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波| 洋火
洋火,是早年间我国老百姓对火柴的称呼。
早期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民族工业基本一片空白,很多日常用品都是从国外买来,国人便将外国的产品加上个“洋”字,于是应运而生了很多带“洋”字的货物,比如我们把外国的手枪叫“洋枪”,大炮枪叫“洋炮”,铁钉叫“洋钉”,火柴叫“洋火”,点灯的煤油叫“洋油”,自行车叫“洋马儿”,雨伞叫“洋伞”,建筑用的水泥叫“洋灰”,西方人穿的西装叫“洋装”,西方人喝的酒叫“洋酒”等等……
在我们的童年、少年时期,洋火、洋油是家家户户必不可缺的日常用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火柴是根据物体摩擦生热原理,利用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活性,制造出的一种能摩擦发火的取火工具。根据《资治通鉴》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烛为业。”这可视为当前记载中原始的火柴。到了南宋时期,杭州街道上,已经到处都有出售火柴的小贩。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中的《发烛》说:“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
在欧洲,火柴出现于古罗马时期。当时一些小贩,将木柴浸泡在硫磺中出售。这种被浸泡在硫磺中的木柴本身并不起火,而是可以用来引火。中世纪时期,欧洲人又用芦苇取代木柴,成为引火材料。研究者认为,马可波罗时期,中国早期的火柴技术传入欧洲,后来欧洲人就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进。
1830年,法国的索利亚和德国的坎默洛对火柴进行革新,用黄磷、硫磺和氯酸钾混合原料制成现代的火柴。由于黄磷有毒,后来又逐渐为硫化磷取代。可硫化磷火柴随时可能自燃,非常不安全。直到1855年,瑞典人发明了安全火柴,它的优点是红磷没有毒性,并且它和氧化剂分别粘附在火柴盒侧面和火柴杆上,不用时二者不接触,更加安全,方便使用。
二十世纪初,西方火柴又引进中国,老百姓称之为“洋火”。
记得小时候,母亲隔段时日就差我去十字口的供销社买洋火。一封十盒,灰纸包装,一盒约有20支。火柴盒上有时贴着一张印刷粗糙的火花,有时就印着“安全火柴”四个红字。
那时候用火,除了做饭引火,用的最多的就是家人抽烟用火。因此,都是仔细使用,不敢浪费。特别是阴雨天,潮气重,柴火不好引燃,往往要用好几根火柴,每当这时,娘就有些心疼。
让娘最心疼的还是我们小孩子玩火柴。有时候趁着大人不在家,我们小伙伴们就聚在一起,拿出一盒火柴,将火柴竖立着顶在引火皮上,然后用手指使劲一弹,火柴便引燃了,带着烟气划出一条抛物线。由于玩火,不时会烧坏衣物家什,甚至引发火灾,大人就经常以“小孩子玩火晚上尿炕”吓唬我们。
每当寒假的时候,我们男孩子经常偷拿家里的火柴。那时,男孩子时兴玩自制的洋火枪,子弹孔里塞上鞭炮火药,子弹孔底部需要放上一粒火柴头做引子,这样,扣动扳机,枪就响了。
火柴还是我们游戏、学习的好帮手。记得小学的课本和寒假作业上,就经常出现用火柴摆出的思考题:比如摆出一个鱼形,让你动几根火柴,改变鱼头的方向;或者用火柴摆出一个算式,让你动几根火柴使其成立;或者摆出一个形状,让你动几根火柴变成多少三角形……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思考题非常有趣,有时候一道题就让我们思考一晚上。做不出来时,抓耳挠腮,烦躁不安;一旦做出来时,则茅塞顿开,眉飞色舞。
而今,电力普及,煤气普及,即便在农村,也很少再烧柴做饭了。特别是携带和使用方便的打火机的盛行,使得火柴再无市场。
最后,让我们再来做个火柴游戏题目,来纪念我们的童年吧!
第一题:只移动两根火柴,使等式“8X2=7”成立。
第二题:只移动一根火柴,使等式“9+7-3=3”成立。
第三题:只移动一根火柴,使算式“6-2=7”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