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项目有62枚金牌,日本拿了16枚,我们0枚收场,是缺乏尚武精神?
在此次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斩获38金、位列金牌榜第二名。
健儿们在跳水、射击、举重、乒乓球等优势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羽毛球、体操实力也有所回升,但中国队依然存在短板和弱项。
这一现象在格斗类项目最为明显,项目共包含62枚金牌,而我们的收获却是0。
其中拳击产生了13枚金牌,我们拿到2银;
柔道产生了15枚金牌,我们颗粒无收,男队甚至没有取得奥运资格;
空手道产生了8枚金牌,我们拿到1银1铜;
跆拳道产生8枚金牌,我们取得1铜;
摔跤项目产生18枚金牌,我们取得了2银2铜。
反观日本队,过半数的金牌都是格斗项目产生的。
他们包揽了柔道项目的9枚金牌、摔跤项目的5枚金牌,在拳击和空手道项目也各产生了1枚金牌。
悬殊的差距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不少人认为,格斗人才缺失是缺乏尚武精神造成的,认为在“小鲜肉”的审美潮流影响下,青年普遍缺乏阳刚之气,没有男儿的血性:
“不能怪裁判,我们不缺身体、不缺技术、缺的是尚武精神”
“一块金牌都没有,我们缺乏进攻精神。”
“一点不意外,湖南卫视立大功”
“湖南人点赞,综艺无下限”
确实,近年来综艺的兴盛、群众审美趋向的变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掌握顶流的男明星,往往脂粉浓厚、性格温柔可爱,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观众的审美导向。
这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健身、格斗的误解,在不少人看来,肌肉男、格斗男,就是“暴力倾向”“家暴”的代名词。
审美导向的变化,使男生们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妆容、衣着上。
体育运动缺乏群众基础,运动员的基数也相应缩减,人才缺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体操冠军陈一冰早前就曾在采访中吐露:“都知道做运动员很苦很危险,淘汰又残酷。体操的人口基础在大量缩减,比以前少很多。”
编剧汪海林在谈到鲜肉审美霸屏现象时,提到了“国家审美危机”的概念,现在来看这么说真是丝毫不夸张。
鲜肉明星引发的审美导向改变,先是会影响到男生的衣着、妆容,继而体现在体质下滑、审美观的改变甚至价值取向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国家体育实力:
相比台下十年功的运动员,如今更多人的志向是成为一名“练习生”,通过参加选秀一夜成名。
3年后的巴黎奥运会将会取消4个举重项目,举重梦之队的优势比重缩小,就更加凸显了补强短板的重要性。
加强格斗项目的实力已经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