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沙太保第--汝城古祠堂
接着到汝城县马桥镇外沙村,这也是一个中国传统村落。
外围是荷塘,老房子据说有超过百座,但感觉保存一般。
外沙村100多栋古民居以朱氏宗祠为中心,按照中国传统风水“五位四灵”模式,围绕朱氏宗祠及主巷道整齐排列,房子外形均以面阔三开间,青砖“金包银”硬山顶一重封火墙为主;体量均以宽11 米,进深8、9米为主;巷道用青石板、河卵石砌排水沟,走向、平面布局都保持一致;并按照“前栋不能高于后栋,最高不能超过祠堂”的旧习。从整体布局来看,巷道、沟渠构成了村落的基本骨架,祠堂等公共建设则成为村落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动中心和精神中心。
祠堂正面的荷塘对岸,立有旗杆石两对。
对面就是气势威严的朱氏宗祠--太保第。
外沙太保第,位于汝城县马桥镇外沙村,原名朱氏家庙,后为纪念明太子太保、两广总督朱英而改名“太保第”。太保第始建于明嘉靖元年(公元1552年),座北朝南,砖木结构,面阔三间,三进两天井,面阔12米,进深28米,占地面积480米,建筑面积336平方米。清乾隆、同治年间曾两次维修,1991年村民又集资按原貌重新修缮。
门楼采用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十分气派。中门额板刻“太保第”三个烫金大字。
大梁镂雕双龙戏珠图案,坊额、天花均有彩绘。
大门门板有精美门神雕刻,门楣上方悬挂五面木匾,其中“两广总督”、“内京督察院”匾属于朱英;“诰授刑部郎中”匾属于朱守孚;“户部校检”匾属于朱笔峰;“钦点刑部主事”朱*奎。确实担得起人才辈出这四个字。
大门柱联为:天马腾高遥从岳麓飞来,虎踞龙蟠巍焉做我屏障;人文焕发绍自砀山分派,蝉联凤举壮哉乘此烟村。原来此村朱氏源自安徽砀山。
门楼后方藻井。“人才辈出,源远流长”牌匾,是2005年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考察外沙村后欣然题写。
一进天井,两侧设廊庑。祠堂三进是逐层升高之势。
墙壁上是同治十一年(1871年)重修碑记。
二进享堂为敞开式,堂前所挂“柱石名家”牌匾,是明代大儒陈献章亲题。
“世臣故家”牌匾,由清代杰出政治家、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题于清乾隆戊午年(1738年)。
吸引了这么多牛人题词的朱英,究竟是何来头?
朱英(公元1416-1484年),字时杰,号诚奄,五岁丧父,由母亲潜心教养。九岁就学于本村香明寺中,十五岁考取为县学生员,主习“毛诗”、“尚书”二经。十九岁补廪生,二十二岁到本村白石书斋修业,专习“易经”。正统九年(1444年)湖广乡试中举人。正统十年(1445年),与族兄朱海同登进士,在京师,被人们视为双凤,初分配在兵部观政。正统十二年授浙江道监察御史。景泰三年(1452年)调升广东布政司右参议。天顺六年(1462年)升布政司参政。成化元年(1465年)改调陕西布政司右参政;五年升福建右布政使;七年迁陕西左布政使;十年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命巡抚甘肃。十一年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不久升右都御史,食从一品俸。成化二十年(1484年)诏取回京,入掌都察院事,加太子少保。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七月卒于官,赠荣禄大夫、太子太保。正德十四年(1519年),追谥“恭简”。为官期间平定内乱,推行均徭法,举贤荐能,安抚边疆,民间以“五谷神”敬之,政绩卓著,彪炳史册。其墓志铭赞他“出而为万里长城,入而为三朝元老”,受到两广百姓追念,与叶盛、韩雍、陈选共同在学宫立祠祭祀。张廷玉评价道:“朱英廉威名粤峤,秦纮经略著西陲,文武兼资,伟哉一代之能臣矣!”
二进天井。
三进寝堂,上悬“理学名臣”牌匾。
寝堂祀朱英画像和朱家历代祖宗神位。
侧壁挂有开国上将朱良才将军像,也是外沙村人。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没再深入村中。其实外沙村还是颇有一些古迹的,例如始建于明代的竹园书屋、白石书院,是朱英曾经就读之处;还有开国上将朱良才故居、朱英墓等。
从村子北侧绕出去,还可见到一座三孔石拱桥--惠德桥。该桥始建于明代,相传为明朝太子太保朱英所建,清雍正五年(1727年)重修,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流经的小河叫耒水。
至此,汝城最具代表性性的祠堂基本介绍完毕。还是有遗漏的,这都是资料不全造成的,我所说的,就是另一个中国传统村落--土桥镇先锋村,该村有两座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国重保的古祠堂,周氏宗祠和周氏家庙。