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将亡的信号是什么?中华古方,告诉你如何留住阳气【一点资讯】

(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

本文理论依据:《内外伤辨惑沦》、《成方便读》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过程,就是阳气不断生化、 充养,由弱到强,又从强到弱不断变化的过程。阳气在,生命就在。阳气亡,生命就会走向终结。

那么,当阳气即将走向亡散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有哪些表现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课题。“精诚名医汇”才疏学浅,难以在一篇文说里为看官全部写清楚。今天,我们只对其中一种危像与您解说。 这就是发热。

这个时候的患者,浑身出现发热症状,面红,比较渴,特别想喝热水。看舌头,舌质往往比较淡。再看脉象,轻轻触摸上去仿佛很有力量,但是重按下去,却又感觉十分虚弱,几乎感觉不到。这样的人,往往正在经历大病、内伤,体质十分衰弱,或者女子产后失血过多。

请大家记得,如果有人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十分危急的了。用中医专业的话来说,此时的阳气即将“散亡”。

为什么要这么说?原来,我们身体里的气,性情彪悍,有滑疾之偏颇。它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不留神就四处奔散。但是,我们的气之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于身体里运行有常,原因还是有什么东西能够“降服”它。这就是我们的血。《读医随笔》里面有一句话,就说得好:“惟血之质惟气所恋,因以血为气之室,而相裹结而不散矣”。意思是说,我们的血可以承载气,令气有所依附。这样一来,气就不会难以驾驭了。

但是,我们的血,有时候也会出问题。这就是血虚、失血。这种情况常见于久病、过度劳倦、内伤、女子生产、崩漏之人。这类人的血一旦不足,体内的阳气就无所依,于是行散开来,导致阳气外浮。这个时候的身体,就会出现发热、口渴、 面红目赤、脉洪大而虚弱。如果不能想一个有效办法,尽快扭转局面,阳气就会散亡殆尽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如何才能把阳气留住?其实,我们祖先早有一方,专解此类燃眉之急。这就是千古名方当归补血汤。

话说这当归补血汤,组方非常简单,只有两味药,即黄芪和当归。其中,黄芪30克,当归6克,两者的比例是五比一。研成粗末,水煎取药汁服用,空腹温服即可。临床应用,常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稍作化裁。

这两味药为什么能起到力挽狂澜之效?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黄芪。黄芪能干什么? 能益气固表。我们知道,此时阳气浮越在外,即将散亡乃是最紧急的事情。于是,我们重用黄芪固表,将体表“大门”关上,堵住阳气散失的路径。这是“急则治标”的体现。留一分阳气,就有一线生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同时,黄芪还有一个补气的本领。补气,是补血的前提。“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所以我们先把气补足,让血的生化有一点基础,这就是“阳生阴长”的道理。与此同时,我们用当归来养血合营, 使得血脉得以充养,最终实现阴血复荣,阳气有所依,这就是使得危象得以缓解 了。

可见,这张古方的应用,堪称惊心动魄之举。它益气固表以治阳浮之标,然后补气生血以复血虚之本,个中精彩,值得玩味。

到了今天,这当归补血汤一般被用于治疗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贫血、过敏性紫癜等血虚气弱和气不摄血症患者。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也有应用此方的机会。应用务必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应用。总而言之,古人以两味药巧妙搭,治疗血虚发热,阳亡殆尽,实在妙不可言,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借鉴。

全文完。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