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砍自己6刀!14岁男孩暑假在家疯狂自残,背后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01

最近,一个医生的朋友圈,看得人触目惊心。

浙江宁波妇女儿童医院的一名医生,在自己值班当晚,发了这样一段话:

一个夜班,接了两个想不开的孩子。

一个14岁,被父母骂了两句后,拿菜刀连砍自己6刀;

一个10岁,被姑姑拒绝玩手机后,从六楼跳下,极力抢救也没能救回来。

光看字面的描述,就觉得当时的画面极其惨烈。

据医生描述,当天晚上10点多,先是一个14岁男孩被爸爸背着匆忙地跑进医院,男孩左手腕横向分布着6道刀伤,刀刀见骨,血流不止。

医生以为孩子遇到了坏人袭击,谁知爸爸竟说是孩子自己动手砍的。

所幸医生抢救及时,也没有伤及几条要害的经脉,否则这条胳膊就废了。

图片来源:网络

可第二个送来的10岁男孩就没这么幸运了。

医生说,自己刚忙完自残男孩的手术,正准备下班,急诊就送来了一个名跳楼自杀的男孩。

被送进医院时,这个男孩心脏搏动微弱,瞳孔已经散大,做了一个多小时的心肺复苏,最终还是没能抢救回来。

孩子的姑姑趴在医院的走廊里失声痛哭:“我就是说了他两句,为啥要寻死报复我啊!”

图片来源:网络

自虐、自残、自杀、攻击自己......

这些残酷的字眼,这些年频繁出现在未成年、青少年身上,让许多家长十分不解:

孩子明明知道这样做是在伤害自己,为什么还要刻意为之?

而家长自己也是在正常管教孩子,怎么会让孩子有这么极端激烈的反应?

这些孩子究竟怎么了?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孩子生气时为什么会自我伤害”的话题。

其中,留言点赞最高的答案是:当愤怒和悲伤无处释放时,那就对自己动手好了,因为生气时伤害自己最容易。

不论是否犯错,犯了哪种错,孩子被骂、被拒绝的那一刻,内心一定是恐慌的。

他们首先希望的是,得到父母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但我们大多数父母是怎样做的呢?

是不是经常不听孩子解释,反而训斥他“在狡辩”和“不服管教”?

当孩子感受到在情感上被父母“抛弃”的那一刻,内心的恐慌则变成了悲伤。

心理学分析:当一个人因为另一个人产生类似悲伤、自责等种种负面情绪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愤怒。

这样的心理变化可以归纳为:

做错事(恐慌)→ 父母不理解(悲伤)→但又无法改变现状(愤怒)+无处发泄(压抑)

当这种愤怒和痛苦交织的感觉,压抑不住,但又找不到发泄口,不能对其他人发泄的时候,他们就会转向攻击自己,进行自我伤害。

伤害自己难道不疼吗?

疼!但比起肉体上的疼痛,心理上的疼痛更加无法让人忍受。

02

我想起央视纪录片《镜子》中的一个真实片段。

16岁的少年家明,父亲是一名企业高管,家中经济条件非常宽裕。

因为沉溺网络,在被父亲请来的几位干预学校的老师试图带走时,进行激烈的抗拒。

他撕心裂肺地大吼道:

“你知道不知道我伤口是怎么弄的?是我自残的。”

“你们要再敢控制我,就等着我进医院吧!”

屋外的父亲,泪流满面。

在一次沟通中,家明愤怒地痛诉:

“他们(父母)永远都觉得我不行。我恨他们。我伤害自己就是要向他们证明,我有勇气。我可以做到。”

“永远都是他们说了算,衣服鞋子都是他们买。什么都要听他们的。”

“我喜欢猫狗,买回来他们就丢了;我小时候买很多东西,他们直接丢了。他们根本不相信我,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怎么做!”

可惜孩子的心声,父母始终不曾听到。

孩子的所有想法,任何跟学习无关的欲求,到了父母面前轻易就会被压抑掉、抹杀掉。

采访中,他眼角含着泪,说了这样一句话:

“他们从来就没有给我机会让我干嘛。”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情绪的欲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能尽情地袒露自己的心声。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很多挫折,甚至是跟父母的很多次冲突。

当孩子面对父母的步步紧逼、生活中的苦恼和压抑,自己却又无法反抗、无力改变时,也许他们选择的发泄方式就是残害自己能够主宰的身体。

想起2019年7月份有这样一则新闻:

重庆一9岁男童因写作业跟家长起争执,不堪忍受母亲的严厉要求,赌气跳楼自杀,不幸身亡。

可悲的是,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儿童发展心理学指出:

孩子从一岁半起,自我和独立意识增强,希望所有事情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如果遇到挫折,很容易情绪爆发。

如果孩子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激烈行为,那么,背后隐藏的可能是他们无法承受的愤怒情绪。

那么,这些愤怒的情绪从哪里来呢?

03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过: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对照我们的养育方式,也许答案就容易看得到。

1、不给孩子发泄情绪和表达需求的权力

对孩子而言,不论是发脾气、打人还是打自己,都只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给父母的信号是:我们遇到麻烦了,心情很糟,需要父母的安慰和支持。

但是,很多父母给了错的回应:

不许哭!再哭你就给我一边站着去。

你给我闭嘴,做错事还有理了?

你再这样无理取闹,我们就把你送回爷爷奶奶家!

这些话给出的信号其实是:

父母拒绝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否认他们作为个体的独立意识;情绪上的威胁、恐吓和步步紧逼。

美国心理学家雅克·希拉尔说:“愤怒是一种内心不快的反应,它是由感到不公和无法接受的挫折引起的。”

正是这些不公正、不理解、又带有侮辱意识的言语,才让孩子紧闭心门,将内心的委屈和苦楚独自咽下。

2、父母行为上的心理暗示:做错事了就得接受身体上的惩罚

我们曾收到过这样一个妈妈的留言:

我们家孩子性格外向,可以说有些调皮捣蛋。爸爸也是个急脾气,孩子做错事后,只要顶嘴、争辩,他上来就是几巴掌打在屁股上,孩子经常委屈得哇哇哭。

没想到,这一打坏了。有一天,爸爸又批评了他,不等爸爸动手,他突然就朝自己脸上打一巴掌,把我们都吓坏了。后来只要他被批评,就会打自己,我们怎么给他讲道理、训斥、制止都没用。

孩子的心理结构及自我认识都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分不清怎么做是对的,是让父母高兴的。

当他们发现“只要自己挨打了,父母就会不生气”的时候,就会跟着父母有样学样:不用你们动手,我自己打自己。

这其实就是一种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暗示,并会让孩子慢慢养成习惯,从而造成无言的伤害。

3、孩子一撒泼就妥协,家长成为可以被威胁的对象

在节目《超级育儿师》里,一个叫强强的男孩,只要开始发脾气,就会嚎啕大哭,同时挥起两只手疯狂地打自己的脸,只要家人靠近,情况就更糟。

妈妈说他每次发脾气都会把脸打肿,家人又急又气,却又无计可施,只能妥协。

育儿师现场分析到:“强强所有的 '自虐’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你们之前所有做的方法,都是在妥协。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哭、自己打自己带来的结果是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你们最在意什么,他就会用什么。”

家长一旦成为孩子可威胁的对象,那他们就会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要挟、甚至报复家长。

04

孩子易动怒、有脾气本身没有错,这是情绪的自然宣泄,但如果孩子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不满,我们一定要及时干预。否则,随着孩子情绪激烈程度不断地增加,很可能会发展成“自虐”,甚至会发展成“虐他”。

首先,与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要对孩子步步紧逼,给他们留喘息的空间。

孩子犯错后,通常情绪会比较激动,这时候不要逼着孩子立即道歉,甚至动用暴力或武力,可以给孩子一个冷静、反省的时间,让他冷静一会儿。

当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后,才能听得进去道理,也更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

一味的逼迫,会将巨大的负面情绪堵塞在孩子的身体里,孩子就很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

第二,在孩子出现自我攻击的行为时,帮他们淡化这个行为。

父母不要对他们打自己的行为太过紧张,更不要马上大声训斥去制止。

父母可以蹲下来,轻轻抓住他的手,温和地放在自己的手心里,静静地看着他或抱着他,轻拍他后背进行安抚,暂时将他们从自我伤害的行为中剥离出来。

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接纳,心里也很容易放下戒备:委屈被接纳,愤怒被接纳,错误也被接纳,孩子才会愿意“软”下来跟父母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情绪发泄通道。

当孩子想发脾气、想自虐的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不能打自己,更不能伤害他人。

可以握紧拳头,大声呼喊:“我很生气,我要炸了,我想发脾气!”

语言上宣泄出来后,会将愤怒情绪消解一大部分。

如果孩子还是想动手,可以让他们撕一些废纸、捶打沙发垫子等,或者出去跑一跑、跳一跳,出些汗……这些都是不错的办法。

当然,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细心陪伴十分重要,这会让孩子明白:我可以发泄情绪,转身,我也有父母做我的“靠山”。

有了足够安全感和心理能量的孩子,才不会被情绪肆意操纵,成为情绪的傀儡。

情绪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让孩子会哭会笑,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人;也能让孩子深陷迷茫的漩涡,让他们自我否定,养成极端的行为习惯。

而父母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关心,才能及时发现孩子情绪的变化,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控制情绪,成为一个有自控能力的人。

如此,我们才能养出一个高情商、爱自己的孩子。

(0)

相关推荐

  • 厌学、暴躁焦虑、自残...家长千万别忽视孩子这些“坏情绪”,小心是它在作怪!

    西西 "   最近,有家长总问我: 家长 孩子长时间沉默发呆,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 孩子脾气冲,一言不合就怼父母:顶撞老师: 孩子食欲下降,失眠,还出现自伤自残的行为,甚至有厌世想法: .. ...

  • 过多训斥孩子是把孩子推离自己

    孩子很小的时候,他摔倒了,不停地哭泣,作为家长的你是怎么做的?赶紧把他抱起来,安慰她,还要顺便责怪是地板的错,千方百计想让孩子笑起来.可是他大了,做错了事,这个时候你做了什么?有些家长劈头盖脸就是训斥 ...

  • “若有来生,我们不要见面了”

    "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们不要见面了." 这是一名上海南汇14岁的女生,学习成绩优异.从遗书的细节中,能够看出孩子性格细腻,懂得为他人着想,但是她却对人生失去了希 ...

  • 孩子为什么自残、自伤?听听他们自己怎么说!

    很多青少年出现过自伤.自残行为,比如用小刀.玻璃片划自己,用手狠狠掐自己,用头撞墙等等. 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一项调查显示,近20%的学生有过自残自伤行为.尤其是抑郁症.双相障碍青少年患者中, ...

  • 成长系列(1):​杜绝撒谎是男孩变得诚实

    我儿子上幼儿园了,老实说他最近不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非常喜欢找借口,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教导他了. 我的孩子上一年级了,他不爱讲实话,道理也给他讲了,也打过也骂,但是都无济于事,我该怎么办呢? 我有一 ...

  •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伤害自己?家长如何识别孩子的“危险信号”

    "自残"这个词,是青少年父母不想也不愿听到的,更不希望它是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事情.可现实却是--这样令人担心.害怕的事情屡屡发生在青少年身上. 关于青少年自杀或自残的事件频频被媒 ...

  • 孩子动不动就“自残”,很可能是“情绪饥饿”,家长必须要重视了

    有一次送孩子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哭闹,死活不愿上幼儿园,然后老师和家长在一旁劝导孩子,孩子干脆赖在地上不愿走了.孩子的妈妈就蹲下来哄孩子:'宝宝听话,幼儿园里有好多小朋友和你玩呢, ...

  • 孩子厌学叛逆不读书,拖延很严重,智慧家长这样扭转!

    前段时间,成都49中的高中生小林自杀坠亡,引起社会关注.他在自杀之前曾躲起来疯狂割手自残,鲜血直流,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既然他一心求死,在死之前为什么又要自残?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其实,这是因为小林当时 ...

  • 孩子犯错后,父母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进化妈:孩子犯错的时候,最需要我们的爱与接纳,但更需要我们的引导与教育. 作者:打盹的下午茶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假如,你新买的爱车,突然成了"大花脸",你是什么感受? 近日,杭 ...

  • 情绪的奥秘及行为疗法

    一.三大疗法概述 认知疗法是我最欣赏的,可能很多家长都看过我的博文:谈谈家长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认知疗法 可以很好地应用到家长的情绪调节,孩子的情绪.行为.性格的改变上. 二.情绪的奥秘 在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