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2019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3位材料专家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8届院士大会11月27日在意大利开幕。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46位学者新当选TWAS院士,其中14位为中国大陆科学家。赵宇亮、张涛、田永君三位材料专家在列。

赵宇亮

赵宇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杰青,973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现任“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主任,兼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生物与医学实验室主任。现担任美国SCI杂志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副主编, 以及其他5本学术杂志的编委。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开创了纳米毒理学领域在我国的起步、形成和发展,同时使中国在该领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1985年大学毕业,进入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从事核燃料化学的研究。1989年赴日本原子力研究所进修,1993年考入东京都立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先端科学研究中心,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从事研究工作。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2001年7月回国。在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安全性”实验室。主要从事纳米表面化学修饰及其性质、纳米生物效应(正面效应—纳米医学,负面效应—纳米毒理学与纳米安全性)的研究。在化学和毒理学等领域的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如Nature Nanotechnology, JACS,Nano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发表英文论文120余篇,国内中文论文40余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30多次。2007年在美国出版了纳米毒理学领域的世界上第一本专著《Nanotoxicology》。

张涛

张涛,男,汉族,1963年生,陕西人,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2月至2017年2月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航天无毒推进剂催化分解技术、生物质催化转化、单原子催化和纳米催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张涛团队2008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纤维素一步法催化转化制乙二醇的新反应,开辟了生物质转化新路线;2011年提出了“单原子催化”新概念,研究成果被美国化学会化学工程新闻(C&EN)评选为2016年度化学化工领域“十大科研成果”。在应用研究方面,负责研制的新型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我国航天、航空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张涛研究员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0余件。

担任国际期刊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Green Chemistry,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等期刊编委或顾问编委,《催化学报》共同主编。三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曾获中国科学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是“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08年获中国催化青年奖;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6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化学奖。

田永君

田永君,男,1963年生,材料学家,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87年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材料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于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常务理事,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Physics等刊物特约审稿人,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超硬材料的研究。合成出超细纳米孪晶结构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显著提高了两种超硬材料的硬度、韧性和热稳定性,其中纳米孪晶金刚石的硬度达天然金刚石的两倍,阐明了比天然金刚石更硬材料的硬度测试原理,实现了淬硬钢的超精密切削加工。建立了共价晶体的硬度模型,定义了化学键离子性的新标度。建立了多晶共价材料的硬化模型,阐明了多晶共价材料随显微组织特征尺寸减小可持续硬化的基本原理。

相关文章链接

新晋院士赵宇亮的勤奋人生

以无限热情探索超硬材料极限——中国科学院院士田永君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科学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