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是诗的符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以“纯朴的乡村”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从诗文中感受乡村独特的风景,无论是诗,还是文,紧扣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乡村美景,历来是作家笔下抒写的对象。作者借助乡村的人、事、物来传情达意。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字背后体会作者的传情达意,透过文本,引导学生思维直抵作者的写作意图。

本册第一单元以《古诗词三首》开篇,诗言志,词言意,如何才能把学生引入诗词天地,确保学生在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既能从字里行间体会诗词的意境,又能体悟作者在诗词中彰显的乡村情怀。为此,我一直在深读文本。

《古诗词三首》中,有个共同的意象:篱落。比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日长篱落无人过”,《宿新市徐公店》中“篱落疏疏一径深”,这是两首诗中的共同意象。那么,何为篱落?篱落就是篱笆,就是指竹块和泥巴做成的栅栏。它有什么作用,其实没有什么作用,只是乡村人家习惯在自家屋前做这样一种栅栏,有一种归宿感。现在,很多人建屋时,也学古人的做法,在屋前砌围栏,至于围栏到底有什么作用,我想,除了美观,就是给主人一种归宿感。

事实上,我们读古诗就会发现,篱落是古代乡村田园风光的一种特有的符号,这种符号就会被诗人融入诗中。“邻家闭门月色好,篱落参差残雪中””烟村清浅白沙溪,篱落槎枒老树枝”” 蛙一两声隔篱落,萤三四点过池塘。””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几家篱落傍溪居,只看青山尽自如。等等。这些诗句充满了乡村气息,其根本原因就是有“篱落”这一意象在其中。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词中并无“篱落”一词,但是,我们从词中可以窥见“篱落”的影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一所低矮的茅草房紧靠着一条小溪,小溪边上满了碧绿的小草。低矮的茅草房四周,一定有篱落,这是乡村茅草房特有的景象。所以说,古诗词有了篱落,就有了乡村气息,更能彰显田园的美,田园的静,田园的净。

诗人正是抓住了乡村特有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明丽清新的图画,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田园风光的美丽,感叹劳动人民的质朴和修然自得的生活。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在诗人的眼里,田园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支歌。正因如此,田园的美不仅让诗人沉醉,也让读者留恋。

诗人把笔触伸向乡村,借物抒情。这种抒情有两种情况,一是抒发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一是借乡村的一切表达对家园的思念之情。诗人,正是拥有了一颗诗心,寄情于山水,寄情于乡村。这情有多重?思之深切,念之浓厚。同时,诗人看到美丽的田园风光,把自己的年龄缩小,回归乡村,以儿童的视觉去感知乡村的美好,这是因为诗人有一颗童心。所谓童心未泯,是诗人的气质。而我们,正值童年,不正和诗人在美丽的乡村漫步吗?不正在诗中感受乡村的人情之美和生活之美吗?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想回到几千年前,回归乡村,建一间茅屋,手扶篱落,轻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该是一种多么悠闲的生活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