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懂得团结?

育邻梦

人来疯、自然熟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肉贴肉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

人类是自然世界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最懂得与同伴分工协作的群体,任何一个人都具备与同伴见面数分钟即建立起友好互助关系的能力。然而,当人类进入工业信息化、城镇化社会之后却着实有越来越多家长为自家孩子不懂得如何融入群体、团结同伴而担心。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生在现代社会的孩子们与团结协作这项本能越来越生疏了呢?

明确具体的任务更容易激活孩子们的团队潜能

一、社会分工协作关系变迁

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中的核心成员,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之中迄今为止唯一创造出璀璨文明的群体。然而,就人类个体本身而言,凶猛不及狮子/老虎、强壮不比大象/野牛、高大不如长颈鹿、灵巧不济猴子.......所以,人类唯有通过团结协作才能创造生存奇迹,比如团结一心的原始部族能够捕食比自身强大数倍的猛犸象、能够驱赶贪婪的狼群、能够利用自然物质创建新家园,而这些分工协作绝大多数具有长期性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创造出抽象语言文字和利用自然物质创造出劳动生产工具的群体,因此人类社会越向前进化其创造的劳动生产工具功能也越强大,比如弓箭能够帮助人类捕获近距离的小型猎物,枪支则能在更远距离猎杀体型更大的猎物;锄具能够减轻农民耕作小块田地所付出的劳力,农业机械则几乎能够在不用人付出体力的情况下完成大片田地耕作;马车能够帮助人类实现社会消费资源一日百斤百里转运,火车/飞机则能实现成吨物品千里数小时即达......

购物快递送上门、宅家餐食点外卖、出行用公共交通......貌似城镇之中的所有人都能够在不借助临近同伴的帮助下实现幸福生活。所以,今天生活在城镇之中的人们越来越崇尚“陌生社交”,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协作更多建立在当前、即时利益之上。

二、童年成长环境变化

一浪一伙、野孩子、玩到不归家......曾经是童年最真实的写照。数十年前,无论在农村的田野之上还是城镇大街小巷之中“顽童”们的身影随处可见,因为那时的农村亦或者城镇居民之间那绝对是长期“相邻相亲”。所以,那时孩子们“吃百家饭”、过家家串门儿是稀松平常的事儿。

人类建筑水平提高让住房被建的越来越高,城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然而,城镇高层建筑却没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因为,住进高楼的人们多数情况下回家即大门紧闭,除了赋闲在家的老人和孩子彼此之间能够相互有交流之外,绝大多数中年人很可能对门住着谁都不知晓。所以,城镇之中的孩子们多被教成了“宅男宅女”,他们的成长生活也多被限定在学校——家庭——培训机构”之间。

孩子生命活力最强、胆子最大、禁忌最少......但这也正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致命弱点,因此孩子必须在成年人的监护和陪同下才能确保成长安全,而且今天城镇结构越来越复杂、街道上的交通工具&陌生人越来越多、可供孩子们自由玩耍的场地越来越少。所以,今天城镇之中的孩子在跨进中学校门之前几乎都不能独自活动,与成年人为伴已成为当代孩子学习成长旅程的普遍现象。

三、文教环境变化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当今社会辅助每个人成长进步的主要场所。然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被普及的时间也并不长,在它们被普及之前人们学习生存技能主要依靠家庭和邻居环境。彼时人们想要学习到更多社会生存技能的最佳途径就是多集李家长、张家优、王家强;随着学校教育被普及到全社会,原本依靠邻里互助实现“易子而教”的需求没有了,家长期待孩子成长更好把孩子送进校园即可实现。所以,普及学校教育让社会打破了原有“长者为教”的传统成长习俗,那种一群孩子围在一起聆听邻居老爷爷讲人生成长故事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了。

信息交流是社会凝聚力的核心,家用电器普及之前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几乎只能依靠聊天。然而,家用电器普及之后每家每户闲暇时间在家看电视、玩电脑或手机,串门儿聊天这种事情几乎没有市场了。同样,孩子们的学习成长也随着家用电器被普及发生了变化,动画、网课、网游都已悉数成为孩子们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真正的快乐来自同伴相随

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一个巴掌拍不响、一只筷子轻轻被折断......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人人都明白,但问题是如何让孩子们学会团结呢?

1、创造团结互助的成长环境

城镇化、优生优育让每个家庭相近年龄段【年龄相差5岁左右】的孩子越来越少,因此单个家庭教导孩子团结互助已经不可能成形。所以,需要借助近邻的力量,要创造出更多以邻里互助为基础、辅助孩子们学习成长的环境,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房规〔2020〕10号】,其中明确强调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向托幼、养老等领域延伸,即能说明开展邻里互助辅助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

2、创造更多必须孩子们团结互助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

作业、学分、竞赛......目前教学活动考评绝大部分以个人为主体,课堂也极少引导孩子们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某些学习任务,导致目前整个社会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个人能力培养,而对孩子们的团结协作引导少之又少。所以,提升孩子们团结协作能力亟待提升教学活动中的团队成长考评比例,教学活动中必须创造更多需要孩子们团结互助才能完成的学习成长任务。

3、建设更多亲民型公共、有公益引导的学习成长场所

图书馆、体育馆、文化宫......社会建了许多大型标志性的公共文娱设施。但是,这些大型公共设施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方便抵达的人群极为有限、而且也极少孩子能够独自前往。所以,只有有了便于孩子自主前往的公共成长场地才能聚拢孩子们,只有让孩子们聚拢成团之后才能教导他们学会团结互助。

近距离分工协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旋律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环境是催生一切人类生存智慧的前提,只要环境得当几乎可以将孩子培养成任何模样,比如中国的孩子讲汉语、写方块字,美国的孩子讲英语、写ABC,俄罗斯孩子讲俄语......教育不是高科技,但办好教育比搞高科技更难,因为搞好教育工作真正需要全社会互动、真正需要从营造社会成长环境开始、真正需要每个人团结互助。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0)

相关推荐

  • 积极人生大学刘一凡:如何培养孩子懂得尊重他人!

    懂得尊重 是拥有良好关系的第2项关键能力 / 如果想要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能力! 包括尊重别人的情绪感受,包括把别人的话当话,把别人的情绪当情绪,给别人留面子等等. 一个不尊 ...

  • 如何让孩子懂得喜欢自己

    婴儿,别说站立,若没有别人的扶持照顾,就连生命都难以维持.也就是说,人类,与生俱来就被设计成为无法独自生存,必须相互依存.共同合作才能求发展. 亚特拉心理学的"喜欢自己"理论,对孩 ...

  • 孩子自控力建立的关键期: 2岁到3岁, 4个方法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

    甜椒儿妈妈,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喜欢分享,喜欢倾听,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 ...

  • 让孩子懂得拥有和珍惜

    故事一:茱蒂的一封信 许多看过<长腿叔叔>一书的人,都会羡慕主人公茱蒂的自由生活,可透过茱蒂写给长腿叔叔那些满载着幸福和感激的信札中,我们所体会到的却是隐隐的淡淡忧伤. 6月10日,茱蒂在 ...

  • 孩子自控力建立的关键期:2岁~3岁,4个方法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

    什么时候引导孩子建立自控力?什么时候管教孩子是最佳时期? 听过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管也白管,管孩子就要等到孩子长大了,那个时候家长说什么,孩子才能听得懂,也才能管得住自己. 这是最大 ...

  • 如何让孩子懂得敬畏生命?

    近几年频繁有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自杀与他杀的事件发生. 起因各有不同 只顾成绩不认其他等学习压力大 心里受到极大委屈又不能倾诉沟通 发达的互联网带来沉迷和负面诱导 问题也各有不同 师生间的矛盾 家庭环境 ...

  • 孩子懂得“珍爱生命”,才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父母得从小培养

    快去看看,隔壁家王伯伯家的孩子要跳楼了,我们快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帮忙的.中午午睡的时候,突然群里面有这样一条消息,其他业主也是非常的担心.当时孩子月月爸爸也是非常的紧张,生怕孩子有什么问题. 等到聚集到 ...

  • 【童谣笔记】第13期║高恩道:不要让孩子“懂得更多”

    <童谣笔记>第13期 高恩道 不要让孩子"懂得太多" 我们常常说,写儿歌要避免成人化. 为什么会出现成人化? 就是因为成人作者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代替孩子的思 ...

  • 要让孩子懂得“愁”滋味

    最近注意到一个现象:有不少城市普通收入家庭,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打细算,勤俭持家,而未成年子女们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年龄小一点的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学会了自览购物网,自"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