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国家级"明清家具"首次公开亮相
明清家具不但大方、美观、优雅,而且很讲究使用上的舒适。大概除了屏风以外,所有家具都应该亲身验证一下它的舒适度。椅子、凳子、罗汉床等家具可以坐一坐,尤其是椅子,要留意座面的高度是否合适、坐上去会不会吊脚,背板是否能够贴紧背部。橱柜类家具要格外留意高度,太高的话不但取放物品很不方便,还会造成视觉上的压抑感。桌子则可以搬一把凳子或椅子坐在前面,感觉它的高度与宽度是否合适。
明代的黄花梨家具之所以能在中国家具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绝非偶然。明代皇帝很重视家具,甚至皇帝监制或亲自制作家具。如天启皇帝,不上朝谋政而喜欢做木工活,据传他的技艺有的超过御用工匠,史称“木匠皇帝”。社会上层人物大兴家具配套和装饰点缀,也极大地促进了家具业的发展和精益求精。另外,文人参与家具设计,将文人的审美情趣融入到家具中,极大丰富了家具文化内涵,提高了家具的档次和品位。
明式家具追求的是简洁,内涵,传神,一种文人与匠人精神的体现。而清式追求的是繁复,大,震撼,气派,大气,体现尊贵与威仪。内涵不一样。
社会大众对艺术文化、工艺产品的需求,不仅是为了满足生活需求、消遣娱乐等,还具有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一面。宫廷御用的需求和达官文人的享用主导着民间家具工艺,使得皇权工艺品在市民百姓中得以普及,民间艺人的家具技艺和审美意识也给明清宫廷御用家具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这种相互影响、相互提升为明清家具的多元化设计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浓烈地反映着同期大众的审美意识。
今存的传统硬木家具中,也有许多是使用红木、新黄花梨和新鹦阳木制作的。由于这几种木材,是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硬木日益难觅的情况下才被大量使用,所以,用这些木料制作的家具,多为清代中期以后直至晚清、民国时期的产品。如有用红木、新黄花梨木或新股棚木做的明式家具,因其材料的年代与形式的年代不相吻合,大多是近代的仿制品。值得注意的是,有大量传世的样木家具,不能以材质来判断年代,因为它在明清两代均被广泛用于制作家具,并在形式上也较多地保持了一致性,许多清代中期乃至更晚的樟木制品,依然沿袭着明代的手法。所以,对于样木家具的断代,应更多地依靠其他方面的鉴定。
明式家具一般是指我国明代至清代早期(约当公元15—17世纪)所生产的,以花梨木、紫檀木、红木、铁力木、杞梓木等为主要用材的优质硬木家具。由于制作年代主要在明代,故称叫“明式”。它是在宋代、元代家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工艺、造型、材料、结构上都有重大突破。明式家具一直被誉为我国古代家具史上的高峰,是中国家具民族形式的典范和代表。在世界家具史上也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显赫的地位。
在明中后期硬木家具流行之前,漆艺家具是宫廷家具陈设的主流,白木家具是民间家具使用的主流。明代宫廷皇 家礼制最庄重的地方,比如说正殿中只能摆放漆木家具,北京故宫太和殿上的金銮宝座,就是金漆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