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命名】

1996年首次提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posterior leukoenphalopathy syndrome,RPLS)。
2000年被发现:该病不仅仅局限于大脑白质,还可累及皮质,被命名为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
目前通用的命名仍是:RPLS。
【流行病学】
临床少见。中位发病年龄45岁,男:女= 0.8:1。
【病因】
恶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或先兆子痫、肾脏疾病、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各类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的使用等。
【发病机制】
①高灌注学说,②细胞毒性物质损伤学说,③脑血管痉挛学说。
【临床表现】
典型的RPLS以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视觉障碍、精神症状及局部神经功能缺损为临床症状。
【影像表现】
按头部MR影像,可分为三类:①病灶累及枕叶合并高血压症状,②枕叶病灶、血压正常伴血管内皮损伤,③血压正常伴基底节、脑干、丘脑病灶。
主要位于大脑后循环供血区,多呈对称分布。由于其病理表现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因此DWI呈等或低信号,ADC呈高信号;部分患者DWI高信号、ADC低信号,可能为血管源性水肿未控制,演变为细胞毒性水肿。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现,RPLS的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十分常见。不典型的RPLSS可表现为脑皮质、额叶、颞叶、基底节区、小脑及脑干等区域受累,并可出现病灶强化、颅内出血等。
累及脑干的RPLS:会出现“临床—影像学分离”现象,即:影像学表现较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对较轻。
【鉴别诊断】
1.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横窦血栓时患者脑水肿常位于双侧枕叶、顶叶,MR平扫时与RPLS鉴别困难,但MRV可协助鉴别。
2.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splenial lesion syndrome, RESLES):儿童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应治疗后病灶可完全消失,一般不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多为兴奋性神经毒性细胞水肿,病灶局限于胼胝体压部或以胼胝体压部为主。
3.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炎症(cerebrakamyloid angiopathy related inflammation, CAA-I),也可出现可逆性脑白质病变,但多局限于一侧,在白质病变区及其它部位(如皮层或皮层下)可见多发的微出血灶。
4.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主要表现为细胞毒性脑水肿。
5.皮质下脑白质疏松:病灶多分布于脑室旁,且病灶多相互融合。
6.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病灶多分布于幕上,且不对称。
7.其它,如:脑梗死、脑炎、脑转移瘤等。
【治疗】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预后】
通常是可逆性的。多数经积极治疗3-8天后临床症状缓解,神经影像学表现通常在几周内消失。
但部分RPLS患者未及时正确诊断,延误治疗,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癫痫持续状态、颅内出血或者大面积脑梗死,可致残甚至致死。
【参考文献】
1.徐文,周妍,武亚男,等.可逆性喉部白质脑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9,45(1):42-46.
2.李春星,周仪,符益纲.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39(2):148-150.
3.吴绮思,李咏梅,张文玉,等.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相关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7,42(6):724-730.
4.敬佩凤,陈秋惠,张医芝,等.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2):504-50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