子。好了,一切都清楚明白了。但是两个女孩被抓在车上令我惴惴不安;然而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她们被一群大兵轮奸蹂躏了一整夜,而巴尔马绍夫这个讲述者却一句带过,并无太多惊慌与羞耻,看来这已俨然成了军中的潜规则:姑娘们就是给大兵们发泄性欲的工具。
即便如此,大兵们还是心有不甘,想要与新钻到车上来的抱娃妇女“过过招,这样她就不会稀罕她那个丈夫了”。如此露骨,如此肮脏,厚颜无耻,卑鄙下流。
而此时,正义的巴尔马绍夫站出来了。他义正辞严地向大兵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完美地说服了大兵们。毕竟人人都有娘啊!谁希望看到自己的老娘被人轮流蹂躏?谁希望夺下她怀里那个不幸的婴儿?终于,抱娃妇女被放过了,然而那两个年轻的姑娘,她们逃不过厄运。
貌似平静的一夜过去,巴尔马绍夫的心里炸开了锅。他费尽心思说服战友保护的这位抱娃妇女原来是个盐贩子!而那两位年轻的姑娘,一晚上却饱受蹂躏,身心俱残。然而面对大兵们的质问,这位妇女冷冰冰地说:“骗人的不是我,骗人的是我遭的灾难。”这话不错,但是哪个大兵能听得进去呢?大伙把她扔下火车,而她,壮硕的俄罗斯妇女,若无其事地拍拍裙子径自要走。被气的发疯的巴尔马绍夫给了她一枪。她死了。
《盐》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点:
一,它直面了军队中的性问题。性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一般的小说都避而不谈,然而巴别尔却大胆直面这个令人脸红的问题,毫不避讳地反映了军队中的“慰安妇”的悲惨境遇,也借巴尔马绍夫之口说出了战争对平常百姓的性生活的巨大影响:男人渴望女人,妇女却如同守活寡。
二,它反映了敌后人民与军队不同心的问题。保家卫国的战争打响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军民一心共御外敌”,而是各怀鬼胎,大兵们抢夺年轻的姑娘,妇女们为贩盐牟利不惜一死,哪有团结一致的样子?正如小说中所写,敌军在明处,是看得见的,而这些盐贩子,这些女人,数也数不清的跳蚤,躲在暗处咬啊,咬啊。这很无奈,但很真实。巴别尔写的是苏俄,但是我想他写的更是人性,哪个国家未尝不是如此呢?这样的问题很敏感,但是巴别尔仍然直面,这就是大作家的担当意识。
三,巴别尔的生动的语言。巴别尔果然写出了哥萨克的味道,有痞气,也有豪气,还有怒气。“看看她四周满目疮痍的俄罗斯,颗粒无收的农田,遭受凌辱的姑娘”,“于是我从壁上拿下那把忠心耿耿的枪,从劳动者的土地上,从共和国的面容上洗去了这个耻辱”。多么鲜活而生动,就像有果戈理遗风。
总的来说,《盐》是一部精致的作品,无论是构思,思想,还是语言,都相当用心,我认为这是全书最精致的篇章。
《普利绍帕》一篇真是短到不能再短,却悲到不能再悲。普利绍帕,红军把他清洗出党,白军杀了他父母,邻居把他家洗劫一空。普利绍帕回到村里,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没有太多言语,没有太多交涉,简简单单地,把自家的东西拿回来,把洗劫了自家的邻居杀掉,毫不留情,“他的鞋底在他身后留下一路血印”。就是这么冷酷,就是这么无情,不带任何怜悯,不带任何同情。看普利绍帕让我想到疯狂的麦克斯,也是那么冷静地复仇,这也许是所有欧美悲情英雄的共同性格吧。
然而拿回自家东西又有什么用?普利绍帕还不是已经家破人亡了吗?他砸坏了所有的家具,喝酒,痛哭,房屋失火,打死了自家的牛,“抽马绝尘而去”。这最后一句“抽马绝尘而去”令我唏嘘不已,真有想哭的冲动。战争来了,最受害的就是不知该如何站队的老百姓,对于苏波战争来说就是这些生性自由几百年不受约束的哥萨克,不知该向何处去。普利绍帕就像《静静的顿河》里的格里高利一样,投奔了红军,红军怀疑他们,白军报复他们家人,邻居也各自为己趁火打劫。这些接踵而至的打击剥夺了普利绍帕对这个冷漠无情的社会的最后一点希望,终于“抽马绝尘而去”。他下落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他此生不会再回到这片伤心之地,这里有他太多的血泪,太多的痛苦的回忆。
战争啊战争,你要将普通人逼到何等地步才肯罢休???
读巴别尔,热爱和平,热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