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我们化村位于济源城的东北,风景秀丽,土地肥沃,坐落在山水之间。山,峰峦叠翠,延绵于村北,名叫太行。水,碧波荡漾,流淌于村南,名唤沁河。紧挨村落的南边,有一座东西向的土岗,村民们俗称“南圪樑”,高约1.5米,长80米,宽40米。看上去它是一座很平常的土岗,但在村里人的眼里很神奇。据传说:很久以前,这个“南圪樑”很有灵性,村里人只要办红白事,头天下午,只要到岗前烧香磕头,第二天早上便可以到“南圪樑”去搬桌椅和板凳。后来有一户用罢这些家具,没有往“南圪樑”送,从此这座岗便失去灵性,无论谁家办事,再也用不到那些家具了。还有一个更邪乎的传说:很早以前的某天下午,一个老农在“南圪樑”旁边的田里赶着牛犁地,无意中犁出一个小铜铡。傍晚收工后,老农把这件宝贝拿回了家,谁知到了深更半夜,小铜铡“嚓嚓嚓”地响了起来,把老农一家惊醒,他们还听到外面可怕的吆喝声:“谁拿俺的铜铡哩!谁拿俺的铜铡哩!”老农吓得浑身发抖,第二天早上,他忙把小铜铡放回了“南圪樑”,这物件很有灵性,一放那儿,随即就消失啦,把老农吓得跪在了地上。这个传说故事,是我幼年间 ,听村里一个名叫郭思礼的老人讲述的。据村里老年人回忆:七十多年前,沁河紧挨着土岗南边流过。每年秋季下暴雨的时候,沁河总要发一次大洪水,由于“南圪樑”坚如磐石,阻挡了滔滔的洪水,保护了村庄和百姓们。因此,“南圪樑”被村民们尊为镇村之宝,保护意识很强,没有一个人敢去动一锹土。关于“南圪樑”,村里的老百姓还有一种迷信说法,那就是夜里“闹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由于医疗条件差,时常有男女婴儿夭折,用瓦罐扣着扔在岗上。因此,村里的大人们都看着自己家的孩子,不让到岗上玩耍。我从记事到十七岁,从没上过“南圪樑 ”。直到有一天,我听我本家的四爷爷,讲述了曾经发生在“南圪樑 ”上,一个骇人听闻的真实故事……1938年5月初,田地里的麦子刚刚发黄。一队日本鬼子为了搜寻逃来化村方向的两个国民党士兵,由村东北过来,气势汹汹地向村南走去。村里的男女老少急忙往村南岗边的沁河滩逃命,狼心狗肺的日本鬼子没有见到国民党士兵,便把气撒在老百姓身上。于是这些畜牲把机枪架在“土岗”上,向着河滩上逃难的村民们猛烈扫射,只见百姓们纷纷倒下。日本鬼子撤离后,河滩上倒满了尸体,一个小女孩在死去父亲的身边哇哇大哭,受伤的人们在痛苦地呻吟着,鲜血染红了沁河之水,一片悲惨的情景。后据村里人统计,日本鬼子造成的那场惨案中,打死打伤八十余人。有一个幸存的村民叫李承章,他的手腕被子弹击中,造成终身残疾,一只手大一只手小。这都是日本鬼子在化村欠下的血债,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啊!经过 “南圪樑”惨案后,村里的人们开始对这座土岗产生畏惧感,再加上后来岗上不断地抛扔婴儿的尸骸,人们更相信岗上的诡异与阴森。关于土岗的形成,村里人众说纷坛,有的人说自然形成的,还有的人说岗上的土是从南边几十里外的邙岭上拉来的土堆积而成的。直到1984年的冬天,我才知道“南圪樑”的由来。那是一天下午,我到好友黑蛋家里玩。无意中在他家的一个小桌子上,发现一个崭新的小红本,封面上写着“文物保护证”的字样,我翻开本子一看,“沁园遗址”四个字映入我的眼帘。黑蛋的父亲呵呵一笑:“沁园遗址就是咱村的南圪樑,我是文物保护员,前一段时间,县文物普查组来了,又是拿着石头瓦片看着,又是拿尺量着。文物的专家说了:“以后不能叫南圪樑,得叫沁园遗址!”黑蛋的父亲叫郭思俭,是村里老党员老干部,忠厚正直,尽心尽责地守护着沁园遗址。有一次,一个村民在“南圪樑”的旁边随意挖了几锹土,用平车拉回家后。黑蛋的父亲知道了,找到那个村民严厉地批评了一顿,责令他把土又拉回原来的地方。后来有一天傍晚我去叔叔家玩,只见堂妹小玲拿的一张卡从外面进来。小玲说:“老师叫写一篇作文《我的家乡》,从县里借来了地名卡片,上面写道,咱们村过去叫沁水公主园。”说着,她把卡给了我。我一看,果然写着“沁水公主园”的字样。没过几天,小玲把那张“地名卡片”送给了我,只可惜后来弄丢了。1984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蓝天白云,远山叠翠,我终于登上了“南圪樑”,就是黑蛋父亲文物保护证上的那个“沁园遗址”。岗上的砖瓦残片随处可见,还有很多的红陶片、黑陶片及石器。1990年的冬天,我在洛阳哥哥家住了一段时间。一天下午,我从他家的书柜里拿出一本厚厚的《辞海》,这是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工具书。当我翻到了905页时,“沁园”和“沁园春”这两个词条便跃入我的眼帘,使我惊喜万分,我终于明白,沁园和词牌《沁园春》有着密切的渊源。傍晚,哥哥下班回家。我让他看了《辞海》上的记载,他笑了笑,然后说道:“听老一辈人传说,咱村最早叫花园村,后来演变为花村。再后来,村民们为书写方面,干脆去掉草字头,简称为化村。我看过清乾隆二十六年的《济源县志》的记载:沁园,在沁河北岸。这说明,传说和文献资料是吻合的,花园村是在沁水公主园林故址上形成的。”哥哥是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在洛阳市政府某机关上班。两天后,他从单位拿回一本《后汉书》,是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的竖排本。至此,我从这本书中,真正地了解到了沁水公主。沁水公主名叫刘致,是东汉明帝刘庄第五个皇女。永平三年,即公元60年,被封为沁水公主。其记载注释的“沁水”是汉代的一个县,属河内郡,辖区在今天河南济源的东北地区。据乾隆二十六年《济源县志》记载:沁水城在沁河南沁台西,又名王寨城。后来,其故址形成王寨村,与沁河北岸的化村一水之隔。从《后汉书》中,我还看到章帝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田的详细记载:窦宪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功臣窦融的曾孙,因其妹妹被章帝封为皇后,拜宪为郎,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其弟窦笃,为黄门侍郎。此兄弟二人在朝中飞扬跋扈,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最可气的是,窦宪头脑膨胀,居然盯上了沁水公主的园田,硬是以贱价霸占。公主害怕窦宪,也不敢吭声。后章帝知道,大为恼火,把窦宪召进皇宫,严厉斥责:“……公主的园田你都敢霸占,何况你对百姓的态度呢?国家除掉你窦宪,就像扔掉瘟鸡死老鼠!”一番话吓得窦宪忙跪地求饶,窦皇后出来为窦宪讲情,好长时间,章帝才消怒气,责令窦宪把园田归还沁水公主。然则沁水园者,公主之园也。正是因为这个典故,唐人墨客写诗都把“沁园”作为同一时代公主园林的代称。储光羲在《玉真公主山居》的诗中这样写道:“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崔湜在《长宁公主东庄侍宴》的诗里这样写道:“沁园东郭外,襄驾一游盘。”到了晚唐,逐渐形成词牌《沁园春》,又名《洞庭春色》《念离群》,双调一百十四字,上阕十三片四平韵,下阕十二片五平韵。盛行于宋,张先、苏轼、秦观、刘克庄、辛弃疾、陆游等两宋著名词人,金元时期的元好问,明朝的刘基,清朝的纳兰性德、郑燮和现代的毛泽东、柳亚子、郭沫若、陈毅等留下一首首经典的传世词作。堪称千古绝唱者,当数新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正是因为沁水公主园、词牌《沁园春》,和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多次到城里拜访文物部门的曹修吉、卫平复等资深文物工作者,向这些老师学习了好多关于沁水公主园及沁园遗址的历史及考古知识。有一次,我到卫平复老师家拜访。向他请教沁园遗址的面积,卫老师从书房里拿出一本市政协编写的《济源文史资料》(第二辑)递给了我,我翻开该书,从167页看到“沁园遗址”的文献资料,遗址东西长720米,南北宽110米,总面积为7.92万平方米。需要解释的是:这些数据是1984年11月文物部门测量的,当时,也包括留村东南耕地里遗留的一部分残岗,后被平为耕地。1994年6月初,我写作的散文《沁园怀古》在《济源日报》上发表。同时,村里为了宣传沁园文化,修建亭、门各一座以示纪念,均以“沁园”题名,此二字为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张海先生书写。亭坐落于村南“沁园遗址”,门耸立于村北,古朴典雅,成为村的风景名片。1996年5月的一天,河南省著名青年考古专家陈彦堂先生来到沁园遗址进行田野调查。当时我和陈先生在遗址的南面,他拿着一把手铲,扒拉着岗边的土,一些散碎的红陶片和黑陶片及砖瓦的残片夹杂在土中。陈先生告诉我:“陶片是仰韶、龙山时期的,砖瓦是汉代的。”2001年7月13日上午,河南省社科院的文化学者,青年作家何向阳女士来沁园遗址调研,并采访一个中年农民,当时我也在现场。后何向阳老师写了一篇散文《北岸的河》,发表在2001年7月19日《文汇报》,又转载于2001年第10期《散文选刊》“文化视点”栏目。2006年6月,沁园遗址由济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3月,由济源市五龙口镇人民政府申报的《沁园春》词牌名被列入济源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7年12月28日上午,考古专家陈彦堂先生,随河南广播电视台“文化系列”之《揭开沁园千古面纱》栏目组,再次来到沁园遗址进行田野调查,他在遗址现场,拿着遗存的汉砖汉瓦,向记者介绍这些文物特点,宣传沁水公主园和《沁园春》词牌名。这个节目于次年四月底,在河南卫视《对话中原》栏目播出。2019年春节之际,陈彦堂又做客中央电视台一套《我有传家宝》栏目,又一次宣传了沁园遗址和《沁园春》词牌名。沁园遗址的图片,展示在央视一套的银屏。2020年春天,济源市五龙口镇化村支、村两委研究决定,在沁园遗址南面的空地将修建一处游园,定名沁园遗址公园,并得到镇人民政府的支持,当年秋季,沁园遗址公园第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南圪樑,化村的历史标志和自豪。沁园遗址,中原历史文化灿烂的名片。沁园春,中国文学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作者简介:郭先军,河南济源五龙口镇化村人。爱好影视文学、文史、京剧、摄影及散文创作。济源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发表在《济源日报》《济源文学》《济源广播电视报》《中国京剧》等报刊杂志。现为济源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沁园春》词牌名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