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物药学研究指导原则(十一)

这是我们坚持成长的第 30

吸入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吸入制剂是指通过特定的装置将药物以雾状形式传输至呼吸道和/或肺部以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制剂。与普通口服制剂相比,吸入制剂的药物可直接达到吸收或作用部位,吸收或作用快,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减少用药剂量;而与注射剂相比,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可减轻或避免部分药物不良反应。本指导原则所讨论内容仅限于经口腔吸入制剂在质量控制研究工作方面的特殊研究内容,经鼻吸入制剂暂不纳入本指导原则。

1
吸入剂的分类
2
质量控制研究

1. 气雾剂

(1) 影响气雾剂的理化性质主要有pH值、pKa值、密度、粒度分布、粉末表面特征、粉末形状、晶型、水分、溶解度、溶剂化/或水合状态等。

(2) 气雾剂中添加的辅料均应对呼吸道黏膜和纤毛无刺激性、无毒性,辅料的选择以及具体用量应在处方筛选以及优化过程中的确定,但以尽量少加为宜。

(3) 根据呼吸道生理结构,为使药物有效的分布或沉积在治疗部位,药物的粒度通常在7um以下,粒度过大(大于10um)或过小(小于0.5um)可能会使药物不能有效沉积,疗效降低。对于混悬型气雾剂,首先要进行药物的微粉化处理,将药物粉碎在7um以下。

(4) 混悬型气雾剂的处方筛选过程中应关注药物的聚集和微晶的增长,作为混悬液,药物和分散溶媒存在密度差,必然会在一定时间内造成聚集并产生沉降。如果这种沉降现象不能在振摇条件下分散均匀,势必严重影响药品的使用。

(5) 灌装是气雾剂生产工艺的重要步骤,灌装工艺的不同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常用的灌装工艺有一步冷冻灌装、两步压力灌装、一步压力灌装以及盖下灌装四种方法。

(6) 泄漏率:是体现气雾剂密封性的重要指标。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以及容器和阀门系统一定的情况下,药品在有效期内的泄漏率与装置直接相关。

(7) 气雾剂按照处方组成可分为:溶液型、乳剂型和混悬型气雾剂。根据处方中辅料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种:(1)药物、抛射剂系统;(2)药物、表面活性剂、抛射剂系统;(3)药物、助溶剂、抛射剂系统;(4)药物、表面活性剂、助溶剂、抛射剂系统。

2. 喷雾剂

备注:本文内容参考《最新药品注册工作指南》(编者:张莉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