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要分清层次,“内圈外圈”,一起来看看
芦叶枪,长九尺,锐可透甲。三节棍,能卷缠,变化多端。拳似九曲珠,形容各部位都盘活了。里里外外,都摘开,盘润了,劲也就改了。还是那套拳,那一式,关节活,骨子里也活了,东西上一档次。太极拳,里外要有反差。外面静,里面生机勃勃。外头快,里头反而安静。
胸有激雷,面如平湖。招这种东西,要练成一种随机。体感是什么?应变。想都不想,劲一动,招就出来了,身上练出下意识。拳不是越抡越狠,而是越练越讲究。好勇斗狠,不是拳劲。遇到情况,突然蹦出个巧的,这是拳劲。
无意落空,刹那惊动。有一次,我在火车上,坐在过道凳子上。火车上那种凳子,你不坐,它就自动收回去了,结果我起来时,忘了,又坐回去时,一下坐空了,心里一惊,丹田猛然抽动,腾一下子,又站起来了,吓旁边人一跳。丹田这个部位,本身就有意识,只是一般人不懂开发。
练隔膜,练丹田,内部有活力了,心才能安住。内气弱,身体虚,火力不壮,心态就好不起来。把身体搞好,身安住,心才能安住。站桩也是,先学安身,再学修心。身心不分家,身上合适了,心里自然合适。合适就顺。站桩劲要顺,前后上下左右,随时能变换。
一气流动,与神俱往。功夫深了,才会有气感。越深的人,气越通。抱着丹田,通过打拳,自身揉成个大球。太极拳就是活药。动之得法,必出药力。人体有生物电,心脏跳动,神经传输,都是电能。所谓循环,就是动能流转。筋劲是网状的,求圆,走弧,都是在开发筋膜。
左顾,右盼,实际是一种法。左肘划圈,右肘也划圈。左胯前转,右胯就后转。如果你把几个式子,贯穿起来,身上的圈,环环相扣,一套拳下来,就是连绵不断。不断的是谁?圈套圈的劲。身上敏感的人,汗毛随时能立,武术叫攻皮。站桩时,有过堂风吹拂感,那是立了汗毛。
不是筋长力大,而是筋弹力大。练关节开合,就是练筋弹性。所谓空间,窍内开合,练得是缝隙弹性。这就好比,两臂是否得劲,全在两肩开合运动。扣肩,撑云门。开肩,撑肋弓。肋是内圈,手臂是外圈。用肋控肘,手臂即使不用劲,根劲贯通,力道也十分强。
有撑有坠,内塌外扩。当你站桩时,手臂内圈放松,劲感柔和。手臂外圈微撑,张力饱满。虚胸圆背,胸是内圈,要放松,东西才能下去。背是外圈,背要有张力,球劲才完整。有一圈力线,在腰上。腹腔是内圈,久练腹腔自旋,腰腹会出现一圈力线。
用内圈带外圈,胯是内圈,腿是外圈。胯根动,腿法出。从大腿根这个部位,走劲。从锁窝通到手臂,从里头抻。也可这样理解,外圈反映了内圈。手臂划圈,好像抚摸肋骨,根根灵活。后背鼓荡,犹如揉盘膈肌,或旋或张。太极是内家拳,以内导外,以内劲催外形,这是根本法,我们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