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纹底眉纹 | 一字池眉子中坑抄手歙砚
眉纹坑,又称眉子坑,开采于唐开元年间,宋代继采之,是歙砚最重要的几个老坑口之一。
下图这方明代一字池抄手歙砚,即是眉纹坑中段(中坑)石质。
眉纹坑分上、中、下段,中段(中坑)所出砚石,为青灰或青黑底色,底质罗纹明显,大多有星晕相生其间,折光感比下段(下坑)强。眉纹形态相对粗阔,所谓“壮美飘逸”,且多相互交织,眉角不尖不收,且眉角有散化罗纹的趋势。
眉子中坑开采于宋代,这种罗纹底质的粗阔形态的眉纹,又被称为宋眉。
这方一字池眉子中坑抄手歙砚,长17.8厘米,宽11厘米,厚2.9厘米,为明代抄手砚造型。
砚池为简洁的一字池造型。
研堂基本都是细密的罗纹底质。
研堂左上角,右下角皆有一条眉纹,眉纹与砚池走向垂直。一般来说,古砚中眉纹砚的眉纹,大多留于砚的反面,或者尽量在研堂两侧边缘地带。宋代眉纹走向大多与砚池相垂直,明代之后大多与砚池平行。眉纹与砚池走向不同,是因为宋代之前为推磨法研墨,明代之后为画圈法研墨,磨墨方式不同使然。
曾经有一种看法,说眉纹偏硬会影响研墨,因此古砚大多将眉纹切掉,或留之于砚背及研堂边缘。笔者收有多方宋明时期眉纹砚,试墨时并没有发现阻墨的现象。如今新眉纹砚也没有出现影响研墨的问题。
从眉纹砚石的剖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在地层波动运动时产生褶皱结构,活性的碳元素聚集在一起,在砚石中形成了一道道高出其他层面的纹理,剖开即成眉纹。如开采和裁切时用简单的工具沿石层撬剥开,就可以看到眉纹高于其他部位。古人当时开采、打磨工具简单,有眉纹的部分不易被加工打磨平整,故而会影响研墨效果,因此古时对眉纹的处理实属不得以(古砚中眉纹砚的眉纹,大多留于砚的反面,或者尽量在研堂两侧边缘地带)。现如今,加工手段先进,工具齐全,有砂纸、油石,甚至现代化的电动工具,可以快捷地处理硬度高的眉纹。眉纹处理平整后,一点都不会影响研墨的效果。所以,一直以来对眉纹的误读是需要更正的。
局部放大图可见有银星相伴的细密罗纹底。
背面抄手造型。
最重要的是试墨来看砚之优劣。
磨感稳,下发墨俱佳。一般,细密罗纹底的歙砚下发墨都是非常好的。从使用来说,宋人是比较偏好罗纹底质的石质的。
试研之后极易清洗。
下图这方蝉形砚,即是将眉纹留于砚背,细密罗纹留作研堂的实例。
下图一字池抄手砚,干图显得像青黑的光板,湿图底质变青灰,有黑色类似鱼子点底质,其间有残存的枣心眉眉纹,眉纹走向与砚池为垂直方向。
下图为一鉴斋所藏其它的一字池抄手砚:
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