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B站一条十秒的的唢呐演奏打动了无数网友心,获赞无数:这段是宋东野《安和桥》的间奏,本来挺民谣风的歌曲,因为唢呐的加入而显得十分悲情。网友的弹幕戏称:这哪里是“安和桥”,这是“奈何桥”啊!又或者:麻烦帮我盖一下布!别看唢呐现在被称为中国的民族乐器,它其实是在公元3世纪,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的。它的个头小,音量大,自带5千瓦音箱,因此被称为“乐器流氓”,有它在,无论是二胡古筝还是小提琴电吉他,不分彼此,全部下架!在乐队里“流氓”得理所当然。唢呐的演奏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宣泄感,恰似北方人的性格,爽朗直白,燥得很。在影视配乐中,它常常会在高潮处出现,起到煽情的作用,表达凄凉、悲壮、豪迈的情感。比如在星爷的《大话西游》中,每逢大圣出场,总要来一段唢呐solo,结果让《小刀会序曲》成了孙悟空的BGM。
还有前面介绍过《黄飞鸿》的系列电影,黄飞鸿的BGM是民乐《将军令》,后由黄沾填词,写成了著名的《男儿当自强》。
和大部分乐器不同,唢呐不但会在音乐厅演奏,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时常看到它的身影。只要有它的地方,那就是:接!地!气!红白喜事一把抓,土得掉渣渣。唢呐在传入朝鲜半岛以后被称为太平箫,上面这段视频就是韩国艺术家用唢呐演奏的爵士味乐曲。因为爵士乐本身的调式特点让这首乐曲依然有种哑哑的暧昧,就像一个美女穿着东北花袄子跳钢管舞,怪奇特,但是怪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