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亏损扩大111%,猫眼上市后的首份成绩单不及格
易简财经
昨天,猫眼交出了上市后的第一份答卷,但是对于这份答卷,投资者们并不是特别满意。
- 1 -
首秀暗淡,绩后疲软
3月25日,猫眼娱乐公布了2018年的全年经审核业绩报告。
据年报显示,2018年猫眼娱乐实现收益37.6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47.4%;毛利达到23.6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35.3%。
在收益上,猫眼娱乐的收益依旧由在线娱乐票务、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以及广告服务等4大业务构成。其中,在线娱乐票务还是猫眼的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其为猫眼提供了达到22.8亿元的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60.7%,较去年有所上升。
尽管猫眼在之前的招股书中宣称,已升级为“互联网娱乐服务平台”且收入结构渐趋多元化,但目前来看,猫眼依旧还是一个“票务平台”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们似乎对这份年报并不满意。今天上午开盘后,在经历了瞬间的涨幅后,猫眼的股价便应声下跌,最低时跌到了15.4港元/股,距当天最高点跌了7.2%。
- 2 -
亏损扩大,利润缩减
上市公司的年报,往往反映了上一年公司的经营情况,同时也是为了帮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但显然,猫眼娱乐的年报并没有给自己的投资者带来多少信心,这也和猫眼娱乐亏损的进一步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
年报显示,截至12月31日,猫眼2018年的经营亏损高达1.3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111.2%;同时年内亏损也在进一步扩大,2017年猫眼的年内亏损为7600万元,但在今年整个数字增长到1.38亿元,同比扩大了82.1%。
亏损的扩大也导致了净利润的收窄。年报显示,猫眼娱乐2018年的经调整溢利净额为8900万元,较去年的1.24亿元,同比缩减了27.7%。
猫眼对此的解释是,由于收益成本提高,销售及营销开支的提高,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提高等因素导致。其中,猫眼2018年的收益成本为13.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73.5%;销售及营销开支高达19.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6.7%;一般及行政开支高达5.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7.2%。
- 3 -
钱花到哪去了?
除开较低的一般及行政开支,小编发现,猫眼亏损的主要来源,还是来自收益成本,及销售和营销的开支,这两个方面。
先说收益成本,年报显示,猫眼娱乐的收益成本为13.9亿元。这主要是由于票务系统成本的增加(其与我们的在线电影票务服务的增长一致)、内容宣发成本的增加(反映我们的娱乐内容服务持续增长),以及2017年收购微影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增加所致。
但小编发现,虽然票务系统的成本确实增加了不少,但内容宣发的成本几乎翻了1倍多,而内容制作成本的费用更是翻了接近3倍。
可是高额的宣发费用和制作费用,并没有让猫眼捞到多少好处。据小编了解,去年猫眼主控或联合出品的《来电狂响》、《李茶的姑妈》、《邪不压正》及《捉妖记2》的票房均不太理想。除开《我不是药神》的联合出品,猫眼只有《捉妖记2》成功挤进了2018年度中国电影票房前10名。反观老对手淘票票,成功参与了《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四部排名全年票房前4的电影,这让猫眼非常的受伤。
另一方面,则是销售及营销开支的增加。
年报显示,猫眼2017年销售及营销开支高达14.2亿元,但这个数字在2018年再次增长至19.4亿元,同比增长36.7%。
要知道,从2015年到2017年,猫眼销售和营销开支分别为15.21亿元、10.28亿元、14.2亿元,其中2015年的销售费用占到了毛利的500%,这个数据好不容易在2017年下降至81.6%,但现在又一次被拉了上来。这也让猫眼的盈利再次变得遥遥无期。
- 4 -
收入结构单一,增长空间有限
并且,这份年报还暴露了猫眼收入结构单一的问题。
众所周知,猫眼主要还是一个电影票务平台,并且是通过“票补”的方式,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市场地位。
但如今,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以及内容市场逐渐回归理性,“票补”这种粗放的烧钱路线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电影票房环境。
当然,猫眼也始终想让自己的收入结构变得丰富些。年报显示,除在线娱乐票务服务外,猫眼还有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以及广告收入三部分。其中,娱乐内容服务的收入占据总收入的28.5%,为猫眼的第二重要业务,而电商和广告业务则各占5%,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然而即使是第二业务,也没能给猫眼提供多少利润,根据媒体报道,近年猫眼所披露出品的31部影片中,亏损的项目达到了17部,超过五成。
这也就是说,猫眼如今的收益,还是主要靠票务服务支撑。
但显然,这种支撑也不能无限持续下去,需要不断有新用户进入公司才能得以发展。但是猫眼如今还面临着一个大问题,便是流量红利将尽,用户增长放缓的局面。
据猫眼披露的月活用户数显示,其95%的流量来自投资方腾讯的微信、QQ,以及美团和大众点评APP。而根据易观报告的数据,猫眼的流量红利已经走到了尽头,用户增长也明显放缓,投资方流量池的可挖掘空间正在越来越小。这无疑标志着,猫眼的发展空间也随流量一起走到了瓶颈。
如今,猫眼娱乐的亏损依旧逐年扩大,而盈利更是遥遥无期,再加上内容选择上的不断失利,这个靠着“票补”发家的平台,在没有票补和流量红利的电影环境下,又将走向何方?
关 于 本 文
请WX搜索“易简财经(ID:ejfinance)”关注我们
编辑:简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