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颜色与熟普洱惊人相似,做旧茶掌柜如何自圆其说?

《1》

前几天发了关于“做旧老白茶”与真正老白茶的对比照片。

然后就有一个福鼎的茶掌柜来发表了一番不同意见。

他举出了国标的例子,说国标规定白茶可以是红色。

这言论立马就吓到村姑陈了!

要论看法律条文的仔细与严谨,村姑陈还真是不算粗心的那种,小时候在母上大人办公室,无聊的时候只能看书柜里的法律书籍.....

长大之后,人家看法律文件、看合同,看到密密麻麻的字迹,会头晕。而村姑陈却觉得这些黑蚂蚁非常熟悉,甚至非常亲切,仿佛见到了老朋友一般。

这种状态,自然延续到白茶的国标。

所以,白茶国标什么时候规定白茶可以是红色的了?我怎么没看到这段文字?

查!

(闽剧里,年轻的包拯遇到难题,嫂嫂端了一杯茶出来,一语双关,三弟,茶啊,你怎么不用茶?~~~)

《2》

一查就查到了三级牡丹和二级寿眉(都是各自品类里低等级的)。

国标的原文是:

三级牡丹,叶底尚软有破张、红张稍多。

二级寿眉,叶底叶张较粗、有红张。

请大家注意国标在这里的用词。

三级牡丹是“红张稍多”,二级寿眉是“有红张”。

红张稍多,是指,在众多的三级白牡丹叶片当中,红色的叶片,稍微多一点。

这里用的量词是“稍微”。

稍微,名词解释是: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

可见,三级白牡丹的“红张稍多”,指的是红色叶片不多,在这款茶叶整体颜色当中,红色的程度不深

不多与不深,可以理解为,这款白牡丹当中,偶尔有几片红色的叶片,但数量并不多,并不会让整款茶呈现出红色的感官印象来。

二级寿眉有红张,则是指,在这个等级的寿眉里,可以有一点、有几片红色的叶片。但量肯定不大,否则,不会用“有”这个词。

如果红色叶片数量量可以很大的话,那就不是有,而是红张量多,色红为主。

可见,无论是红张稍多,还是有红张,都是指,偶尔有一点点红色叶片,但量不会太大,红色只是绿色的点缀,不是主流颜色。

跟这位茶掌柜说的“白茶可以是红色”,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可以是红色”,这种语言表述,极容易让人理解为,白茶就是红色的,整筐白茶都可以是红色的,大部分都是红色的叶片,绿色的叶子只是点缀。

这种理解,是对国标概念的偷换。

最容易误导没有认真看白茶国标的消费者。

让他们心甘情愿掏钱,买回来一块红色为主的“老白茶饼”,心里还以为是符合国标规定的优质茶。

《3》

白茶可不可以是红色的、白茶的主要色调可不可以是红色,白茶国标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是不容许任何的误读与狡辩的。

并且,如果按这位茶掌柜所言,白茶可以是红色的,红色咖色褐色黑色的白茶,都算作是正常颜色的话,那么,你让熟普情何以堪?

村姑陈从家里搜出来一块熟普,两三年的。

将这块熟普放在作旧老白茶饼边上,一对比,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它们俩的色泽,居然惊人地相似。

甚至,这块熟普的叶片,比这块作旧老白茶饼的叶片,还更具有鲜活度。

作旧老白茶看上去比两三年的熟普还老,熟普要哭晕在厕所了。

大家知道,熟普的工艺,是渥堆发酵,加温加湿重度发酵;白茶的工艺,是微发酵。

而现在,我们明明白白地看到,重度发酵的熟普,跟微发酵的白茶颜色竟然极为相似,这简直要颠覆三观了。

茶叶的颜色,是受发酵程度影响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熟普与白茶,这两种发酵程度完全不一样的茶,竟然生成了同一种颜色来呢?

《4》

普洱茶是用大叶种做的,大叶种跟白茶的大白大毫茶树一样,采下来的时候都是绿色的。

那熟普为什么成茶之后是红色、褐色、黑色的呢?

它的变色过程,专业文章是这么介绍的:

微生物分泌的酶类对渥堆叶的有机物质起分解,水解,氧化作用,如氧化酶引致儿茶素氧化聚合,进而转化为茶黄素,茶红素等有色物质,这是熟普颜色转红的原因。

可见,熟普茶叶片从绿到红到褐到黑,是渥堆发酵的结果 。

那这些作旧老白茶,它们的颜色也从绿到咖到褐到黑,难道不也应该是渥堆发酵的结果么?

如果只是简单的萎凋+烘干,是不可能将茶叶做成咖褐色的。

生普陈化多少年,依然是绿色的,这便是最好的例证。

故而,正常的白茶,就算陈化N年,它也不应该是咖褐色。

除非有人参考熟悉普的工艺,将这款白茶渥堆发酵,加重发酵,在高温高湿的作用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让这些白茶,从绿转红,再转为咖褐。

然则,渥堆发酵,它就不再是白茶的工艺了,渥堆发酵过的白茶青叶,也不能再被定义为“白茶”了。

它成为了一款用白茶茶青制作的熟普,不不不,它还没资格称作熟普。

它没有揉捻,不是大叶种,不能算普洱茶。

只能可悲地,成为一只四不像。

在某音上,在某宝上,在某东上,被舌灿莲花的茶掌柜,卖出超过自身正常定价好多好多倍的,好价钱。

《4》

“老白茶”生出咖褐色,熟普偷偷笑了:“一看就是跟我一样渥堆过的。”

人骗得了人,但人骗不了茶。

茶不会说话,而桃李不言,却下自成蹊。

茶,也终将会说话,告诉世人一些早就应该真相大白于天下的“秘密”。

风流总会被雨打风吹去。

制假售假者,也终归会被钉在良知的耻辱柱上,遭受正义的捶打。

而村姑陈,就算说这些真话,会被某音上的茶掌柜们群起而攻之,也不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夺戴凭席的,终究是正义。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