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2700亿,销售5500亿,碧桂园第3年领跑地产行业
易简财经
地产江湖越来越严峻。去年,就已有房企在致股东信里写,“彻底告别黄金时代的舒适区,进入高烈度竞争的低容错时代”。中小房企固然枕戈待旦,头部房企同样不敢放松。那么,头部的头部会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危与机?
碧桂园给出了答案。
- 1 -
3月27日,碧桂园发布年度业绩,营收净利均拿下了近30%的增幅。
年报显示,2019年,碧桂园总营收同比增长28.2%,至4859.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6.1%,至612亿元;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7.6%,至401.2亿。
如果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其全年实现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高达5522.0亿元,同比增长10%。
这个业绩继续冠绝同行。亿翰智库公布过2019年1—12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金额前200名榜单,碧桂园拔得头筹,连续第三年成为年度销冠。
房企要走得稳,现金流是重中之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碧桂园拥有现金余额2683.5亿,达集团有史以来最高值。有息负债总额为3696亿(含银行及其他借款、优先票据、公司债券和可转股债券),其中需于一年以内偿还的短期有息债务约为1163亿,现金覆盖短期有息债之比达2.3倍,短期偿债无忧。
去年,国内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趋紧,融资成本明显上升,但碧桂园的杠杆水平处于行业低位。净借贷比率仅为46.3%,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经营杠杆愈发稳健;截至2019年,碧桂园已连续多年保持了净借贷比率低于70%,这在国内陆产一线军团中极为罕见。
而且,集团内约有3167.9亿银行授信额度尚未使用,运营资金非常充足。
钱袋子鼓,也得花对地方。
- 2 -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有着增长空间。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指出,无论是按世界银行的模型,亦或欧美的城市化路径、拉美的路径,大家没分歧的一点是,未来10年中国城市化率还有上升10%的空间,也就是1.4亿人,他们要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居住,这个增量需求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最后一个巨大的红利,这些人口会到什么区域,会到什么城市,这是未来有很大增长的。
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将有近1400万人从农村转入城镇,不仅增加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也会释放巨大的衣食住行等消费需求。
而落实到房企身上,就意味着必须押对城市,拿好地块,以捉住这个机遇。
截至2019年底,碧桂园的项目已遍布内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地级市,拥有的权益可售资源约为24181亿元,其中73%的权益货值位于中国五大城市群(长三角/江浙沪皖,广东省,环渤海/京津冀辽,晋鲁蒙,长江中游/湘鄂,川渝)。
据统计,这五大区域的GDP占比高达53.4%,常住人口占比为40.6%,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需求旺盛。从政策上来讲,这五大城市群均具备国家宏观战略政策的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也已出台,目标是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内陆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同时,碧桂园三四线城市的布局,也让业界重新对其进行价值评估。
截至2019年底,碧桂园三四线城市项目获取18个月后的投资转化率为1.27,相较同行一二线城市项目,该公司三四线项目优势明显。在碧桂园进驻的三四线城市中,88%的城市处于库存短缺或合理状态,对应三四线城市权益货值的88%。
碧桂园方面表示,他们坚定看好新型城镇化前景,坚持占领三四线、坚定下沉五六线、谨慎布局一二线。
- 3 -
站得高,会看得远。对常年处于一线房企队列的碧桂园来说,行业变革的出现最会触发关注。
过去科技进步了几十年,但并没有对建筑行业发生多大变革,很多脏、重、危的工程还是人在做,未来机器人出现可能会解决这一痛点。
碧桂园也早就开始了对高科技机器人的重视。
2018年7月,碧桂园成立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宣布全面进军机器人行业。
2019年,碧桂园在机器人业务上投入研发费用约19.7亿元。在年报上,同样反映出了碧桂园的重视。2017年研发费用仅为6.93亿,2018年即为12.73亿元,2019年为19.73亿,每年增加6亿的投入。
博智林的重点聚焦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应用,尤其是建筑机器人的研发应用。目前它已招募了3000多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集中开展重点产品研发、关键技术突破,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0款,其中32款已投放工地测试,其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相比人工作业大大提升。
截至2019年底,博智林已递交专利申请1843项,获授权327项,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
2019年,碧桂园给自己的定位并不是房地产企业,而是“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提升集团综合竞争力,这是这位行业龙头应对未来危机的新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