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可往,吾亦可往。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19-08-12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武皇帝 元光6年 前129年 冬
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各万骑,击胡关市下。卫青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公孙贺无所得;公孙敖为胡所败,亡七千骑;李广亦为胡所败。
【译文】匈奴入寇上谷,杀掠官吏百姓。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从上谷郡出发,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发,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郡出发,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郡出发,各领一万骑兵,进攻边关贸易市场一带的匈奴。卫青直捣龙城,共计斩杀、俘虏匈奴七百多人;公孙贺一无所得;公孙敖被匈奴打败,七千骑兵战死;李广也被匈奴打败。
(奇袭龙城简易地图)
【解析】一、为何进攻匈奴大约都在冬季?
冬既是终,凛冬降临,万物收藏。北方的蒙古高原,更是冰雪覆盖,草木凋零。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夏秋之际,水草丰美,匈奴个个人肥马膘,如一只吃饱了没事干的秃鹰,在草原打着饱嗝盘旋。秋过冬藏,农耕民族也收获了粮食,正是资源最丰富的时候,匈奴马上就要过冬了,为了在天寒地冻中过个好冬,自然要南下寇边,抢人抢粮。
春夏季节,遍地都是野花野草,天苍苍,野茫茫,草低见牛羊,蒙古高原上到处都适合居住,匈奴快马驰骋来去无踪,汉军要想在蒙古高原找到匈奴决战,无异于大海捞针。天长日久,无论是士兵身体还是后勤供应,都支持不住多久,往往走着走着就得打道回府,不战而败。
而冬天,皑皑白雪覆盖草原,零下几十度的恶劣天气,人要取暖,牛羊要吃草,用排除法,可以大概估摸到匈奴在什么地方,蒙古高原在冬季比较适合居住的地方不多,人都是贪图安逸的,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匈奴没理由放着舒适的环境不住,偏偏往冰天雪地里钻。
所以,历代进攻游牧民族,大多选在严冬的漫天风雪里或初春的冰雪销溶之时,出其不意,趁着严寒肆虐,冰雪未销,游牧民族人困马乏战斗力低下,给予致命打击。比如说汉代卫霍北击匈奴,唐代李靖奇袭突厥,明代蓝玉捕鱼儿海北扫残元,都是在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冬春之际。
二、意外的惊喜
奇袭龙城,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发生在元光六年,前129年。四年前,三十万大军云集马邑,无功而返,王恢自杀谢罪。这一次,如果再次折戟沉沙,又该轮到谁承担责任?可能是李广也可能是公孙敖,不管是谁,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此战无论对汉武帝、卫青个人而言还是大汉朝廷,都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建元二年,前139年,卫青遇武帝于平阳侯府,这次,十年历练,汉武帝终于给了卫青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十年间,卫青作为建章监和侍中,跟随皇帝左右,预闻朝政。在此之前,卫青从没有打过仗,这是他的第一次出征。
从汉武帝的战略布局来看,这次四路骑兵出塞击胡,其目的,一是试探性进攻,验证武帝的主动进攻战略的可行性;二是政治表态,如果总是挨打不打回去,那么打人者会变本加厉的欺负人。三是报复性进攻,边境吏民无辜,如果该管的事不管,丧失的是人民对大汉的信心,换来的是日益萎缩的边境线,因为朝廷不管他们,他们自己又管不了,只能用脚投票了,要么逃要么叛,要么死。
这一次,匈奴进攻上谷,派卫青从上谷出击,就是想要他和匈奴正面交手取得战果,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卫青没有接敌,反倒是公孙敖、李广军面临压力,如果汉武帝一开始的计划是奇袭龙城,那公孙贺的位置最好,可他却一无所获,可见,奇袭龙城,是卫青临敌时的机变,听闻多路兵线失败后的孤注一掷,卫青不是霍去病,打仗历来求稳,如此骚操作不会是一开始的战略计划。
这次如果接着失败,对于卫青来讲,那就是首战失利,对不起汉武帝的栽培和信任;对于汉武帝来讲,那就是接二连三的打击,多次用兵不利,穷兵黩武,望之不似人君;对于大汉来讲,这一次取得战果非常关键,鼓舞士气的作用、抚慰人心的作用,提振信心的作用,大于战果的直接收益。
所以无论如何,这一战都要想法设法拿下战果,万把骑兵,天寒地冻,孤悬敌后,人吃马嚼,数千里奔袭,稍有不慎,或者运气不佳,很可能就要有来无回,冻死在白茫茫的高原上。但卫青没得选择了,君恩深厚,养兵千日,十年磨一剑,亮剑,当在此时。
奇袭龙城之于汉,恰如平型关大捷之于抗战,自汉兴以来,屡屡受挫于北境,往往一无所获,龙城一役,打破了匈奴的神话,汉之雄风如卫青之战功,自此初露锋芒。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经历代积累,汉武帝承六世之业,从此以后,帝国的资源不断往北境战争上倾斜;北击匈奴,让天生的侵略者俯首帖耳,旷古未有,扬万世之意气,从此,汉成为了民族的名字,凡谈及中国者必言及汉。寇可往,吾亦可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天下大势,和久必战,战久必和。汉匈关系不可调和,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的关系不可调和,汉与匈奴,必有大战,早晚的事。欺软怕硬之势如水之下流,自古皆然,怕什么来什么,惧战者必被无尽的侵略所欺压;而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穷兵黩武者也必然会把国家掏空。
国家是由人组成的,国家意志,需要人民的意志为支撑,人的意志,决定了国家意志。而人,毕生追求的是什么?快乐。这个快乐分为物质上的快乐和精神上的快乐。宋之惧战,以币侍敌,物质上的帐算起来不亏,逃避战争可以稳定发展经济,可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百姓的追求,精神上的帐,又该怎么算呢?
故终宋之世,爱国诗人尤其的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史以明智,诗以咏志,文人的诗,有笔如刀,非痛彻心扉,销魂入骨,无以发出时代的呐喊。而这些爱国诗能够脍炙人口,广泛传播,光耀千古,打动人心,无一不在诉说着个人意志,没有共情认同,何来广泛传播?基于此,要吃匈奴肉的不仅仅是岳飞,做梦都想着北伐最后死不瞑目的的也不仅仅是陆游,他们的诗广泛传播,代表的是民意。
光有物质文明有什么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光有物质文明的国度是没有灵魂的,物欲横流的两宋之下,掩盖的是精神萎靡,是拳拳赤子无处安放的灵魂,是秦淮河上摇曳的霓虹,是平民百姓低垂的眼皮,空洞的瞳孔,没有精神文明建设,就如同没有脊梁,什么东西没有脊梁,软体生物。
国弱而身富,虽富何益?项羽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为世人所耻笑,格局太小,沐猴而冠。其实国弱而身富,才是真正的锦衣夜行。在抗日之时,既有贵者以身殉国,也有富者抛家舍业,更有无数的中产阶级投笔从戎。为何?作为食物链的中高端,他们傻吗?锦衣玉食的日子过腻歪了吗?只是不愿与时局沉浮,不愿锦衣夜行,不愿意当软体生物罢了。
不愿锦衣夜行的,不光会有肉食者和中产,更有富裕起来的小康之家,人的自我实现分等级,跟食不果腹者谈锦衣夜行,实在是强人所难,所以文景朝能够忍辱负重发展经济,而武帝朝,综合国力有了积累,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自然就有了更高一级的追求。现在为什么网络上喊打喊杀的键盘侠为什么这么多?还不是因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准大幅度提高。
时间转到清朝民国,列强欺凌,军阀割据,官僚盘剥,地主压榨,人民食不果腹,蒋校长开局一只碗,壮丁全靠抓,部队枪一响立马即溃,将领们千里转进,其疾如风,见过哪个老百姓哭着喊着要上战场的?上战场的大多都是被压迫得活不下去的人和不愿锦衣夜行的人,关注的,大多也不是蒋校长。
汉武帝北击匈奴,难道文帝景帝不想扬眉吐气?只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罢了。汉武帝能够北击匈奴,靠的是70余年积累的综合国力,靠的是火炉旁爷爷给孙子讲当时自己是如何在匈奴入侵时全家被杀后死里逃生的怒气,这是几代人的怒气累积刷出来的大招,一旦释放出来,必定如雷霆万钧。不经大乱,不知治之贵,不经严寒,不知春之暖,不食黄连,不知糖之甜。正是有了几代人的怒气积累,这才有了北击匈奴的基础,汉之强,军之强,强在国力,强在器械,强在将领,强在士兵的战意值。没有人民的精神需求,没有士兵的战意值加持,如何带领一万骑兵冒死深入虎穴,孤身犯险?如何奇袭龙城?如何封狼居胥?
赚钱了,不就是用来花的吗?综合国力起来了,不就是用来消耗的吗?如果只赚不花,要钱何益?如果只积累不释放,积累为何?关键是要花的值,花得满意,花得可以开心很久,关键是可以边赚边花,有进有出,收支平衡,这样的人生才算没白活,条件允许,以战止战也是一种选择,这样的战争才算没白打。汉匈之战打的值吗?2000多年来,一直给中华民族信心和勇气,我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