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卫华:未来将有一场材料领域的“革命”

对于新材料的发明发现,汪卫华举例说明了其艰难历程:“爱迪生1880年就发明了白炽灯,1905年才找到钨丝材料,之后发光材料从白炽灯到荧光灯用了50年,再到现在的LED灯差不多用了半个世纪。”

作为物理所较为年轻的一批院士之一,汪卫华院士是国内材料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

个人简历

汪卫华,1963年7月出生于安徽宁国,,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非晶材料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出多种新型非晶材料;提出了流变单元模型,解释了非晶强度和形变等力学及流变行为的物理机制,为调控非晶的力学性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周培源物理奖。

与材料研究结缘三十余载

母亲的希望是他坚持的动力

1963年7月,汪卫华出生在安徽宁国市竹峰乡,从小成长在农村的他,很早就显露出在理科方面的天分。他的哥哥曾回忆道,弟弟从小就爱看书,家里很多小人书,还编上了号,他曾在报纸上看到高中奥数竞赛选题,便抄下一题来给弟弟解,本想难住他,可谁知正吃饭的弟弟把碗一丢,不一会儿便解了出来。

哥哥还说道,“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汪卫华院士也表示,在他成长过程中母亲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我母亲的人生远没有我幸运,因此她对我寄于莫大的希望,期望我能在科研上有所贡献。”他坦言,科研的道路艰辛而孤寂,而母亲对他的希望成为他始终坚持、不改初衷的动力,一直赋予他意志、耐心和勇气。

爱读数学书籍立下科研志向

从竹峰初中毕业后,赶上1978年国家恢复招生考试,汪卫华考入了当时的宁国师范中专学校。在他的师范同学何建国记忆中,当时那个十七八岁、瘦高的少年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手上经常捧着高等数学的书籍。除上文化课外,汪卫华课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数学习题,周末则泡在图书馆看书。别人借的是文学名著,可他借的都是数学方面书籍。

其后,在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就读期间,他受到较全面的物理系统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并于1987年被推荐到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开始从事非晶物理和材料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学习,从此与材料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未来将有一场材料领域的“革命”

2018年2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由汪卫华院士担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一职。材料实验室作为东莞市重大科研项目之一,计划用地1200亩,首期5年投资将超50亿元人民币。目前,筹建中的材料实验室,成为了汪卫华院士目前的工作重点之一。

在一次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上,汪卫华围绕“材料基因工程”作了精彩演讲。他指出,材料科技是核心科技,材料基因工程是颠覆性技术,未来将有一场材料领域的“革命”。

汪卫华的研究领域是非晶合金材料,结合自身经历,他说,在这一领域,世界上有150多个研究组,经过50多年才发现了1000多个合金,这当中真正可以进行商业化应用的也就10种,“新材料发现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从研发到应用,一般是要15年甚至20年,是一个偶然性比较高、成本非常高的领域”。

“传统的方法就像炒菜一样,先准备材料称量,然后再进行材料的制备加工。”汪卫华表示,通过材料基因工程,就可以进行预测,把成份锁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效率可以大幅提高,从而把研发周期降到十年以下。

汪卫华说,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实验方法和材料大数据技术的材料基因工程将把材料研发周期缩短一半、研发成本降低一半。材料基因工程是快速、低耗创新发展心材料的变革式新模式,是颠覆性技术,“因为材料基因工程把材料从传统的经验为指导的‘炒菜式’的模式,发展到计算、实验、数据‘三位一体’的模式,因此将来会发生一场‘革命’”。

参考来源


华龙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华北电力大学官网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